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利
摘 要:在小學一二年級的寫話教學中,我常常為孩子們的寫話而犯愁。而寫話是作文的啟蒙階段,它起著非常重要的過渡作用。新課程標準提出這樣的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备鶕Z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會寫話,更要讓其愛上寫話。
關鍵詞:寫話 繪本教學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顧名思義是“畫出來的書”,它是由圖畫和文字共同來講述故事的。它的畫面精美,文字精練,情節(jié)生動有趣。它像是一座 “寶藏”,蘊藏著豐富的營養(yǎng)元素,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如果將繪本閱讀引入我們的寫話教學,能否讓孩子們從低年級就開始愿意寫話,愛上寫話?帶著困惑與思考,我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愉快閱讀,播撒快樂寫話的種子
古人劉向曾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兒童對于圖畫書有著出自本能的喜歡。繪本中精美的封面,生動的故事,鮮艷的畫面還有有趣的形象,無不契合了孩子對于美好世界的所有想象,消除了“無話可寫”的煩惱。繪本閱讀是孩子進行快樂寫話的第一步。
1.猜讀——激閱讀期待
優(yōu)秀的繪本,首先映入閱讀者眼簾的就是它的封面。在閱讀前先讓孩子們根據封面來猜一猜故事的內容,這不僅使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鍛煉,同時還激起了他們強烈的閱讀欲望,激發(fā)了閱讀期待。比如繪本《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當封面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一系列的問題就會從腦海中迸出來:菲菲生誰的氣?菲菲為什么要生氣,還非常非常的生氣?菲菲什么時候才消了氣?……對于這些問題,孩子們會產生很多奇思妙想。
2.賞讀——享畫面美感
鮮活的畫面是繪本的主要元素,那優(yōu)美細膩的線條,美得令人心醉。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靜靜地欣賞畫面,在視覺的感知與聽覺的感受中,使孩子的心靈柔軟起來、敏感起來,也讓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以自由馳騁。繪本《雪人》呈現給我們的就是那種唯美的感覺。
3.品讀——學遣詞造句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從語言出發(fā),再回到語言。到語言的精、氣、神中去,前一個語言如果是一個橋梁的話后一個語言就是本體,是目的?!贬槍φZ言優(yōu)美,抒情味濃的,而故事性不太強的繪本我們可以進行品讀。這一類繪本的閱讀重在反復朗讀,指導學生欣賞語言的優(yōu)美,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我要是有那么長的手臂就好了”、“我要是能跳得那么高就好了”等等,耐人尋味的語句能使孩子們獲得暢快的閱讀享受。
二、多管齊下,萌發(fā)快樂寫話的新芽
借助繪本靜止的畫面指導孩子看圖說細節(jié),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抓住繪本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孩子領悟情感;依托繪本故事的主題體現,寫下與之相應的生活情境。
1.重引導
引導,主要通過老師循序漸進的教導,并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寫話中利用繪本來進行“說話”練習。這種方法的運用符合新課標下“師生共同體”的要求。如《小豬變形記》繪本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片段:
師:(出示第一幅插圖)孩子們,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
生(預設):我看到了小豬靠著一棵樹,手中拿著一朵焉掉的花;我看到小豬無精打采的樣子……
師:是的,你們很會觀察。
師:小豬覺得無聊透頂了,那朵焉了的花就像它此刻的心情。
師:如果你覺得無聊的時候,會做些什么來解悶?
生(預設):我會想到玩些好玩的……
2.重感悟
看似簡短的繪本故事,里面卻都蘊藏著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足夠的想象空間和豐富的情感生活。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作者筆下的小兔子用自己天真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而大兔子接在小兔子的后面總是這樣迅速和流暢,是來自生命的順理成章。諸如此類的繪本故事還有很多,像《逃家小兔》、《我討厭媽媽》都表達了親情,讀之令人感動。
3.重遷移
豐富的內容,鮮活的畫面,繪本將孩子們的生活情境定格于圖畫中。讀了《是誰嗯嗯在我頭上》,孩子們可以了解一些動物常識,并引導他們去了解等多的動物常識,把他們記錄下來……鮮活的繪本故事,會引發(fā)孩子由此及彼的遐想,為孩子搭建愛寫樂寫的寫話平臺。
三、表達暢快,收獲快樂寫話的碩果
繪本閱讀重在品讀人生之味,學習他人對生活的領悟表達。在此基礎上,孩子通過大膽想象,放膽練筆,自由表達,凸顯個性。
1.仿寫,讓語言更鮮活
依托繪本故事的奇特構思,巧妙角度,借助語言文字,讓孩子們去感受繪本世界的神奇,品味文字的精妙。繪本故事中的文字都是作者精挑細選出來的,內中的語言生動有趣,讀起來朗朗上口,符合低段孩子的年齡特點,它是孩子模仿的經典范本。老師可以抓住繪本中的重點字、詞、句。在莫莉·卞的《菲菲生氣了》中的“菲菲是一座就要爆發(fā)的火山”,體會文字和圖畫帶來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推敲精妙詞句,讓學生進行仿寫: 像 。
2.補白,讓思維更活躍
在教學時,引導學生仔細讀圖,展開想象,給畫面、文本補白。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對那些語言簡練但內涵豐富之處進行擴充和豐盈,不但能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以外的人物情感,而且還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提升表達能力,讓我們獲得意外的收獲。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全文只有44個字,每一個畫面都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蘿絲到的每一個地方,都可以編成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3.續(xù)編,讓想象更豐富
許多繪本都有一個共性——故事的結尾是另一個新故事的開始。我們可以讓孩子發(fā)揮想象力,續(xù)寫故事。如低段繪本語句簡短,且結構相似,雖然如此,但情節(jié)中散發(fā)著童趣,總能喚起孩子的共鳴。在繪本《鴨子騎車記》的扉頁中我們看到了一只托著下巴做思考狀的鴨子站到了紅色自行車的前面。接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發(fā)生了,他竟跨上了自行車。到后來,引得農場里其它動物都成為了飆車手。
繪本,為低段孩子打開了一扇通往文字與圖畫共同演奏而成的新國度的大門。在繪本樂園里,我們利用繪本“寫”的元素,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寫話訓練,是繪本閱讀和寫話互相融合,激發(fā)了孩子早期寫話的興趣,提高了孩子的寫話能力。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
[2]曹愛衛(wèi).構建適合發(fā)展兒童讀寫能力的繪本課程[J].小學語文教學,2014年
[3]楊春艷.在繪本里耕耘寫話的樂園[J].作文教學研究,2015年
[4]馮迪鴻.作文教學要充分關注小學生的情感表達[J].小學語文教師.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