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1950年前美國涉足南??疾?/h1>
      2017-04-10 20:28:49賈慶軍
      社會科學動態(tài) 2017年11期
      關鍵詞:菲律賓南海日本

      賈慶軍

      1950年前美國涉足南海考察

      賈慶軍

      美國與南海的關系始之于貿易。雖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馬漢“海權論”的鼓噪下,美國海上軍事力量直達中國的南大門——南海,但此時美國意在中國大陸的巨大市場,而非南海。直到20世紀30年代法國和日本相繼占領南海一些島礁,尤其是日本通過占領南海島礁向東南亞侵略,美國才真正開始關注南海的地緣戰(zhàn)略價值,并且開始覬覦南海。但是礙于與“中華民國”的盟友關系,美國在開羅會議上采取陽奉陰違的南海政策:在法理上埋下“漏洞”,在行為上暗中使絆。

      南海;地緣戰(zhàn)略價值;開羅宣言;覬覦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美國對新中國采取完全敵視的遏制政策,這使得自1950起美國對南海問題的態(tài)度與過去明顯不同。為了準確把握美國南海政策的歷史規(guī)律與實質,探究美國南海政策的緣起,本文將對1950年前美國涉足南海的歷史進行較全面地回顧。

      一、美國海上力量到達南海

      美國與南海的關系始之于貿易。早在1784年8月,美國私人商船 “中國皇后”號滿載貨物從美國東海岸出發(fā)橫跨大西洋,經(jīng)過地中海、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南海,到達廣州黃埔。①這是美國人涉足南海的最早記錄,南海航線開始為美國商業(yè)利益服務,南海第一次關乎美國的利益。1785年,又一艘美國私人商船 “突厥皇帝”號再次沿這條航線到達廣州。②此后這條航線就被美國商人固定下來。

      其實這條航線早已是歐洲海洋強國進行遠東殖民貿易的最重要航道之一。為了保證南海航道的安全和便捷,西方國家沒經(jīng)中國政府允許就多次組織人員對南海的地理、水文情況等進行勘測,其中以英國和德國測量最多。美國人也多次在南海勘測,只是美國的勘探測量和從事中美貿易的商船一樣不具備官方性質,而是私人行為。例如,1835年美國測量船 “戴維·斯科特”號在南沙群島奧援暗沙一帶測量;1842年 “文森斯”號在南沙群島中部測量。③這些私人行為為后來美國國家利益和海上軍事力量延伸到南海奠定了基礎。

      到19世紀末,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美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進入大繁榮時代,壟斷資本家迫于國內市場飽和,急需向海外開辟新的市場,殖民侵略的本性逐漸暴露。在馬漢 “海權論”④的鼓噪下,美國把自己的國家利益延伸到東亞,侵占東薩摩亞,吞并夏威夷,又侵占菲律賓,其勢力推到了中國的南大門,從南方威脅中國。中國被美國認為是當時潛在的“最大的世界市場”,會為美國提供 “不可估量”的商業(yè)利益。⑤但當時的中國已被歐洲列強及東亞新興帝國主義強國日本瓜分,美國對華貿易受到排斥,有失去這一 “最大的世界市場”的危險。美國駐華公使康格向國務院報告說: “打開地圖一看,俄國勢力在滿洲,德國勢力在山東,意大利勢力在浙江,日本勢力在福建,法國勢力在廣東和廣西,英國勢力在香港和以上海為首的長江流域,美國的勢力范圍在哪里?”⑥總統(tǒng)麥金萊也驚呼到:“中國被列強瓜分,美國不能沒有一份!”他在國情咨文中說,美國必須采取一切手段維護美國在華的利益。⑦為了達到重新瓜分中國的目的,美國雙管齊下,1898年主動挑起美西戰(zhàn)爭,侵占了中國的南方近鄰菲律賓;1899年向英、法、俄、德、意、日等六國提出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要求在華“貿易機會均等”、“利益均沾”。1900年7月初,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再次向列強發(fā)出照會,要求把“門戶開放”的范圍擴大到整個中國。⑧

