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培根的科技理性與人文精神

      2017-04-13 06:01:45
      關鍵詞:培根學術科學

      吳 虹

      (紹興文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浙江 紹興312000)

      論培根的科技理性與人文精神

      吳 虹

      (紹興文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浙江 紹興312000)

      英國17世紀散文家、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可以說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近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對古人的研究方法提出質疑,提出了現(xiàn)代學術改革思想。在培根看來,學術改革需要獲得國家政治的支持,這一思想尤其體現(xiàn)在他對學術機構“所羅門宮”的構想之上。培根認為,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推進學術發(fā)展、改造大自然的過程中,人類要支配自然,就必須服從自然,唯有如此,自然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培根;學術改革;真理;學術機構;自然

      早期現(xiàn)代時期,英國最著名的自然哲學家兼實驗科學家非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莫屬,他對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所產生的影響,涉及現(xiàn)代科技以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19世紀歷史學家威廉·赫普沃斯·狄克遜(William Hepworth Dixon)這樣評價培根:“培根對現(xiàn)代科學產生的影響如此巨大,以至于每個人在乘火車、發(fā)電報、用蒸汽引擎犁田、坐安樂椅、穿越英吉利海峽或者橫越大西洋、享用美味的晚餐、觀賞優(yōu)美的花園或者經歷一次無痛外科手術,都或多或少要感謝培根。”[1]在培根有生之年,“科學”(science)一詞還未出現(xiàn),人們用“自然哲學”(natural philosophy)來表示科學概念。此時,自然哲學指的是與大自然相關的智慧,與超自然力、神學或者人學無關。[2]132然而,正是在這種科學技術概念依然模糊的時代,培根對學術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學術管理機構提出了獨特的理解,并對人類在科學技術發(fā)展中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提出了超越時代的見解。

      一、《學術的偉大進展》與培根的學術政治思想

      (一)《學術的偉大進展》與培根的學術改革思想

      《學術的偉大進展》(TheAdvancementofLearning, 1605)是培根出版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培根唯一一部用英語撰寫的哲學著作。在該書中,培根闡釋了改革學習方法的問題,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要認識到人類已經掌握的知識并不全面,有必要也有可能推進已有學術向前發(fā)展;認識到有一些障礙阻礙了學術的發(fā)展與進步;推進學術發(fā)展的方法。

      首先,培根對他那個時代的學術發(fā)展狀況表現(xiàn)出的不滿具有重要意義。在培根生活的時代,正值英國文藝復興從鼎盛走向尾聲,“復興”二字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遵從古典、重視歷史的時期。在人的價值得到重視并被褒揚的時代,人們普遍對自身的存在感到滿足與驕傲,認為人類已經掌握了所有知識,一切真理已經被發(fā)現(xiàn)。培根認為,這樣的想法非常危險,他迫切地感受到要引導人類把目光從過去投向未來。人類目光方向的改變,是推動學術進步的必要條件。

      其次,培根鼓舞人們要相信學術進步的可能性,雖然他也認識到了阻止人們推動學術進步的絕望情緒。他認為大自然的晦澀難懂、揭示真理的無限廣度與艱難程度、人類判斷的軟弱無力、感知的誤導等等造成人類對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況失去希望。但是,人類自身卻不應該囿于這一狀況,他號召人們不要低估自身的能力,要勇敢地與大自然做斗爭,在這種斗爭中認識大自然,去揭示真理。

      再次,培根認為阻礙科學進步的最大障礙就是對古代的尊崇,在同這一危險思想對抗的過程中,培根提出了他的新科學、新工具思想。瓊斯(R. F. Jonson)認為,“培根雖然譴責古代,但是,他的態(tài)度并不走極端。培根不贊同古希臘人,主要是因為他們依賴理性,而不是直接從觀察大自然中獲得知識?!盵3]

