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玉米種植是我國農業(yè)種植當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的玉米品種以及栽培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玉米的種植當中。然而,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優(yōu)良品種與栽培技術的應用。在本文中筆者就將針對該問題進行探討,并且以此提出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推廣措施。
關鍵詞:玉米;優(yōu)良品種;栽培技術;推廣措施
中圖分類號:S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42
玉米屬于禾本科玉蜀黍屬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被稱為包谷、苞米、棒子等。原產地在中南美洲,目前在全球各地都有栽培。不過主要還是分布在南北緯30~50地區(qū),其中栽培面積最大的分別是美國、中國、巴西以及墨西哥等。玉米在我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70年以前,雖然種植時間較晚。但是由于我國玉米的種植產量高、品質好,同時玉米在我國的適應性也較強,因此玉米的種植在我國發(fā)展的很快。在當前,玉米已經(jīng)成為僅次于水稻、小麥的主要糧食作物。
作為食物,玉米擁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不僅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同時脂肪含量以及熱量都要高于面粉以及大米等食物。而除了食用以外,玉米同樣也是主要飼料之一,被稱為是“飼料之王”。從當前全球玉米的生產情況來看,有將近70%的玉米被用于飼料,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甚至高達了80%以上,可以說玉米也是畜牧業(yè)發(fā)展的保障之一。同時,玉米也是工業(yè)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梢哉f,玉米擁有十分廣泛的用途。然而雖然玉米有著如此多的作用,但是由于玉米的遺傳學較為復雜,因此也衍生出許多的變異種類,而常規(guī)的玉米栽培種植,不僅周期長,其變異的系數(shù)也較大,從而對玉米的產量以及品質產生不良的影響。然而,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目前的生物育種技術已經(jīng)克服了玉米栽培種植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因此,當前我國玉米種植當中,需要加強對新型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國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從而為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但是,從實際的玉米優(yōu)良品種以及栽培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新型技術在我國玉米種植中的應用。
1 當前我國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選種問題
選種問題是當前我國玉米栽培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之一。從目前我國玉米栽培種植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戶對于玉米的選種較為單一,同時選取的品種也是屬于舊品種。需要注意的是,一塊土地,如果常年種植同一品種的玉米,那么就有可能導致土壤中營養(yǎng)成分的流失,使得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營養(yǎng),從而降低玉米的產量和品質。與此同時,長時間采取同一品種的玉米進行種植,也會提高蟲害對于化學藥劑的抵抗能力,從而引發(fā)較為嚴重的病蟲害問題。
1.2 土肥水問題
從當前我國玉米種植的實際情況來看,土肥水問題對玉米種植有著極為嚴重的影響,往往會降低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從而影響到農戶種植玉米的經(jīng)濟收益。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當前我國玉米的栽培種植過程中存在3個十分嚴重的誤區(qū)。農戶在進行玉米種植的時候,很少對負責玉米種植的土地進行深耕或者是深翻,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土壤缺少活力,使得土壤的蓄水能力下降,同時也會影響到土壤對水肥的調節(jié),使得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缺少均衡的營養(yǎng)和水分,從而影響到玉米的品質和產量;部分農戶在進行玉米的栽培種植時,并沒有認識到土壤酸堿度平衡以及氮磷鉀平衡的重要性,導致土壤中酸堿以及氮磷鉀出現(xiàn)失衡狀況。這樣一來,就會嚴重影響土壤的肥力,使得玉米無法正常的進行生長;從筆者觀察到的情況來看,目前有許多農戶還沒有科學掌握玉米的栽培和種植,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經(jīng)驗來開展玉米的種植工作,同時也沒用認識到氣候以及天氣的差異對于玉米種植所帶來的影響,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農戶在進行灌溉工作時,沒有正確認識到玉米需水量的多少,導致灌水較少或者較多的情況出現(xiàn),這樣一來就會極大程度影響玉米的生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爛根情況的出現(xiàn)。
1.3 田間管理缺乏科學性
從當前筆者所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在玉米栽培種植的過程當中,很多時候農戶都缺少科學的田間管理。特別是在面臨玉米的病蟲害威脅時,由于農戶并沒有詳細掌握病蟲害的情況,導致用藥不當?shù)那闆r出現(xiàn)。這樣一來,不僅無法有效的抵御病蟲害,嚴重的甚至會影響玉米的生長,同時還會對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與此同時,部分農戶在進行玉米的栽培種植時,對于玉米的人工授粉以及田間適宜的管理狀態(tài)也沒用良好的掌握,使得玉米的種植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沒有收獲較高的產量以及優(yōu)良的玉米品質,影響農戶經(jīng)濟收入的同時也會削弱農戶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從而對我國玉米的種植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