      這時期,美國國內彌漫著強烈的擴張主義,竭力鼓吹奪取太平洋地區(qū)霸權,代表人物就是1898年擔任美西戰(zhàn)爭指揮官的馬漢。1890年,馬漢代表美國出席了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強烈反對美國裁軍的要求。馬漢在《亞洲的問題》一文中寫道:“新形勢極大地改變了美國的對外政策,促使它走上了擴張之路”,“在19世紀末的大范圍的擴張運動中,太平洋地區(qū)尤以東亞為主,成為所有國家近遠期利益的焦點”,“與歐美國家相比,美國的優(yōu)勢在于:一是美國距離東亞更近;二是美國可以憑借海洋航線自如地采取對外行動;三是美國的財富巨大且日益增長;四是美國在亞洲有位于海上的菲律賓這個根據(jù)地”,“太平洋地區(qū)對美國有著與日俱增的多方面意義,因為它不僅是一個日益開放的巨大市場,也是一個交通要道。美國在該地區(qū)新得到的地盤給它帶來機會,同時增加了它對該地區(qū)的責任”。⑨“新得到的地盤”指的是美國侵占的菲律賓??梢钥闯?,馬漢是美國奪取亞太霸權的積極鼓吹者。對于中國,馬漢認為:“中國是現(xiàn)在主要利益的集中地,不僅因為它幅員遼闊又處于動蕩中,還因為中國四周的陸地和海上的富庶地區(qū),構成了從爪哇到日本的東亞世界。這一地區(qū)未來的市場價值是政治與軍事爭論的核心”,“誰擁有了長江流域,誰就具備了最可觀的政治權威”,“在中國貿易開放的每一步進展都是施壓促成的,而施壓的方法就是戰(zhàn)爭”,“為了人類社會的普遍利益,必須讓中國對歐美文明開放,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無論美國的態(tài)度如何,上述工作一定要進行。”因此,馬漢聲稱,“現(xiàn)在美國生死攸關的利益不再在南方和北方,而是在東方和西方;最近將來的重大問題是中國……美國將不得不在爭奪中國市場的斗爭中起領導作用?!雹怙@然,馬漢把中國當做美國亞太利益的核心,是必爭之地,甚至不惜發(fā)動戰(zhàn)爭。菲律賓緊鄰中國南大門,美國占有菲律賓,意在向北方謀取中國利益。巧合的是,菲律賓又緊鄰中國南海的東岸。從馬漢的言論看,美國當時的利益取向不是南海。但一個事實確已形成,美國對菲律賓的侵占標志著美國的海上軍事力量到達了南海。

      二、美國對菲律賓領土范圍的界定

      美國在占領菲律賓后,先后與西班牙、英國談判,簽訂了條約,劃定了菲律賓的邊界。

      1898年12月10日,美國和西班牙在法國巴黎簽訂了《巴黎和約》。該條約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

      西班牙將通稱菲律賓群島的各島嶼讓與合眾國,這些島嶼包括位于下列各線以內的諸島:一條線由西向東,沿著或靠近北緯二十度通過可航行的巴士海峽中央,從東經(jīng)一百一十八度至一百二十七度;由此沿東經(jīng)一百二十七度至北緯四度四十五分,由此沿北緯四度四十五分至北緯四度四十五分與東經(jīng)一百一十九度三十五分的交叉點,由此沿東經(jīng)一百一十九度三十五分至北緯七度四十分,由此沿北緯七度四十分至該線與東經(jīng)一百一十六度的交叉點,由此劃一直線至北緯十度與東經(jīng)一百一十八度的交叉點,由此沿東經(jīng)一百一十八度至起點。?

      根據(jù)此條約,歷史形成的“通稱菲律賓群島”的西部邊界由最南端的北緯 4°45′和東經(jīng) 119°35′的交叉點并沿此經(jīng)線到北緯7°40′后,再沿此緯線向西到東經(jīng)116°,在這個交叉點向東北方向劃一直線到北緯10°與東經(jīng)118°交叉點,再從這個交叉點沿東經(jīng) 118°到北緯 20°。而黃巖島位于東經(jīng) 117°51′北緯15°07′,顯然不在菲律賓群島內;東北西南走向的南沙群島更是在菲律賓版圖外。

