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皮皮Bibby
前兩天,妹妹拿一個很老的問題來問我,她說,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來很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我告訴她,待人友善是修養(yǎng),獨來獨往是性格。她卻嫌棄我的回答沒有新意。
但是我覺得,這短短的兩句話,已經(jīng)能夠?qū)⑦@個問題回答明白。
妹妹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大學(xué)時期的一位女同學(xué),就叫她橙子姑娘吧。
那時候,班里幾乎都是男生,只有很少的幾個女孩子。在我的印象里,女生們做什么事都喜歡呼朋引伴,哪怕是去衛(wèi)生間也不例外。
在同一個寢室生活的她們會一起吃飯,一起泡圖書館,一起逛街,有時候也會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討論些什么——可是在這些“集體”活動中,我?guī)缀鯊奈匆娺^橙子姑娘的身影。
偶爾有幾次,我看見她一個人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一個人坐在校外的奶茶店,靜靜地翻看著書本。
她似乎很不合群,但是班上沒有誰不喜歡她。她好像和每一個人的關(guān)系都不錯,和她說話聊天的時候,會讓人覺得很舒服,她也總能輕易找到陪伴她的人,但是沒聽說過,她和誰的關(guān)系上升到了“閨蜜”,或者是“好朋友”的層次。
她可能已經(jīng)習(xí)慣了一個人,習(xí)慣了獨來獨往,不是被誰孤立,也不是故作清高,只是覺得這樣很舒服。
在自己的世界里,才不會覺得孤單,能享受最舒服的姿態(tài),這是我在后來的年紀(jì)里,才漸漸學(xué)會的事情。
或許那些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最享受的狀態(tài),就是他們一個人的時候。
在以前那段朝九晚五的日子里,認(rèn)識了Z先生。在同事眼里,Z先生是一個幽默風(fēng)趣,極懂得待人接物、又很有能力的工作伙伴。又因為他待人和善,面上總是帶著三分笑意,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和他相處。
Z先生似乎沒有什么缺點,他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釋放出自己的善意,但是總會記得保持適當(dāng)?shù)木嚯x。
他不會和我們走得太近,從來不會。有時候,下班之后,大家想要去喝幾杯,放松休息,邀請Z先生參加,他總是推托。而他缺席的理由,又總是那么合情合理。
漸漸地,喝酒、聚會這一類的集體活動,便沒有人再邀請他參加了。不過,Z先生似乎一點兒也不覺得自己是被孤立了,他好像更喜歡這種獨來獨往的生活方式。
Z先生并不孤僻,他有很好的交際技巧,圓滑世故的同時,又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他也是那種,待人友善,卻更愛獨來獨往的人。
周國平在《風(fēng)中的紙屑》里寫道: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shù)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我既不想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愿費(fèi)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太累了。我獨處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須感到不安。
這可能是獨來獨往的人們留給他人和自己最大的溫柔。他們既是在尊重別人,也是在尊重自己。如此一來,既不必麻煩別人,也不用打擾自己,何樂而不為?
【素材運(yùn)用】 在一個人的狀態(tài)讓自己感到享受,在一群人的世界讓別人覺得舒服,這是一種做人的修養(yǎng)和智慧。獨處的人,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息息相通的人,才可能是相處得最舒服的朋友。橙子姑娘和Z先生就是這種類型的人,既懂得擁有私人空間,也懂得向周圍的人釋放內(nèi)心的善意。每一個平凡如你我的人都可以做到,卻又不容易做到。
【速用名言】
1.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fā)現(xiàn)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孤獨和沉思?!餐胶<?南森
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 孟子
【適用話題】生活方式;尊重;距離;獨處與合群
(特約教師 嚴(yán)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