      《學術的偉大進展》的重要性在于培根闡釋了他對許多哲學問題的看法,同時,這本著作也是探究培根歷史學、修辭學、道德哲學以及公民理念等重要觀念的核心材料。[4]在該著作中,培根試圖對當時的以及古代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行全面改革,用于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其科學思想的先進性與前瞻性不僅在17世紀就受到部分英國科學家以及科學機構的認可,而且受到后世學者的膜拜,馬克思稱培根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近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5]39

      17世紀培根編輯者托馬斯·譚什主教(archbishop Thomas Tension)認為培根曾經請詩人喬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將《學術的偉大進展》譯為拉丁文。[6]194在翻譯這部科學著作的基礎上,赫伯特對培根的認識更加深刻。他認為培根與眾不同,于是,在一首關于培根的拉丁詩中,對其科學思想的獨特性進行了準確評價,他說:“他是∕科學研究的始作俑者,真理的∕主牧師,歸納法的領主∕維勒拉姆勛爵∕事實材料的唯一領主……簡潔與深刻的常青樹∕大自然的宇宙學家∕哲學的儲藏室∕觀察與實驗的托管人∕公正的旗手∕科學的拯救者∕當今時代的孤兒?!盵7]在對培根的科學研究方法以及科學思想進行了簡潔而準確的概括的基礎上,赫伯特指出了培根思想的先進性與超越時代的精神。

      (二)《學術的偉大進展》與培根的政治表述

      《學術的偉大進展》雖然是一部科學著作,但是,該書的出版卻體現(xiàn)了培根試圖登上英國政壇,增加其政治影響力的愿望。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蘭王位以后,重用培根,賜培根以騎士稱號,培根深感圣恩,在開篇“致國王”中,對國王表示感謝,盛贊詹姆斯一世是一位擁有“自然之光(light of Nature)”[8]1的君主;贊揚他的言語猶如“山泉一般流暢,然而卻遵循自然秩序”[8]2。培根還將詹姆斯一世與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赫爾墨斯相比較,說詹姆斯一世是“國王權利與財富、牧師知識與啟迪精神以及哲學家學識與普遍意義的三位一體”[8]2。培根撰寫“致國王”的目的也許在于希望得到國王的權力支持,使得他的科學著作能夠順利出版,并能夠在國王的支持下,推行他的科學方法。在他看來,權力能夠為科學提供保障。

      馬克·布賴滕貝格(Mark Breitenberg)指出,培根的政治主張與科學著作的出版之間有著密切關系。他認為培根的大部分著作在1603-1609年間出版,其目的在于博得詹姆斯一世的賞識;而另外一部分科學著作是在他被彈劾、驅逐出政壇之后的1621-1626年出版的,布賴滕貝格分析說,培根在這一時期出版這些作品的目的是為再次回歸政壇、重獲國王賞識做準備。[9]培根將《學術的偉大進展》獻給詹姆斯一世就是最明顯的證明,他的舉動表明他對于把著作獻給皇室中的哪一位成員,究竟要獲得哪一個社會階層的支持,進而獲得他想要得到的權力與特權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

      二、《偉大的復興》與檢驗真理的標準

      培根的另一部重要科學著作《偉大的復興》(InstauratioMagna, 1620)①是一部百科全書式著作,在該書中,培根進一步大膽表達了他對古代先賢的質疑。該書的扉頁設計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象征知識的船只駛過了古代世界的界限——海格力斯之柱。

      在《偉大的復興》中,參照上帝在六日內創(chuàng)造世界,培根計劃撰寫六個部分:科學的分類、闡釋大自然的新方法、博物學、智力的途徑、預言第二哲學的出現(xiàn)以及第二哲學或者說積極科學。[10]培根撰寫該套叢書的目的在于清除所有既定觀念,重新審視各種細節(jié),通過運用正確方法,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原理。

      為針對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培根將《偉大的復興》的第二部分命名為《新工具》(NovumOrganum)。海塞(Mary Hesse)認為,培根一方面設法以此來糾正古代哲學家直接從細節(jié)便得出普遍原理,然后再用演繹法進行論證的過度理性主義,另一方面試圖以此來糾正煉金術士和巫師的所謂經驗主義,因為他們耗費大量時間而徒勞地去做一些實驗,偶然才會有一點發(fā)現(xiàn)。[11]