      在《巴黎和約》簽訂后不久,美國發(fā)現(xiàn)菲律賓主群島西南部的錫布土等幾個小島沒有被劃在和約規(guī)定的界限之內,而這些小島原來也屬于西班牙。1900年11月7日,美國和西班牙在華盛頓簽訂《華盛頓條約》,該條約也稱為《關于菲律賓外圍島嶼割讓的條約》。該條約規(guī)定:“西班牙讓與美國她在巴黎和平條約締結事件以前也許曾經(jīng)有過的全部所有權和所有權的要求,讓與美國屬于位于菲律賓群島外面的該條約第三款所規(guī)定的界線內的任何和全部的島嶼,特別是加牙因(cagayan)、蘇祿(Sulu) 和錫布土(Sibutu) 島嶼以及它們的屬地,西班牙同意所有這些島嶼必須完全地包括在群島的割讓中,只要它們曾經(jīng)明顯地屬于上述界線以內的。?這個條約再次證明,菲律賓版圖不包括黃巖島和南沙群島。

      美國在和西班牙簽訂兩個條約之后,美國的勢力不斷向南擴展。1903年,美國海軍軍艦“魁羅絲”號對蘇祿海南部幾個島嶼進行了考察,并在島上升國旗、立界碑。由于這幾個小島靠近英屬北婆羅洲,英國政府認為英國擁有這些島嶼的主權。英國政府抗議美國的行為。但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卻認為按照1900年的美西條約,這些島嶼應該屬于美屬菲律賓。?此后,兩國經(jīng)過長達17年的交涉、協(xié)商,1930年1月2日,美國和英國簽訂《關于劃定美屬菲律賓和英屬北婆羅洲之間邊界的條約》,即《美英條約》。該條約規(guī)定,美西1898年條約所確定的一部分線將由分割屬于菲律賓群島的島嶼及屬于英國保護的北婆羅各國的島嶼的線取代,分界線以北以東的島嶼屬于菲律賓,分界線以南以西的島嶼屬于北婆羅洲。很顯然,該條約只是規(guī)定婆羅洲島東北部(今馬來西亞沙巴州)和菲律賓西南部島嶼之間的界限,這在南海之外,與南沙群島更無關聯(lián)。

      以上三部邊界條約是當今菲律賓領土邊界的決定性的法理依據(jù),也是不容篡改的歷史依據(jù)。事實上,由這三部邊界條約決定的菲律賓領土邊界也被獨立后的菲律賓政府所堅持。1946年7月4日,菲律賓從美國的殖民統(tǒng)治中獨立。同日,美國與菲律賓簽訂了《美菲一般關系條約》。這個條約再次肯定以上三部邊界條約的法律效力,表明獨立后的菲律賓政府也承認美國對菲律賓領土范圍的界定。

      美國主導的三部國際條約都沒有把南沙群島和黃巖島劃入菲律賓的版圖,這與美國當時的東亞戰(zhàn)略意圖有關。20世紀初期,美國雖然占領了南海東岸國家菲律賓,海上軍事力量已經(jīng)到達南海,但是當時美國的戰(zhàn)略意圖是爭奪中國的市場,只是把菲律賓當做進入中國南大門的跳板,南海還沒有引起美國的重視。況且,當時的南海除了公認的海上貿易重要交通要道的經(jīng)濟價值外,地緣政治、軍事、資源的價值都還沒有凸顯。直到法國和日本相繼入侵南海后,美國政府才轉變政策,開始覬覦南海。

      三、美國覬覦南海地緣戰(zhàn)略價值

      美國占領菲律賓,就等于站在了南海的東大門口。隨著國際形勢的發(fā)展,南海的戰(zhàn)略價值日益凸顯,美國也越來越關注南海。

      南海的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就海上交通而言,南海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其東北部通過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和巴林塘海峽與西太平洋相通;其東南部通過民都洛海峽、巴拉巴克海峽,再經(jīng)蘇祿海、蘇拉威西海與南太平洋相通;其南部以卡里馬塔海峽、加斯帕海峽,再經(jīng)爪哇海與南印度洋相通;其西南面通過新加坡海峽和馬六甲海峽與印度洋相通,遠達南亞、中東、非洲和歐洲。可以說南海四通八達,扼守要沖。就周邊國家而言,除了緬甸外,有11個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環(huán)繞其邊。南海一旦風吹草動,便會迅速影響多國。地理位置決定了地緣價值,無論是經(jīng)濟、政治和軍事,南海的地緣價值都相當巨大。自古以來,南海的商貿交通價值早已為人熟悉,但是政治和軍事價值一直未受到重視。

