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亨利式結尾
所謂“歐·亨利式結尾”,通常指短篇小說大師們在文章情節(jié)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fā)生出人意料的變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結果,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這種結尾給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覺,但又合情合理,一般可以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豐富故事內(nèi)容。
歐·亨利式結尾集錦
鮑勃接過便條。讀著讀著,他微微地顫抖起來。便條上寫著:
鮑勃:剛才我準時趕到了我們的約會地點。當你劃著火柴點煙時,我發(fā)現(xiàn)你正是那個芝加哥警方所通緝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親自逮捕你,只得找了個便衣警察來做這件事。
——《二十年以后》
瑪莎小姐回到里屋,脫去藍點綢背心,換上她過去常穿的那件深咖啡的舊嗶嘰,然后把榅桲籽和硼砂的復方制劑倒在窗外的垃圾桶里。
——《女巫的面包》
“老弟,”她說,“進去吧。你從江里救起的那個小傻瓜在里面等著你呢。進去吧。我給你三分鐘的時間,然后我再進屋。土豆在那里等著。進去吧,洋蔥。”
他敲敲門進去了;赫蒂開始在大水槽旁邊剝洋蔥皮,洗洗干凈。她灰溜溜地朝窗外灰溜溜的屋頂瞅了一眼,面孔抽搐著,笑容逐漸消失了。
“提供牛肉的是我們,”她憂郁地自言自語說,“是我們。”
——《第三樣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