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話題一:您所在的地方農技站還在為農民服務嗎?你平時會去農技站嗎?
湖南湘潭市雨湖區(qū)長城鄉(xiāng)的一名養(yǎng)鵝專業(yè)戶,養(yǎng)鵝1000多只,想擴大規(guī)模,就去了農技站尋求幫助。但是他發(fā)現,農技員們都退休了,農技站成了“空殼站”,無計可施。為農增智,為農解憂的農技站卻后繼無人,成了“空殼站”,這事兒您咋看?您當地的農技站現在還在工作嗎?
@我們這的農技站運行得還可以,每年春秋兩季都能看到農技站的技術人員給每家每戶的牲畜做防疫,農技站是服務基層農民,技術到戶很關鍵,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魚之味:我們這的農技站只是賣點兒種子、化肥、農藥而已.根本沒有服務意識。
@草藥愛好者:我們這里的農技站是有名無實,村民們從來沒受過他們的任何培訓,想要獲取種養(yǎng)殖技術只能靠自己訂閱《農家科技》之類的科技致富書刊。
@說出真相:是不是“空殼站”我不知道,反正是沒有見過有下來為農民服務的技術人員。來的都是銷售種子、肥料的廠家或銷售部門的人員。
@土老帽兒:我們這的農技站也是“空殼站”。如果真能給予農民技術指導該多好,農民特別需要測土配方施肥,良種選擇,糧食儲存加工等方面的專業(yè)人員指導。
@美化祖國:農技站是國家為農服務的政府機構,應該實實在在扎根基層,服務“三農”。
@收購大蒜蒜芯:沒享受到農技站的服務。
@邯鄲劉陽:農技站早以名存實亡。里面的人員幾乎很少下鄉(xiāng)查看農情,現在種地都是農民靠老的經驗,導致許多農業(yè)新技術只停留在大專院??萍紟炖锩孀鳛檠芯砍晒麃碚故?。
微話題二:過完年.您打算在家務農創(chuàng)業(yè),還是外出打工?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在家里過完年,不少農民朋友又要打起背包,開始新的遠行。您的下一站會選擇哪里?是選擇留在家鄉(xiāng)務農創(chuàng)業(yè),還是要再次背起行囊,奔向遠方呢?
@土國:一畝玉米去掉成本掙200元,沒有規(guī)模的話.種地收益遠不如外出打工。
@華夏正能量:糧食這么便宜,種十畝地還不如退休教師一月工資收入高。在家沒出路,還是要外出打工?。≌f實話,真舍不得走啊!但是真沒別的辦法。為了讓家人生活得好點.只有背井離鄉(xiāng)、外出打拼了。
@小蝸牛:為自己的理想打拼,奔向遠方!留在家鄉(xiāng)固然最好,可是機會太少,薪水太低,大城市薪水要比家鄉(xiāng)高出一倍,雖然孤獨,雖然辛苦,但是收獲更多。
@福將軍:明天就要回到工作單位了,家里的兄弟姐妹也相繼出發(fā)奔向自己的工作單位,人就應該奔向遠方.才能有更多的收獲。
@尹希東:春天來了,一年之計在于春,播種的季節(jié)到了.家人等著你去打拼、等著你去掙錢、等著你去養(yǎng)家糊口。抖擻抖擻精神開始遠方的漫長征程吧。
@活力四射:我是留在家鄉(xiāng)工作的。不能出門看看那么大的世界。不過,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外,我們都應該好好做事情,好好工作,讓自己和家人生活更幸福。
@土老帽兒:地還得種,玉米賤了種點什么呢?都說調整種植結構,很難。
@食尚小廣哥去留之間很矛盾。去吧,還是打工,留吧,土地真的長不出夠生活的費用,農產品滯銷得厲害。
(了解更多資訊,參與互動話題,敬請關注新浪微博:@農家科技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