      首先意識到南海地緣政治和軍事價值的是法國和日本。自美國在遠東進行海上貿易以來,南海一直作為重要的貿易通道為美國所關注,也就是說,南海的重要性對美國而言僅僅體現(xiàn)在貿易交通價值上。但是20世紀30年代發(fā)生的法國和日本侵占南海島礁以及1942年日本迅速占領東南亞改變了美國的看法。1930年4月12日,法國派軍艦占領了南威島。1933年4月7日至12日,法國又派軍艦接連侵占太平島、安波沙洲、北子島、南子島、南鑰島、中業(yè)島、鴻庥島、楊信沙洲等8個島嶼。同年7月,法國發(fā)布公報,宣布占領了南海九個小島,12月21日,將九小島劃入越南巴地省管轄。?法國為何要占領南海島礁?這可能要從當時遠東局勢來理解。在中國南部,日本咄咄逼人。日本爭奪東亞霸權的方向是由陸而海,由北而南,在占領臺灣后其勢力又繼續(xù)南下。20世紀初,日本侵占了東沙群島。雖說于1909年被迫歸還東沙島給中國,但是日本南下的野心引起了在南海西岸的法屬印度支那殖民政府的戒備。南海的軍事戰(zhàn)略價值第一次被關注。當時的中國政府也出于這一戰(zhàn)略考慮,雖多次抗議法國政府對南沙島礁的占領,但因忙于內戰(zhàn)和應對日本的侵略而無力奪回。?

      對于法國和日本在南海的島礁爭奪,這時候美國沒有過多的關注。雖然法國和日本都通過外交管道與美國溝通,意在獲得美國的支持,但是美國沒有支持任何一方。?眾所周知,20世紀30年代美國深陷巨大的經(jīng)濟危機,為擺脫危機美國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事務上,對外力求維持現(xiàn)狀。所以,當1933年8月菲律賓前參議員陸雷彝提出按照《美西巴黎和約》規(guī)定法國所占“9小島”應該屬于菲律賓,并建議時任美屬菲律賓總督威廉·弗朗西斯·墨菲向法國政府提出交涉時,墨菲只是把建議轉給了美國政府,響應道:“既不考慮該群島是菲律賓之領海,復以該問題無關菲律賓之利益,由此菲律賓總督亦不關心此事?!?因而,美國未采取任何行動。美國在菲律賓的測量人員也認為:“‘九小島’的位置在《巴黎和約》所規(guī)定的領海界限之外200英里,不屬于菲律賓的領土范圍?!?美國拒絕支持菲律賓對南沙群島的主權請求說明,直到20世紀30年代,南海的軍事戰(zhàn)略價值并未體現(xiàn)在美國對外政策的考慮之中,這顯然是因為當時美國在南海的國家利益有限,美國并未重視法國和日本在南海的侵略行動??墒?,后來發(fā)生的事情改變了美國的看法。

      雖然法國出于戰(zhàn)略防御的目的早于日本占領了南沙的9個小島,但是沒能阻止住日本帝國主義向南擴張的步伐。“南進戰(zhàn)略”是日本稱霸東亞的既定戰(zhàn)略。1938年11月到1939年4月,日本相繼占領了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日本軍隊在所占島嶼上修建了軍事設施。?之后,日本以這3群島尤其是太平島作為進軍東南亞的軍事基地,這樣南海的戰(zhàn)略價值瞬間凸顯:向東北可以衛(wèi)護統(tǒng)治臺灣和控制臺灣海峽,向北方、西方、南方和東方分別威懾中國大陸、美占菲律賓、法占越南、英占婆羅洲島,控制了南海群島就等于取得了南海的制海權。?

