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軍,王 虹
(1 湖南工業(yè)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8;2天津飛天紡飾進出口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1)
服裝材料教學與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
尚 軍1,王 虹2
(1 湖南工業(yè)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8;2天津飛天紡飾進出口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1)
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對服裝材料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在服裝材料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能清楚、準確地闡述服裝材料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要能就某一方面作出詳細的分析與比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會學生判斷、評價、選擇服裝材料,同時應加強服裝材料知識與其它課程知識的銜接,幫助學生形成有聯系、有效用的知識體系。
服裝;材料;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
隨著我國服裝產業(yè)迅猛發(fā)展,服裝的設計創(chuàng)新從被簡單地當作企業(yè)形象的標牌到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突破口,經歷了觀念上的巨大轉變?!盁o創(chuàng)新,就無生命”不再只是一種口號。服裝設計人才是服裝產業(yè)發(fā)展的資源與動力,具有高度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在整個服裝產業(yè)發(fā)展的進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能量。服裝設計教育應指導并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設計創(chuàng)新的本質,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實踐,促使他們更好地將理想化的創(chuàng)新設計思維轉變?yōu)楝F實中的創(chuàng)新型產品,服裝材料學正是可以達成這一培養(yǎng)目標的專業(yè)課程之一。
服裝的美是由其款式、結構、色彩、材質,及使其成型的制作工藝來共同實現的?!懊馈被蚴恰靶乱狻倍紒碓从跇嫵煞b的各要素之間的融合與作用。而這其中,材質成為載體,一切款式、結構、工藝與否,無不表現、形成、作用于其上,同時,材質所具有的不同色彩、肌理、表面狀態(tài)、風格是人們欣賞服裝的最直接的對象。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包涵了服裝款式、色彩、結構、功能等多方面的內容,而服裝材料可以將這些方面聯系在一起,同時也以自身的現實特征制約了這些方面可達到的創(chuàng)新程度??梢哉f,服裝材料既是服裝設計所直接作用的主體對象,也是產生服裝設計預期結果的前提條件。對服裝材料的把握是一種非即時顯性的,具有長期性、更新性、和突破性的學習過程。我們日常即可接觸到多種多樣的服裝材料,它們的性質、結構、作用、外觀等都不盡相同,要想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它們的特性,并在設計中靈活地加以應用,顯然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使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內容,掌握更多的要點,并學會基本的鑒別和選擇方法呢?
筆者通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基本理論結合市場的實際調研與具體操作最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熱情并掌握更多的服裝材料知識。以服裝纖維材料這部分內容為例,纖維是服裝材料的原始形態(tài),纖維所具有的外觀形態(tài)、物理和化學性能等都直接影響到其所紡成的紗線、織成的面料,并最終影響到服裝的整體外觀、質量、價格和穿著舒適度。在服裝產品上,我們可以見到有關纖維的直接表述就是服裝洗水標識,它是向顧客表明產品面輔料成分以及產品如何洗滌和保養(yǎng)的小標簽,是進入市場的合格服裝產品所必須具有的標識。可以看出,掌握好纖維方面的知識是學好服裝材料的最基本要求。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僅要將纖維的分類以及各種纖維的特征向學生表述清楚,還應該作出比較,教他們如何分辨纖維成分。由于他們接觸到的多是已成型的面料,所以教學生如何拆分面料,并用隨手可行的方法去分辨面料成分就非常重要。因此,在基本內容講解完畢,將一些收集來的面料小樣提供給學生,指導學生操作,用燃燒法教學生按相關纖維的燃燒情況,通過聞氣味、看灰燼,結合外觀和手感來判定面料的成分類別,就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掌握要點。同時,讓學生課后去相關服裝市場調研,通過看服裝成品及面輔料,了解不同類型的服裝它所使用的材料有何不同,一般的面料成分怎樣,外觀成型度好不好,售價如何等,使他們得到最直接的體驗,形成由材料到服裝的設計經驗,而這也是以后他們參與工作的最直接的內容,因為作為一個服裝設計師不僅要能設計出新穎的款式,還要能選配與設計款式相符的面輔料,并能通過選配節(jié)約設計成本。
設計師需要有新的材料來實現設計想法,而新的服裝材料能夠激發(fā)設計師的想象空間,創(chuàng)作出別具一格的設計作品。在這種相互制約與相互滿足的條件下,新型服裝材料不斷出現,不僅提升了服裝設計的整體質量與價值,也為大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享受,同時也激勵了越來越多的高端設計人才接觸、學習更多的服裝材料知識。從普遍意義上來說,一般只有少數有實力的服裝企業(yè)能夠承受高額的設計生產新型服裝材料的費用,利用高新科技所生產的特殊材料也都有專門的用途,雖然可以預見將來的廣泛利用,但對大多數的生產廠家而言,利用既有的、價格適中的材料來設計、生產服裝仍是首選,這就要求設計師能夠很好地掌握既有材料并能加以實際可行的改造來達到不一樣的創(chuàng)新設計效果。這種對材料的改造現在多稱之為服裝材料再造。
