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稱得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戰(zhàn)線的一名老兵,到現(xiàn)在依然在心里經(jīng)常哼唱著“追上去追上去不讓敵人喘氣”那些歌。我們也有風花雪月,但那風是“鐵馬秋風”、花是“戰(zhàn)地黃花”、雪是“樓船夜雪”、月是“邊關(guān)冷月”。就是這種肝膽、這種魂魄教會我跟著走、往前行,我愿意為兵服務(wù)一輩子!所以,我、我們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個字:“正能量、接地氣”,在部隊來說就是有兵味戰(zhàn)味!
當年這個劇組(《西游記》劇組)有一個音樂編輯王文華找到我說:“我們找了幾個人寫這個主題歌沒寫好,導演楊潔都不滿意,你來寫吧。”我說:“這有什么問題,沒問題啊?!蹦眠^來之后我很快就寫出“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我特別得意下面這兩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我又出發(fā)”,我很得意??墒堑竭@兒我就卡住了,怎么寫也寫不下去了。哎喲,我就苦惱啊,每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兩個星期我就在屋子里轉(zhuǎn)悠,走啊走啊來回走。我的兒子那時候考大學,躺在沙發(fā)上在那兒看書呢,最后他忍不住說:“哎呀,行了行了行了,走什么呀,來回走什么呀?你看看地上都走出一條道來了?!本瓦@句話讓我靈光乍現(xiàn)、醍醐灌頂,我突然覺得我在哪兒聽過、我在哪兒看過。魯迅先生的作品《故鄉(xiāng)》,那《故鄉(xiāng)》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蔽艺f對呀,請問路在哪里?路就在我的腳下。請問?請問不好,借問?借問也不好。敢問?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我說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了,我眼光一下子看遠了。
(根據(jù)閻肅2014年“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發(fā)言及《開講啦》演講稿整理)
【素材點擊】
閻肅先生的發(fā)言,特別是自己對“風花雪月”的獨到解釋讓這段文字出彩,讓人肅然起敬。這就是他心中有學識,心中有情感的體現(xiàn),這就叫“兵味”。他在寫《西游記》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時對詞語的推敲,讓人明白了他一生為什么能取得那么高的音樂成就,讓人更加明白了他是因為對黨的忠誠而成就了他的音樂人生,更讓人知道了音樂人與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之路在何方?那就是路在腳下。斯人已去,但卻讓我們感覺到有音樂的人生是美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