      在分析人們在科學探索方面停滯不前的原因時,培根說:“由于他們像中了蠱術一樣被崇古的觀念,被哲學中所謂偉大人物的權威,和被普遍同意這三點所禁制住了。”[12]61所以,在培根看來,要認識事物本質,就要敢于對古代先賢的研究方法提出質疑,提出科學的研究自然的方法。培根認為尊崇權威會對認識真理產生惡劣影響。他提倡科學家要有一種懷疑主義精神,贊成把時間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不是迷信于權威,他說:“有人把真理稱作時間之女,而不說是權威之女,這是很對的。”[12]62

      另外,培根還關注科學知識的應用,關注政治與知識之間的關系。培根特別堅持認為只有將知識制度化,置于國家政治的中心,近代人才能真正超過古人。在培根看來,知識與權力有關。他所倡導的新科學并非純粹的追求真理,而是特別注重知識的實用價值,[2]132注重將知識與國家權力機構結合在一起,為科學的發(fā)展尋求政治庇護。

      三、“所羅門宮”與培根的學術管理思想

      培根去世以后,他的私人牧師兼實驗觀察助手威廉·羅利(William Rawley, 1588-1667)成為培根的第一位傳記作家和手稿管理人。他在培根去世一年后出版了《新大西島》(NewAtlantis,1627),雖然這是一部培根尚未完成的著作,但是該著作中的“所羅門宮”(Salomon’s House)卻是培根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學術管理機構,將科學與國家管理機構結合在一起的想象生動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

      在《新大西島》這部科學烏托邦幻想小說中,培根把對理想國度的描述放在大海中的一座島嶼本色列上,島國本色列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人們的生活井然有序,和諧完美,令人心馳神往。在這座理想城市中,領袖是基督徒,基督教負責調節(jié)人們內心信仰的和諧,并且在本色列,人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有等級之分,各等級和職位的教徒各司其職,促進社會的發(fā)展,維護社會的和諧,和諧社會是本色列居民和諧內心的反映;同時,基督教信仰維系著本色列這一島國的倫理道德觀念,為本色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掌控正確的方向。在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一切科學實驗的進行與否都由所羅門之宮來確定,以確??茖W試驗的安全性與道德維度。

      “所羅門宮”雖然具有科學烏托邦的性質,但是,英國17世紀的培根主義者們卻以此作為他們奮斗的目標,按照約翰·伊夫林(John Evelyn)的說法,倫敦皇家學會的成立“完全參照了所羅門宮的設計”[13]。托馬斯·斯普拉特(Thomas Sprat)的著作《倫敦皇家學會史》(HistoryoftheRoyalSocietyofLondon)認為皇家學會將培根看作是其創(chuàng)始人,其目的就是要將培根的想法付諸實踐。在該書的導入詩歌中,亞伯拉罕·考利(Abraham Cowley)把培根描繪為近代摩西(“l(fā)atter-day Mosses”),說:“我們的先輩徘徊在∕錯誤的崎嶇道路上∕像先前的希伯來人∕曾經在荒漠中迷失∕培根,如同摩西,終于引領我們∕穿過這貧瘠的荒野∕到達這福澤的應許之地∕的邊防站,從雄偉的智慧山頂峰∕找到它,把它展示給我們?!盵14]B2