服裝材料再造是服裝設計創(chuàng)新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學生根據具體的材料使用不同的工藝處理方式實現不同的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想法是服裝設計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不同的材料由于物理和化學性能的不同,它在被用來制作服裝的時候所采取的工藝手段能夠使它形成不同的外觀風格。以下我們簡要地就常見工藝手段極其成型效果來做一下探討。起褶是一種使用最多的再造方式,我們可以按照預先設定好的圖形,通過線抽褶、手工捏褶、縫合褶、壓燙褶的方法使面料整塊或者局部產生褶的變化。不同的起褶方法使面料所產生的褶變化具有不同的風格特征,如規(guī)律的廂型褶、細密的發(fā)散型褶,以及規(guī)律與不規(guī)律相互交錯的褶型等。在這些褶之上,如褶的折線上或折線之間,我們又可以以其它的材質和手法來進行裝飾,象壓縫、綴片、燙染等均能使其產生豐富的變化。就起褶這一方式而言,作為較普遍的面料造型手段,它所采用的具體制作手段必須與面料的材質特點相符合。如天然纖維面料,其定型性較差,一般不能利用整燙長久保持褶型,所以必須以能使其產生長久固定形狀的手段來制作,如以手工線跡縫制,利用線跡的變化,使其產生不同的褶型。以拱針沿抽褶設計部位縫一道至多道線跡,再利用拱針線跡易抽縮的特點,回拉線跡,縮至符合設計要求的寬度,縫定線跡,在面料上便可形成褶。褶的寬度可以用拱針線距的寬度調節(jié),以細密形的褶為主產生上緊下松的變化,當然也可以在多道拱針線跡的間距之內產生細密的褶變化。當我們要求的褶造型越細密,那么它所針對的面料材質也應越輕薄。相反,要求的褶造型越粗曠,那么它所針對的面料材質也應越厚重一些。相應的縫線、針距、線跡形式,及由它們所產生的縫口強度都需要產生變化。此外,由不同角度位置、線跡相配合所產生的縫跡可以在面料表面形成微浮雕的效果,產生相對立體的造型和光影感。抽紗與鏤空也是材料再造較多見的工藝手段,抽紗與鏤空可以在面料表面產生疏密、透空以及不同的花形變化。針對較疏松易抽紗的梭織面料,我們可以按照設計好的圖形,用針或錐子在面料上挑出紗線,剪斷不需要的部分,只留取圖形限定處的經紗或緯紗,從而形成與原有面料材質相比較透明的圖形,具有一定的光影效果。鏤空方法的運用可以在面料表面形成全透空的花形變化。在設計的局域內可以先用鎖縫的方式將花形的輪廓部分縫出,使紗線不會脫散,再剪去輪廓內部不需要的部分,便可得到透空的花形,透空的地方可以用繩帶、蕾絲、網眼紗等材質輔以多種裝飾刺繡、編結手法形成多層次的空間變化,得到不拘一格的花形變幻效果。將抽紗與鏤空結合在一起使用,能夠產生實與虛、斷與續(xù)等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統(tǒng)一的變化美。能夠對材料形成特殊的、新的成型效果的再造方式還有很多,我們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對于服裝材料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好的設計想法只有通過選擇適當的材料,并依據材料來選擇合適的加工手段才能得以實現。這就要求在服裝材料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能清楚、準確地闡述服裝材料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要能就某一方面作出詳細的分析與比較,同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會學生判斷、評價、選擇服裝材料。此外,單一的科目內容在學生的腦海中不容易產生有效的功用,只有與相關專業(yè)課程內容有利地結合起來才能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服裝材料的理論知識在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制作等相關課程中都能得到體現與利用,如服裝材料的拉伸彈性、縮水率、熱燙縮率、厚度等都影響到服裝結構設計與服裝工藝制作中的相關放量數值與工藝參數。所以,加強服裝材料知識與其它課程知識的銜接,以幫助學生形成有聯系、有效用的知識體系就成為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好的創(chuàng)新型服裝設計人才。
[1]王革輝.服裝材料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2]陳麗華.服裝材料學[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
[3] 張懷珠,袁觀洛,王利君.新編服裝材料學[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
[4][美]普萊斯,等.織物學[M].祝成炎,虞樹榮,等.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5][英]麥凱維,瑪斯羅.時裝設計:過程、創(chuàng)新與實踐[M].郭平建,武力宏,況燦.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Innovation on Clothing Material Teaching and Fashion Design
Shang Jun, Wang Hong
(1 School of Packing & Desig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China; 2 FT International Group, Tianjin 300381, China)
The innovation on fashion design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knowledge acquiring and using on clothing material. In the teaching course of clothing material, we are not only required to explain the basic clothing material theories clearly and specif cally, but also to analyze and compare from one aspect of clothing material in details. We should also train students to judge, evaluate and choose appropriate clothing material from practices. Meanwhil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links between clothing material and the others courses, 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a good knowledge of system.
clothing; material; teaching; design; innovation
G64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