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詩詞中,對婦女有很多代稱,有些代稱是從婦女的容貌和服飾兩方面著眼的,在此作簡要介紹,供大家閱讀古詩詞時(shí)參考。
一、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韓愈《邊上看獵贈元戎》:“紅袖擁門持燭炬,解勞今夜宴華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yīng)煩紅袖扶” 。
二、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張秘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p>
三、紅粉。本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隱《馬嵬》:“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偶發(fā)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shí)稀”。
四、粉黛。本指婦女涂在臉上的白粉和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p>
五、蛾眉。本指女子細(xì)長而彎曲的眉毛,借為美人的代稱。如唐代高適《塞下曲》:“蕩子從軍事征戰(zhàn),蛾眉蟬娟守空閨。”
六、紅顏。本指婦女美麗的容顏,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吳偉業(yè)《圓圓曲》:“痛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p>
七、裙釵。因婦女著裙插釵,因此稱婦女為裙釵。如清代的曹雪芹《紅樓夢》:“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
八、巾幗。本指婦女的頭巾和發(fā)飾,后成為婦女的代稱。如清代湘靈子《軒亭冤賞花》:“新世界,舊乾坤,巾幗英雄叫九閽?!?/p>
九、佳人?!豆旁娛攀住罚骸把嘹w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十、麗人。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p>
十一、玉人。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p>
十二、仙子。白居易《長恨歌》:“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p>
(安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