      美國駐日本大使對日本侵略南海島嶼給予了關注,并把此事向美國國務院報告。已經(jīng)解密的1939年美國國務院外交檔案顯示,雖然日本向美國駐日本大使館通報了日本占領南沙群島一事,并辯解日本有充分理由擁有這些島嶼,美國還是擔心日本的南向企圖威脅到南海航線,也擔心日本在南海修建軍事基地威脅到菲律賓。?美國的關注和擔心是對的。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僅用半年時間就打敗了美國、英國、荷蘭等西方海上強國,占領了東南亞,實現(xiàn)了稱霸東亞的野心。日本如此迅速地占領了東南亞,南海的戰(zhàn)略支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這么說,正是日本侵占南海島礁并使其發(fā)揮關鍵性的軍事作用,才證實了南海的地緣政治戰(zhàn)略價值和軍事戰(zhàn)略價值,美國才認識到南海重要的地緣軍事價值,所以二戰(zhàn)期間美國重點轟炸南海島嶼上的日軍。美軍襲擊南海水面上的日本艦船,破壞日本的南海交通線。美軍的打擊十分奏效,不但讓島礁上的日軍損失慘重,還使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更嚴重的是,美軍取得了南海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剪斷了日本本土和東南亞的聯(lián)系,加速了日本在東南亞的失敗。?美軍打擊南海日軍的典型戰(zhàn)例有:1942年3月,美軍S—39號潛艇在邦加島炸沉日本油船“襟裳丸”號;1943年11月,美軍“泥魚號”潛艇頻頻破壞日本本土和中國沿海港口到新加坡的南海航線;1944年春美軍加強破壞日本從婆羅洲到日本本土的南海海上石油運輸線,3月美軍“拉鵬”號潛艇在海南島和呂宋島之間擊沉日本艦船3艘,9月美軍3艘潛艇組成的“徹爾提東卡”潛艇群擊沉12艘日本艦船等。?

      這是南海地緣軍事價值的第一次重大顯示。南海重要的地緣戰(zhàn)略價值極大地吸引了美國政府的注意力,美國政府對待南海主權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這從1943年的《開羅宣言》中可見端倪。

      四、《開羅宣言》暗藏玄機

      日本占領中國南海島礁是對中國南海主權的侵犯,日本應當歸還南海諸島給中國。但是,1943年的《開羅宣言》并未提及。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為了協(xié)同對日作戰(zhàn)和處理戰(zhàn)后對日安排問題,中美英三國在開羅舉行會議。12月1日,三國發(fā)布《開羅宣言》?!靶浴钡谌龡l原文如下:

      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它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我三大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與獨立。?

      從原文可以看出,在涉及日本歸還中國被占領土的規(guī)定中,宣言并未直接提及南海諸島,而是表述為“例如(such as)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這種表述為后來南海問題的爆發(fā)埋下了伏筆。南海諸島是否被列入日本歸還的清單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1974年2月14日,南越西貢政權發(fā)表關于南海的白皮書,該白皮書寫道,開羅宣言沒有與越南對這兩群島的主權相反的條款……在開羅會議上雖然蔣介石元帥是對帕拉塞爾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有要求的唯一國家,但他沒有提及在最后宣言中包括這些島嶼在內。?越南學者阮雅認為,《開羅宣言》只談到滿洲、臺灣和澎湖列島是日本應歸還中國的領土,而從未涉及到黃沙和長沙兩群島歸還中國問題,這就間接證明參加會議的領導人已經(jīng)意識到這兩組群島不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不過,越南學者在辯解時故意忽略了“such as”一詞。

      《開羅宣言》的“疏忽”并沒有在《波茨坦公告》中得到糾正。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簽署《波茨坦公告》,該公告第八條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島、北海道、九州島、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它小島之內?!?

      《開羅宣言》為什么沒有明確寫清楚日本所占南海諸島歸還中國?學術界至今無法確定其真正原因。有的學者認為,當時美國和中國是盟國,美國不可能故意而為之。?但是,如果從當時《開羅宣言》發(fā)布的歷史背景和制定過程中的爭論看,又不能排除美國是故意為之?!睹绹鴮ν怅P系文件集》(開羅和德黑蘭會議1943年)提到,當時中英就宣言草案進行激烈的爭論。曾任英國駐華大使的英國代表亞歷山大·卡多根建議宣言草案中關于“歸還中華民國”的表述改為“當必由日本放棄”,其理由是,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固屬中國領土,宣言不必標明。中方代表王寵惠對此進行了反駁,美國代表威廉·埃夫里爾·哈里曼支持王寵惠的意見,贊同在《開羅宣言》草案中寫明日本歸還滿洲、臺灣和澎湖列島給中國,但沒有提到南海歸還中國。從現(xiàn)有資料看,我們不清楚當時王寵惠在開羅會議上是否提及中國南海島礁,是中方的疏忽,還是中方想涉及但被美國暗中壓制?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二戰(zhàn)前法國和日本對南海島礁的占領,以及二戰(zhàn)期間日本利用南海的地理優(yōu)勢攻擊美軍并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對此美國人一定牢記于心。南海的地緣戰(zhàn)略價值對于急于在亞太樹立霸權的美國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深諳海權論的美國政府明白,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是海權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誰取得了南海的控制權,誰就擁有了南海霸權。然而,美國無法直接占有南海,因為自己界定的菲律賓領土并不包含南海,同時也因為當時中美還是同盟關系。于是美國可能的做法是,故意在宣言中不提及南海主權歸中國,為以后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選擇留下了足夠的回旋空間。這種包藏私心的行為表明,美國已經(jīng)覬覦南海的戰(zhàn)略價值。從后來歷史的發(fā)展看,這種推理應該是合理的。

