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鳳梅
【關鍵詞】 作文教學;興趣;閱讀;觀察;示范;練筆;激勵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2—0045—01
習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無數(shù)語文教師不斷努力攻克的難題?!墩Z文課程標準》在關于寫作的要求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加強與生活的聯(lián)系,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重激發(fā)學生的練筆興趣。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筆者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下面,筆者談一些教學體會。
一、重閱讀,激發(fā)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必須讓學生多閱讀。讀是知識的積累,是內(nèi)在的吸收;寫是知識技能的運用,是外在表達。讀是寫的基礎,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所以,首先要有目的地教給學生多種閱讀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大綱要求的小學生必讀的名著、課外讀物等。其次是拓展學生自由閱讀的空間,積累一定量的詞匯、優(yōu)美語句、名人名言、格言諺語等,使這些優(yōu)美的詞句為自己的作文服務。最后要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學生在大量閱讀之后,博采眾長,開闊視野,不僅獲得了豐富的間接生活經(jīng)驗,而且從中學到了更多的寫作技巧。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
二、善觀察,喚醒興趣
魯迅先生說:“如果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觀察是汲取生活源泉,獲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作文課要向生活開放,鼓勵學生積極走進生活,體味人生。生活處處皆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好電視網(wǎng)絡資源開拓視野,鼓勵學生“奔向”街頭,親近大自然,多參加文體、興趣小組等活動。讓學生觀察生活,觀察冒著嚴寒指揮交通的警察、項著酷暑掃街的清潔工、公交車上讓座的青年等,這些都會給學生以啟發(fā)。只有對看似平凡的生活充滿愛心,細心地觀察、感受,用心靈的觸角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才有抒寫不完的真情。“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源頭活水”就是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
三、親示范,引領興趣
教師親身示范對學生的寫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首先要寫好一篇指導性的作文教案,然后與學生共同觀察所寫事物,從怎樣列提綱、怎樣確定立意、怎樣布局謀篇、怎樣把觀察到的內(nèi)容用恰當?shù)姆椒ū磉_清楚,到整篇習作的展示,為學生展示一個真實的寫作過程,起到示范的作用。這樣不僅消除了學生寫作的畏懼心理,而且使學生寫作有章可循。
四、巧練筆,增強興趣
多練筆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根本途徑。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敝挥袑懙枚嗔?,做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
1. 仿寫引路。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課文片段、優(yōu)秀作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這樣可以降低難度,先“扶”再“放”,循序漸進地使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隨著仿寫內(nèi)容從易到難,學生會逐漸在模仿中有創(chuàng)新,在借鑒中能活用,從而走上自由創(chuàng)作的道路。
2. 趣味練寫。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設計各種愉快、有趣的訓練形式,將作文教學巧妙地寓于富有趣味的游戲之中,讓學生在玩后思、玩后寫,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3. 常寫日記。日記是指導學生勤練筆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寫作素材的源泉。每天堅持寫日記,不僅能積累大量詞匯,豐富語言材料,而且能從根本上解決作文“貧血癥”,解決作文無從下筆,無話可說的問題。
4. 隨堂訓練。在閱讀教學中充分挖掘習作資源,引領學生隨堂練筆。如,補充情節(jié)、補充結尾、改寫、擴寫、縮寫、仿寫等,讓學生借鑒課文謀篇技巧,熟練語言表達。
五、多激勵,形成興趣
怎樣才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呢?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
1. 展示作品。讓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被推薦的學生不僅能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而且增添了自信,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和聽評能力。推選優(yōu)秀作文,張貼在班級優(yōu)秀作文展示欄,與大家共享。為了讓更多學生看到自己的價值,分享作文被錄用的喜悅,將優(yōu)秀習作推薦給學校的特色作文櫥窗和校報,也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途徑。
2. 鼓勵發(fā)表。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把一些優(yōu)秀作品向《學生天地》《東方少年》等刊物投稿,鼓勵“小作家”們參加作文征文大賽。經(jīng)過多次嘗試,許多學生的作文紛紛發(fā)表,這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消息,鼓舞著每一個學生,激發(fā)了他們熱愛寫作的激情。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全景式地掃描生活,用眼觀察,用心感受,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教師只有遵循教學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斷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有步驟、全面系統(tǒng)地訓練學生,學生的作文水平才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