張霞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濟南 250014)
PPP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分析
張霞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濟南 250014)
本文對PPP模式在水利建設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提出了PPP模式未來發(fā)展的幾點建議。
水利建設;PPP模式;工程投資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中文翻譯為公私合作制,具體的操作模式分為三類,分別是經營性項目、非經營性項目、準經營性項目。經營性項目依靠的是“使用者付費”來覆蓋投資成本,非經營性項目則主要依靠“政府付費”來達到回收投資成本的目標,而準經營性項目則是在經營收入不能覆蓋投資成本的時候,政府部門給予缺口補貼。經營性項目主要包括供水、燃氣等項目,非經營性項目主要包括市政道路、排水管網等項目,準經營性項目主要包括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PPP模式具有減輕財政壓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優(yōu)化風險分配機制,融合先進經驗,利益得以共享等優(yōu)勢。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PPP模式起步較晚,近幾年國家支持力度大、發(fā)展形勢迅猛。本文以首批PPP試點項目之一的江西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簡稱峽江工程)為例闡述PPP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運用。
峽江工程是以防洪、發(fā)電、航運為主的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總投資為99.22億元(其中中央投資28.8億元、江西省投資11.37億元、其他投資59.05億元),工程建設管理由江西省水利廳組建的項目法人負責。為了解決資金缺口,江西省將水電站從峽江工程中單獨剝離,以出讓水電站50年經營權的方式籌集工程建設資金。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電力集團)以最高報價39.16億元中標,獲得水電站經營權。2010年,江西省水利廳與電力集團江西分公司、江西省水利投資集團公司簽署合同,明確江西省出讓水電站50年經營權,電力集團在工程建設期內支付39.16億元。電力集團成立了項目公司,其中:電力集團江西分公司持有80%的股權、江西省水利投資集團公司持有20%的股權。為明確出讓款收取和資產移交等事宜,項目法人與項目公司簽署機組交接書。
峽江工程把水電站經營權剝離出來進行招標,因其較強的經營性吸引了高品質的社會資本積極參與,保障了PPP項目的合作基礎和可行性。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PPP模式不僅解決了峽江工程建設的資金缺口,也減輕了政府償還貸款利息、支付財政貼息等方面的壓力。
1)社會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成功的PPP模式要有必要的利潤回報,而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存在建設周期長、資金需要量大、投資見效慢等固有特點,缺乏有效的競爭,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社會資本吸引力不大。
2)部分地方政府思想保守,對引入PPP模式疑慮重重、患得患失;有些地方政府服務意識不到位,容易出現用行政權力干涉PPP模式,可能危害合作方的合法利益。
3)水利建設項目推進PPP模式的制度不健全,系統的法制保障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尚未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水利工程建設推廣應用PPP模式。
4)PPP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設領域是新生事物,目前國家雖然選取了部分項目進行試點,但有些地方政府、水利部門對PPP模式的概念了解不深,對參與方式、運營方式、盈利模式、投資回報等相關政策理解不透,對于操作流程不熟悉,更無法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實施PPP模式。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guī)體系,完善PPP相關制度
1)構建和完善我國的公共行業(yè)基礎法律和PPP專項法規(guī)。對PPP項目行為及公共服務企業(yè)行為的規(guī)制,首先要遵從公共行業(yè)基礎法律框架。研究、制定和完善《公共服務法》《公共服務監(jiān)管法》等基礎法律法規(guī),對公共服務行為、公共監(jiān)管行為、價格行為、公共企業(yè)的性質、范圍、權利和義務等確立法律原則和法律規(guī)定,避免“特許經營”或“PPP”等專項立法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明確項目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責任和損失的保障等,將權利、義務、風險的邊界劃清,明確在PPP模式下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平等伙伴關系,避免由于政府單方面不履行義務造成的損失,保證社會資本放心地進行投資、運營和管理。
3.2 理性面對PPP熱潮,做好項目的評價和管控
1)做好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評價。在直觀上來說,項目的價格和性能的綜合要達到最優(yōu),即達到最高的性價比;從整個的生命周期衡量最優(yōu)的價格,也就是生命周期成本達到最低;綜合社會和經濟效益,考慮項目是否適用PPP模式,尋求最合適的性價比,通過價格、質量、效益等權重的分配后來進行綜合評價。
2)從投資環(huán)節(jié),確定PPP項目方案和條件,招標程序和評審過程要公開、公正和透明,吸引足量的投資人參與,形成充分的競爭。
3)從建設、運營環(huán)節(jié)審視,加強PPP項目的建設標準、運營標準和安全監(jiān)督,保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延續(xù)性;加強項目建設造價和運營成本監(jiān)控,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工程造價審計、運營收支審計;加強績效考評,健全規(guī)范的退出機制和風險管控機制,并嚴格責任追究。
3.3 完善補償機制,合理確定社會資本回報
水利PPP項目大多承擔一定的公益性任務,不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經濟效益不明顯,突出的是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項目經營收入不能覆蓋投資成本和預期收益。因此,政府對此類PPP項目的工程維修養(yǎng)護經費等給予適當補償。財政補貼以項目運營績效為依據,并綜合考慮產品的價格、成本、收益率、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并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示、公開。
3.4 重視項目的維護和資產移交
項目維護是項目公司在運營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基礎設施基本功能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專業(yè)性的維護和保養(yǎng)。項目公司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確項目突發(fā)事件的預案,建立有效的檔案管理制度,以備后期查詢。只有在完善的管理體系下,才能保障項目基本功能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在進行項目移交時,須制定項目固定資產交接明細清單,保證項目移交的準確性。
3.5 做好宣傳引導和試點項目的跟蹤推廣
深入有效的宣傳、培訓工作是推廣運用PPP模式的重要保障,對PPP模式的普及和推廣起重要的推動作用。各地要大力宣傳PPP模式的政策、方案和措施,宣傳社會資本在水利工程建設運營中的積極作用,以便社會資本充分了解參與方式、運營方式、盈利模式、投資回報等相關政策,為社會資本參與工程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對正在進行的PPP項目加強跟蹤指導,及時總結經驗做法,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鼓勵試點項目效果好的單位編制水利建設運營操作指南,為推廣PPP項目提供操作指導,盡快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1]鮑志莉.PPP模式: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渠道[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5(04).
[2]謝琳璐.PPP融資模式結構的風險分擔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12).
[3]馬毅鵬,喬根平.對運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水利工程的思考[J].水利經濟,2016(01).
(責任編輯 崔春梅)
F426.91
B
1009-6159(2017)-08-0007-02
2017-02-22
張霞(1972—),女,高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