2 當前我國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推廣措施
2.1 提高農戶對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認知
要想進一步加強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推廣以及應用,那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農戶對玉米優(yōu)良品種以及栽培技術的認知,這樣才能讓農戶更加積極的應用栽培技術以及新的玉米品種。而要做到這一點,地方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玉米品種以及栽培技術的推廣和宣傳工作,讓更多的農戶認識到優(yōu)良品種以及栽培技術帶來的好處以及作用,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除此之外,還需要讓農戶充分地了解到,如果繼續(xù)沿用單一的玉米品種,可能會給玉米的種植以及土壤所帶來的危害,不僅會使得玉米的產量以及品質逐漸降低,同時也會讓農戶的經(jīng)濟收入減少。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廣以及應用的過程中,一定要由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對農戶的玉米種植進行指導,這樣才能幫助農戶更好的應用玉米栽培技術,以此來提高玉米的產量以及品質,提高農戶經(jīng)濟收入的同時也能夠促進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
2.2 挑選合適的玉米品種
玉米優(yōu)良品種的推廣應用,不僅僅是要讓農戶挑選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玉米品種進行種植,而是需要農戶挑選出最適合當?shù)丨h(huán)境的玉米品種進行種植。眾所周知,不同品種的玉米之間,對于生長環(huán)境也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農戶在挑選玉米品種進行種植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當?shù)氐沫h(huán)境,包括氣候、地形、土壤環(huán)境等。這樣才能幫助玉米更好的生長。譬如說,我國中南部與北部適合種植的玉米品種就完全不同,因此,一定要挑選合適的玉米品種,這樣一來才能有效提高玉米種植的產量和品質,為我國玉米種植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幫助。
2.3 政策的支持
對于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來說,政府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這是因為,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所指定的政策能夠有效的激勵農戶進行玉米優(yōu)良品種的挑選,同時將新型栽培技術應用到玉米的種植當中。同時,政策的支持還能夠幫助農戶獲得更多的資金從而更好的進行玉米的種植,實現(xiàn)玉米種植產業(yè)化、規(guī)?;陌l(fā)展,這對于提高農戶的經(jīng)濟收益以及促進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前文筆者就有提到過,對于玉米優(yōu)良品種以及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來說,相關知識的宣傳是不可缺少的。而政府的支持則能夠進一步加強相關知識的宣傳,將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的進行新技術與新品種的推廣工作。與此同時,為了幫助農戶更好的應用栽培技術,筆者認為相關部門還可以邀請專家深入到農戶中間進行現(xiàn)場培訓工作,這樣一來能夠對農戶的實際栽培進行更好的指導,從而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政府相關部門還可以建立專項財政撥款以用于農戶先進農機的購買,這可以進一步實現(xiàn)玉米產業(yè)化、規(guī)?;姆N植,從而更好的滿足當前市場對于玉米種植的要求。
3 結束語
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對于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考慮到當前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要加強農戶對于玉米新品種以及新栽培技術的認識、幫助農戶挑選出最適宜種植的玉米品種以及增加政府的支持。這樣一來,才能夠激發(fā)農戶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加主動的投入到新品種以及栽培技術的應用中,以此提高玉米的產量與品質,為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劉霞.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推廣措施[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6(11).
[2]李威.探究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推廣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6(22).
[3]王學榮.玉米品種和栽培措施在山西玉米高產創(chuàng)建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4]李莉.基于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探究[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6(11).
[5]楊友東.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研究[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5(3X):15-16.
[6]路芙蓉,齊俊騰.試析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5(17):8.
[7]邵紅偉.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的運行機制與對策研究[J].農家科技旬刊,2016(1).
作者簡介:羅宇梅 (1968-) ,女,大專,廣西省來賓市興賓區(qū)平陽鎮(zhèn)人,做農技推廣工作,現(xiàn)職稱是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