      斯蒂文·馬修(Steven Matthews)把斯普拉特的著作與培根的自然哲學思想和宗教思想進行了比較,指出這二者之間存在很多共同點。在斯普拉特看來:“因為掌握一點點自然知識,人們就會變成無神論者,但是在掌握大量自然知識之后,人們就會回歸堅定的宗教思想?!盵14]351馬修認為斯普拉特的這一觀點具有明顯的培根主義色彩,因為培根的自然哲學本身也是一種宗教形式,認為宗教與自然哲學之間沒有矛盾。[15]135另外,與培根一樣,斯普拉特也認為先前認識上存在的錯誤使得英國正在經歷宗教與自然哲學方面的雙重改革:“我將對此做進一步論述,英國教會不僅在理性時代的影響中安全可靠,而且在知識進步、顛覆關于自然的陳舊觀念以及引入新的推理方法的過程中也安全可靠。當我們注意到皇家學會目前的構思與英國教會在其發(fā)展初期的構思一致時,這一點尤為明顯。這兩個機構都聲稱‘改革’,只是其中一個與宗教有關,另一個致力于哲學。為實現(xiàn)改革這一目標,二者采用相似路徑;他們都繞過迂腐的古代文本,而直接探尋源頭用于教益,一個以《圣經》經文為基準,另一個則以巨大的‘自然之書’為根本?!盵14]362-363

      馬修認為有資料證明培根的神學體系對皇家學會的護教傳統(tǒng)產生了特別影響。他認為培根傳統(tǒng)不僅體現(xiàn)在斯普拉特的作品中,而且在傳承過程中,歷經改造與變形,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15]136

      道格拉斯·布什(Douglas Bush)也認為皇家學會的成立是培根思想在17世紀產生重要影響的表現(xiàn)。他發(fā)現(xiàn)早在大約內戰(zhàn)期間的1645年,一些專業(yè)科學家在當時最著名的位于倫敦的高等教育機構格雷山姆學院(Gresham College)多次召開會議。雖然學術重心曾經因為戰(zhàn)爭轉移到牛津大學,但在1660年,該組織又轉回到倫敦,并于1662年年底,在查爾斯二世的批準下正式成立,將名稱確定為“皇家學會”。包括約翰·威爾金斯(John Wilkins)、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喬納森·戈達德(Jonathan Goddard)等在內的10名最初主要成員都是溫和的清教徒和國會議員,他們將培根視作精神領袖。[16]283-284威爾金斯的第一部著作論述月球是有人居住的星球,該書前言曾兩次提到維魯拉姆男爵培根是挑戰(zhàn)古代權威的勇士。[16]284-285這些科學家的雙重身份表明,在早期現(xiàn)代時期,英國自然哲學的發(fā)展就與政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不可避免地貼上了政治標簽,并在國家權力機構認可的情況下,得以健康正常發(fā)展。馬庫·佩爾托寧(Markku Peltonen)同樣也認為,培根不僅重視科學,也重視對學術發(fā)展提供支持的政治的重要性。[17]292

      威廉·林奇(William T. Lynch)也認為倫敦皇家學會的成立,不僅是培根思想在17世紀產生影響的重要表現(xiàn),而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他對培根的認識與上述學者不同,上述學者重視的是培根的科學研究方法,是從方法論的角度出發(fā),而他看重的是培根科學的預言作用,把培根看作是“科學先知”(“a prophet of science”)。[13]2

      四、培根自然哲學的人文理念:“要支配自然,就必須服從自然”

      與柏拉圖“洞穴幻象”式的抽象哲學相比,培根的自然哲學更直接、更具體。在《新工具》序言中,培根強調要以感官知覺作為人類認識事物本質的起點,心靈認知起輔助作用,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除在該書開端提出自己的哲學觀點以外,在該書的主體部分,培根列舉出他對光、物質以及運動等科學問題的看法。他通過做實驗以及批判他人,提出自己的科學認知,雖然有一些內容在今日看來,完全經不起檢驗,但是,他的大部分科學觀點,尤其是他對待獲取知識的方法的論述,在當時具有劃時代意義,完全走在了時代前列。培根的實驗科學不僅在英國本土受到贊頌,而且也受到歐洲大陸從笛卡爾(Descartes)、梅森(Mersenne)、伽桑迪(Gassendi)到惠更斯(Huygens)、萊布尼茨(Leibniz)和維柯(Vico)等思想家與科學家的贊揚。[16]283艾利斯(Robert P. Ellis)認為培根探究自然的方式與他對自然的看法,在400年前無人能及,即使在當今,仍然具有前瞻性。[6]6

