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您不知道海姆立克醫(yī)生是誰,但想必您可能聽說過他發(fā)明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自從1974年海姆里克腹部沖擊法發(fā)明以來,僅在美國,人們使用這種急救法就拯救超過10萬人的生命。又因為這種急救法操作時需雙臂環(huán)抱患者腹部,因此這種急救法被形象地稱為“生命的擁抱”。得益于這種急救方法的名人包括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流行歌星雪兒、紐約市前市長埃德·科赫、好萊塢演員伊麗莎白·泰勒等等。
原理
將人的肺部設想成一個氣球,氣管就是氣球的氣嘴,假如氣嘴被異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擠氣球,氣球受壓球內空氣上移,從而將阻塞氣嘴的異物沖出,這就是海氏腹部沖擊法的物理學原理。
適應癥
1.異物堵塞氣道。
2.溺水患者。
這里,我們主要針對異物堵塞氣道的情況做一詳細介紹。呼吸道如有異物,可導致氣道受阻或氣道肌肉痙攣。尤其是1歲左右的嬰幼兒,特別喜歡將東西放入口中,哭鬧、說話時易進入呼吸道內導致哽塞。如不及時解除,可能危及生命。異物堵塞氣道時,患者不能說話、不能咳嗽、不能呼吸,面部充血并逐漸發(fā)紺,病人可能會指著咽喉或抓住頸部。這時,急救目標是除去異物和恢復呼吸。
操作方法
1.在患者背后以前弓步的姿勢站穩(wěn)。
2.雙臂環(huán)抱患者腹部,患者將頭放低。
3.將一手握拳,拳眼向內,放在患者肚臍上方,遠離胸骨最下端的劍突。
4.再用另一只手緊扣拳頭。
5.向內向上連續(xù)沖擊患者的腹部。
如未見異物排出,應不斷施行腹部沖擊法,直至梗塞物咳出或轉為意識不清。
注意事項
成人方法:
1.確認氣道梗阻:大聲詢問患者,并注意患者的雙手是否抓在喉頭處呈“V”型手勢。
2.鼓勵患者咳嗽。若上述方法無效后,采用腹部沖擊法。
兒童方法(1歲-青春期):
因兒童身高的原因,可跪、坐在其身后施行腹部沖擊法。
進一步處理
如腹部沖擊法未果,患者意識不清,則按以下方法操作:
1.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召喚救護車。
2.用“舌-下頜”上提法檢查口腔:用拇指及食指提起下頜骨,用另一只手手指把異物清除。
3.以壓額提頦法,通暢氣道。
4.向肺內吹氣,進行人工呼吸。若為成功取出異物,調整氣道再次向肺內吹氣,并施行30次胸外心臟按壓。
5.每次人工呼吸前需檢查異物是否排出,若未能清除異物,重復心肺復蘇,直至清除異物或成功吹氣。
陳志,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醫(yī)師、北京急救醫(yī)療培訓中心副主任、國際創(chuàng)傷生命支持協(xié)會理事會核心理事/中國分部(120)醫(yī)療主任、美國心臟協(xié)會基礎生命支持/高級生命支持課程大中華區(qū)主任導師。兼任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急救與復蘇學會秘書長;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心肺復蘇全國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等多項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