      五、美國“幫助”中國接收南海諸島

      在當時中美同盟的背景下,美國不但不能公開對中國南海的那點“私心”,而且還要“支持”中國國民黨政府收復南海主權。不過這種“支持”是很不情愿的。1945年8月,日本戰(zhàn)敗投降,日軍也從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撤退,中華民國政府要求侵略南海諸島的日軍向中國政府投降。但是,麥克阿瑟卻命令北緯16度以北的侵華日軍向中國政府投降。這樣,中國政府只接收了西沙群島以北的領土,而無法接受南沙群島。?難道麥克阿瑟不知道南沙群島自古以來是屬于中國嗎?筆者認為這是麥克阿瑟故意而為之。這再次證明,二戰(zhàn)后美國開始覬覦南海戰(zhàn)略價值,對南海起了“賊心”。

      雖然如此,美國還是“幫助”中國接收了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不過,這種“幫助”并非美國直接而為,而是間接的。由于當時中國海軍缺乏遠洋航行的艦船,中國國民政府就依據(jù)中美在二戰(zhàn)期間簽訂的“租借法案”,請求美國支持。美國就向中國政府贈送了8艘護衛(wèi)艦和登陸艦,并培訓了中國海軍官兵。這8艘軍艦組成接收南海的艦隊。1946年11月至12月,中華民國政府派出艦隊接收了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在談到這段歷史時,一般中國人認為,美國支持中國接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表明美國承認中國擁有南海諸島的主權。然而,時至今日,沒有相關資料證明美國公開承認過中國擁有南海諸島的主權。行為上讓人感覺是承認,語言上從沒有明確承認。美國這種言行不一的南海政策只能表明,美國對南海有所企圖。

      美國與南海最早是因為商業(yè)貿易聯(lián)系了在一起。雖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馬漢“海權論”的鼓噪下,美國有稱霸野心,在亞太開疆擴土,海上軍事力量直至中國的南大門——南海,但是美國意在中國大陸的巨大市場,而非南海。這是美國為什么不干涉20世紀初法國和日本對南海島嶼侵犯和拒絕菲律賓人對南海島嶼主權要求的根本原因。直到20世紀30年代后期,日本占領了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后向東南亞侵略,美國才真正關注南海的地緣政治價值和軍事價值。二戰(zhàn)期間,美國把南海的軍事價值發(fā)揮到極致,利用南海的地緣優(yōu)勢給予日本軍隊以沉重打擊。因此,美國是最能感受到南海地緣戰(zhàn)略價值極其重要性的區(qū)外國家了,由此美國開始“打起”南海的主意。

      二戰(zhàn)期間,美國和中國是盟友;二戰(zhàn)后,美國仍然和“中華民國”政府保持盟友關系。美國對南海有企圖,但礙于中美盟友關系而無法表達,這就造成了美國陽奉陰違的南海政策:在法理上埋下“漏洞”,在行為上暗中使絆。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1950年中蘇結盟后,在出于意識形態(tài)對抗的冷戰(zhàn)背景下,美國采取完全敵視新中國的遏制政策。這時候,美國終于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公開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南海主權,粗暴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維護南海主權。

      注釋:

      ①⑩K.S.Latourette,The History of Early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1784-1844,Yale University Press,1917,p.17,pp.171-200.

      ②John W.Swift,P.Hodgkinson,Samuel W.Woodhouse,The Voyage of the Empress of China,The Pennsylva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1939,63(1).