      在《新工具》第一章第一小節(jié),培根就對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定位,他說:“人作為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釋者,他所能做、所懂的只是如他在事實中或思想中對自然進程所已觀察到的那樣多,也僅僅那樣多:在此以外,他是既無所知,亦不能有所作為?!盵12]7人類“要支配自然,就必須服從自然”[12]8。

      在探究大自然的過程中,培根既尊重自然,又尊重人類。例如,在《林木篇》(SylvaSylvarum, 1664)中,培根認為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能夠對人類靈魂的成長產生影響。他說,“寶石之華美使其具有美好的靈魂:于是乎與人類的靈魂產生共鳴,使其舒適愉悅?!盵18]大自然因為人的存在而存在,大自然的美好是為了提升人類的靈魂。在他看來,自然僅僅是知識的一個方面。

      17世紀英國復雜多變的社會語境為培根自然哲學的傳承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土壤,不同教派對培根的自然哲學思想的認知也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培根以自然界的實際存在物為研究對象,先將宗教從知識中剝離,然后,在探究知識的應用價值時,再把科學研究同物品的實際應用價值結合在一起,考慮到人的因素。因此,在17世紀,培根的自然哲學常被解讀為實踐術語。[16]21

      培根注重學以致用的思想,受到17世紀英國清教徒的推崇。道格拉斯·布什將17世紀中后期的清教主義與培根的自然哲學思想進行了比較,指出逐漸強大起來的清教徒中產階級,無論博學與否,都自然而然地生發(fā)出一種沖動,要用現(xiàn)代的、具體的、流行的、有用的研究去替代古代的、抽象的、做作的,甚至“無用的”研究。他們的口號是“大眾利益”(the public good),即主張科學與虔誠的結合。[16]21而這一時期的牧師們也紛紛站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威廉·佩蒂(William Petty)把自己與“真正的學術”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國教牧師約翰·杜里(John Dury)也強調說,他學習希伯來語、拉丁語和希臘語的目的是將他們作為掌握實用科學和道德哲學的鑰匙,與其他無關。[16]21因此,可以說17世紀中后期的清教徒中產階級繼承了培根的科學研究以及實用主義思想:對傳統(tǒng)權威與無用知識的厭倦、自覺的批判與實證精神、行動而非冥想的典范、在堅信上帝與其創(chuàng)造物宗教內涵的基礎上堅持實用、進步與改革。[16]284

      五、結論

      培根,這位英國科學家、哲學家與政治家,不僅生前在英國政壇與科學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對后世影響深遠。他以哲學家和政客的雙重身份倡導學術改革,在他看來,學術的進步與發(fā)展要以政治權力為依托進行。在文藝復興、重視古典文化的時代,培根沖破人們尊奉古代圣賢的思想潮流,提出要從實驗中獲得科學知識、推進學術發(fā)展的方法,可以說其科學技術發(fā)展思想突破了時代的局限,具有明顯的理性主義色彩,預示著英國啟蒙時代的到來。然而,培根的思想依然受時代所限,深深打上了時代烙印。受17世紀英國社會基督教文化背景的影響,在他提出的學術管理機構“所羅門宮”的管理理念中,基督教被賦予政治職能,對科學技術的倫理價值做出判斷和干預。因此,在培根的政治視域中,基督教與人文理念同樣也是兩個重要因素?;浇痰牡赖聜惱砟軌驗榭茖W技術的發(fā)展掌控方向,而人類在探究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過程中,只有服從自然,才有探究自然并取得進步與長遠發(fā)展的可能性。培根對科學真理的探究與文化情懷使他的思想打破科學與文化以及政治之間的界限,在國家各個重要領域之間建立起連接。

      [1]William Hepworth Dixon. The Story of Lord Bacon’s Life[M]. London: John Murray,1862:483.

      [2]Jason Scott-Warren. Early Modern English Literature[M]. Cambridge: Polity Press,2005.

      [3]R. F. Jonson. The Bac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C]//Brian Vickers. Essential Articles for the Study of Francis Bacon. Hamden: Archon Books,1968:5.

