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穎
鄭州頤和醫(yī)院 鄭州 450047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術后24 h臥床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效果觀察
田麗穎
鄭州頤和醫(yī)院 鄭州 450047
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對術后24 h臥床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的影響。方法 隨機將90例需術后24 h臥床的患者分為2組,各45例。對照組行圍手術期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品管圈優(yōu)質護理。對比2組基礎護理合格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基礎護理合格率及其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品管圈活動能有效提高術后24 h臥床患者的基礎護理合格率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品管圈;手術;基礎護理;護理滿意度
術后24 h內臥床患者不能過多活動,如果護理不當則會發(fā)生壓瘡,影響治療效果[1-2]。我們對需術后24 h臥床患者開展品管圈活動,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01—2016-01間我院收治的90例需術后24 h臥床患者。納入標準:術前明確術后需要臥床24 h;能夠使用微信等互聯網交流方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性精神疾病及溝通障礙者。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18~65歲。觀察組中男22例,女23例;年齡18~65歲。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發(fā)放宣傳冊及口頭指導等圍手術期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品管圈優(yōu)質護理:(1)成立品管圈小組:由護理組長及其自愿報名參加的護理人員組成護理質量改進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2)確立主題:圈員們采用頭腦風暴法,確立主題為“提升術后24 h臥床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及患者滿意度”。(3)擬定活動方案:對術后24 h臥床患者案例進行總結、分析、討論。結果發(fā)現的問題為對術后護理重要性不了解、情緒欠佳、活動受限帶來的不便及護理細節(jié)差等。(4)提出對策、實施方案:①健康宣教:采用微信及手機短信提醒等方式,向患者或患者家屬介紹術后24 h臥床注意事項、遵醫(yī)囑的重要性等知識。②治療性溝通:評估患者需求,鼓勵患者說出內心想法,仔細傾聽患者訴說。針對性制定計劃,幫助患者積極面對。對于情緒異常暴躁、不安的患者,可采用耐心的關懷和撫慰方式進行安撫。對于情緒沮喪、抑郁的患者,可引導患者聽風趣幽默的故事,促進其多與病友交流,緩解其沮喪和抑郁情緒。③音樂療法:根據患者的性格、愛好、文化程度及病情,挑選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幫助患者放松心情,調節(jié)情志。每次播放時間為15~30 min,2~3次/d。④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療:家庭社會支持程度與患者焦慮抑郁水平呈負相關。對陪護家屬進行集中宣講,讓其掌握正確的陪護方法,密切配合醫(yī)務人員工作。動態(tài)觀察患者的情緒,及時給予鼓勵、幫助和安慰,幫助患者減輕心理緊張、抑郁、不安等負性情緒。增強患者信心,促進其積極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及護理滿意度。
2.1 2組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對比 對照組患者基礎護理合格38例,不合格7例,合格率84.44%;觀察組基礎護理合格44例,不合格1例,合格率9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n(%)]
影響手術后24 h臥床患者護理效果的因素有:(1)護理人員知識缺乏,對術后患者護理風險評估重視不夠,經驗不足,責任心不強,工作態(tài)度不積極,與病患缺乏溝通,工作流于形式化,健康宣教落實不到位,護理質量不高。(2)患者及其患者家屬依從性差,未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護理和康復。
護理質量管理是護理管理的核心,護理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甚至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并影響醫(yī)院的總體醫(yī)療質量[3-4]。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場所的人自發(fā)地組成一個小團體,或者有意識將此類人員組織在一起,商討工作質量管理的相關問題。應用品管圈的統(tǒng)計方法進行分析,解決工作場所發(fā)生的問題,達到業(yè)績改善之目標。品管圈活動能提高護理人員的質控意識、問題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我們按照三級醫(yī)院評審要求結合醫(yī)院實際情況,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實施品管圈護理方法。確定“提升術后24 h臥床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及其患者滿意度”主題,制定了手術后24 h臥床患者持續(xù)質量改進評價標準,建立了科室《持續(xù)護理質量改進記錄本》,并通過“魚骨圖”、“原因樹”和“推移法”等方法。分析手術后24 h臥床患者護理影響因素,并針對影響因素,給出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每季度進行質量點評和原因分析,不僅可以保證基礎護理質量,且不斷針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持續(xù)改進,明確護理工作的目的性,有效提高了手術后24 h臥床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1] 陳云超,梁溪樾,駱如香,等.品管圈在降低腔鏡手術器械損壞率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22-24.
[2] 沈碧玉,何燕,馬靈馭,等.品管圈在腔鏡食道癌手術配合中的風險管理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2):2 044-2 045.
[3] 孫偉燕,吳麗仙,葉麗敏,等.品管圈活動對神經內科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9):1 759-1 761.
[4] 章飛雪,于燕燕,徐枝樓,等.品管圈活動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27-130.
(收稿 2016-07-08)
R473.6
A
1077-8991(2017)02-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