      ③? 韓振華主編:《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匯編》,東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91—692、264頁。

      ④ 1890年,馬漢在其出版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中首次提出了“海權論”?!昂嗾摗笔且院竺绹粩鄶U張以至最終實現(xiàn)霸權的理論基礎??梢哉f,它是美國當今南海霸權政策的理論淵源。

      ⑤ 楊生茂:《美國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217頁。

      ⑥ 轉引自卿汝楫:《美國侵華史》第2卷,三聯(lián)書店1956年版,第441頁。

      ⑦ John Foster,DiplomaticMemoirs.vol.2,Boston and New York,1909,p.257.

      ⑧ 轉引自嚴四光:《美國“門戶開放”政策辨析》,《美國研究》1987年第3期。

      ⑨ 馬漢:《海權論》,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第143—157頁。

      ?U.S.Department of State,A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ain,Signed at the City of Paris,December 10,1898,GovernmentPrinting Office,1899,pp.472,477,485;William M.Malloy(ed),Treaties,Conventions,International Acts,Protocols and Agreement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Other Powers 1776-1909,Washington,1910,Vol.2,pp.1609-1695.

      ? 國家海洋局政策研究室編:《國際海域劃界條約集》,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頁。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with the Annual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Transmitted to Congress,December 3,Part 1,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7,p.542.

      ? 臺灣“外交部”研究院:《“外交部”南海諸島檔案資料匯編》第2輯,編者1995年刊行,第97頁。

      ?Greg Austin,China’s Ocean Frontier,International Law,Military Force,and National Development,St.Leonards:Allen&Unwin,1998,p.98.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1939,The Far East,Volume III,p.116,pp.113-116.

      ?Kathleen Barnes,Spratly Seizure Revives Conflicting Claims,Far Eastern Survey,April26,1939,8(9),p.109.

      ?? 阮雅等:《黃沙和長沙特考》,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190、191頁。

      ?Chia Lin Sien&Colin Macandrews(eds),Southeast Asian Seas:Frontiers for Development,Singapore: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Book Company,1981,pp.225-238.

      ? 李長傅:《帝國主義侵略我國南海諸島簡史》,《光明日報》1954年9月16日。

      ? 趙振愚主編:《中外海戰(zhàn)大全》,北京海潮出版社1995 年 版 , 第 944、 963、 964、 1174、 1219、 1127、1252、1268頁。

      ?Press Communique Regarding Conference of President Rossevelt,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and Minister Churchiu at Cairo,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1943,China,pp.176-177.

      ?Luu Van Loi,The Sino-Vietnamese Difference on the Hoang Sa and Truong Sa Archipelagoes,The Gioi Publishers,1996,pp.51,106.

      ? 世界知識出版社編:《國際條約集(1945—1947)》,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年版,第77頁。

      ? 王傳劍:《美國的南中國海政策:歷史與現(xiàn)實》,《外交評論》2009年第6期。

      ? 蕭曦清:《中菲外交關系史》,臺灣正中書局1995年版,第782頁。

      D819

      A

      (2017)11-0113-06

      賈慶軍,福建警察學院副教授,福建福州,350007。

      (責任編輯 張衛(wèi)東)

      猜你喜歡
      菲律賓南海日本
      2022年上半年菲律賓大米進口增加近30%
      7.0級強震襲擊菲律賓
      南海明珠
      日本元旦是新年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北海北、南海南
      黃河之聲(2021年10期)2021-09-18 03:07:18
      探尋日本
      中華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黃金時代》日本版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南海的虎斑貝
      菲律賓?邦板牙省
      南海隨筆
      草原(2016年1期)2016-01-31 21:21:51

      香河县| 栖霞市| 平阴县| 久治县| 正宁县| 大兴区| 外汇| 岑巩县| 华阴市| 永济市| 临汾市| 北辰区| 嘉义县| 嵩明县| 邳州市| 万安县| 镇江市| 长治县| 定结县| 新乡县| 磴口县| 两当县| 公安县| 隆化县| 富民县| 松潘县| 巢湖市| 沾益县| 淅川县| 渭源县| 山东省| 稻城县| 河曲县| 金秀| 遂川县| 靖州| 太仓市| 图木舒克市| 仁化县| 丹棱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