      [4]Markku Peltonen. Introduction[C]//Markku Peltone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ac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5]周林東.培根名言“知識就是力量”三解——兼論弗蘭西斯·培根的宗教觀對其知識觀的影響[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39-46.

      [6]Robert P. Ellis. Francis Bacon: The Double-Edged Life of the Philosopher and Statesman[M]. Jefferson: McFarland & Company, Inc.,2015.

      [7]Mark McCloskey & Paul R. Murphy. The Latin Poetry of George Herbert[M]. Athens: Ohio University Press,1965:169.

      [8]Francis Bacon.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M]. Dodo Press,2006.

      [9]Mark Breitenberg. Anxious Masculinity in Early Modern Englan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75.

      [10]Wikipedia, Works by Francis Bacon[OL]. [2016-04-0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rks_by_Francis_Bacon#cite_note-The_Great_Instauration-3.

      [11]Mary Hesse. Francis Bacon’s Philosophy of Science [C]// Brian Vickers. Essential Articles for the Study of Francis Bacon . Hamden: Archon Books,1968:115.

      [12]培根.新工具[M].許寶骙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13]William T. Lynch. Solomon’s Child: Method in the Early Royal Society of London[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46.

      [14]Thomas Sprat. The History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the Improving of Natural Knowledge[M]. London: Printed by T. R. for J. Martyn at the Bell without Temple-bar, and J. Allestry at the Rose and Crown in Duck-lane, Printers to the Royal Society,1667.

      [15]Steven Matthews. Theology and Science in the Thought of Francis Bacon[M]. Aldershot: Ashgate,2008.

      [16]Douglas Bush.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Earlier Seventeenth Century 1600-1660, Second edi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17]Markku Peltonen. Bacon’s Political Philosophy [C] // Markku Peltone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ac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8]Francis Bacon. The Works of Francis Bacon Volume V[M]. ed. by James Spedding, Robert Leslie Ellis and Douglas Denon Heath,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and Company,1858:147.

      Abstract:The 17th-century English essayist and philosopher Francis Bacon is said to be “the real father of English materialism and experimental science of modern times in general”. He expresses his doubts about the ancients’ research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his own knowledge reform thoughts inTheAdvancementofLearning. He thinks learning reform needs the support of state politics, which is especially shown in his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institution “Solomon’s House”. According to Bacon, time is the only measure to judge truth, and in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exploring of Nature, Nature can only be conquered by human being’s obedience to it. Only in this way, will Nature serve the people better.

      Keywords:Francis Bacon; knowledge reform; truth; academic institution; Nature

      (責任編輯張玲玲)

      OnBacon’s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RationalityandHumanism

      Wu 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I109.31

      A

      1008-293X(2017)04-0105-06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7.04.016

      2017-05-08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文化觀念流變中的英國文學典籍研究”(12&ZD172)

      吳 虹(1978- ),女,滿族,黑龍江雙城人,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早期現(xiàn)代英國文學。

      猜你喜歡
      培根學術科學
      蔬果們的七七八八
      知識窗(2021年6期)2021-10-07 01:31:00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fā)的學術思考
      中國博物館(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火腿培根,吃還是不吃?
      英語學習(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科學
      開封后的培根該如何保存?
      食品與健康(2015年5期)2015-09-10 07:22:44
      科學拔牙
      百貨們的囧事
      視野(2014年4期)2014-02-13 13:05:29
      學術
      襄樊市| 吴桥县| 五寨县| 瓮安县| 平凉市| 普兰店市| 旬阳县| 忻州市| 雷波县| 青州市| 陵川县| 明溪县| 芷江| 泰兴市| 民丰县| 冀州市| 洮南市| 衢州市| 六安市| 大连市| 永州市| 文化| 海门市| 治县。| 洛隆县| 忻州市| 浏阳市| 拉萨市| 辽阳县| 望奎县| 镇巴县| 高清| 安乡县| 开封市| 铜鼓县| 章丘市| 彰化县| 乌鲁木齐县| 九台市| 金平|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