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姣
(欽州學院 廣西欽州 535011)
基于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教學設計分析*
楊小姣
(欽州學院 廣西欽州 535011)
隨著應用型本科院校試點的開展,越來越強調理論結合實踐,注重培養(yǎng)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能將理論應用到實際的應用型人才。欽州學院作為教育部首批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聯(lián)盟單位,要打破人才培養(yǎng)的傳統(tǒng)模式,培養(yǎng)社會需求的實用人才。本文從我國會計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實操能力出發(fā),研究欽州學院在對本科學生培養(yǎng)中開設的《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這些問題,以便提出相應的教學設計對策,為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課程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和現(xiàn)實依據。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教學設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不斷優(yōu)化高等教育結構,優(yōu)化學科專業(yè)、類型、層次結構,促進多學科交叉和融合。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規(guī)?!薄_@是國家層面第一次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寫入正式文件。而欽州學院是廣西沿海地區(qū)一所多科性應用型高校,作為教育部首批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聯(lián)盟單位,必須對人才培養(yǎng)方案作出調整,培養(yǎng)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還要有運用科學理論知識和方法的綜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的學生。
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擬訂中,課程的設置尤為重要。為了加快向應用型大學轉型,學校將持續(xù)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并不斷優(yōu)化各個專業(yè)模塊化教學內容。2016年欽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對財務管理專業(yè)開設《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這門課程。而《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這門課程以往主要在高職高專院校開設。因此,這門課程在本科的教學方法及教材等很不完善,在課程的教學過程及教學用書方面還處于一個不斷摸索和總結的階段。由此,探究《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以欽州學院財務管理13級(共67人)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欽州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這門課程教學中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對課程的認識不足
財務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平常主要學習會計和財務管理類相關課程,即便實訓課,也主要是會計手工作賬、會計分崗實訓和會計綜合實訓等。他們已分別學習了Excel與財務管理這兩門課,且大部分人覺得是兩門不相關的課程。很多學生認為沒必要再開設《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這門課程,他們對這門課程也沒有興趣。其實《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是把兩門課程有機結合,通過理論與操作的結合提高學生應用Excel軟件解決和分析財務管理相關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迅速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
(二)對Excel軟件的應用不熟練
本門課程要求教師和學生具備嫻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該門課程主要由財經類專業(yè)教師講授,但他們缺乏計算機相關知識,很難將Excel靈活應用。而學生在學計算機基礎時,只學習了Excel的簡單知識,沒有針對性,操作不熟練,且平時應用Excel也只是處理一些簡單表格。
(三)缺乏對已學知識的鞏固
學習本門課程之前學生已經學過Excel和財務管理相關課程,由于間隔一段時間,部分學生對已學課程有所遺忘,甚至有些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致使學本門課程時,還需要對已學內容進行復習鞏固。
(四)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較弱
本科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則較少,常常在期末前兩周集中實訓,導致理論知識與實踐不能及時結合,致使教學效果不佳,學生也難以快速掌握所學內容。
(五)教學方法單一
本門課程目前按章節(jié)順序授課,屬于填鴨式的教育方式。由于本門課程與《財務管理》有較多重復內容,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本門課程實踐應用的特點。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欽州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課程教學實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課程教學進行設計,以期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理論解析結合例證的一體化教學法
《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課程中涉及到許多函數(shù)的使用,而在學習函數(shù)時學生常常死記硬背公式而不得其解,更不會活學活用。為了更好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采用理論解析結合例證的一體化講授方法對Excel函數(shù)進行授課。
例證中的案例往往選用教學案例,對抽象理論進行輔助性理解,而常常選用實際案例作為實踐教學法中的案例,選取這些案例應符合以下標準:
1.難度適宜標準。實踐案例應控制適宜的難度,且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2.現(xiàn)實性標準。應選取工作中出現(xiàn)的常見且比較有特點的案例,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研究性標準。具有多元解決方案的研究性實例,可增強學生從提出、分析到解決問題的興趣,從而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提升他們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導向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
導向教學法,是一套設置情境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理論教學中,往往按知識點逐項講授,缺乏邏輯性、關聯(lián)性及系統(tǒng)性,學生難以將知識有機整合,形成系統(tǒng)化。而導向教學法可以將繁雜的、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形成不同的“問題”或主題,從而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講授,有利于學生對繁雜的知識全面、系統(tǒng)的理解并付諸實踐。教學中,可先通過多媒體工具引入一個實際的工作案例,并給出一個樣表作為學習任務,學生分組思考、討論并完成任務,之后再講解實例中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和具體操作步驟。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
(三)項目教學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項目化教學模式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完成從收集資料、數(shù)據建模、案例分析整個真實項目。學生從中熟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要求,完成真正的實踐操作,不僅能切實提高財務分析、處理能力,而且能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綜上所述,《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是一門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強調實踐操作過程,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既學到了知識與技能,也培養(yǎng)了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教、學、做、用”相結合。不斷增強學生在會計中使用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1]吳中江,王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趙文偉.情境教學法在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農機,2015;(5):116-117.
[3]饒英華.結合教學法在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yè)教學中的運用[J].商貿人才,2016;(2):190-194.
[4]劉斌,黃浩.基于工作過程的《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課程設計[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6):154-155.
[5]楊小燕,廖清遠.《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項目化教學改革研究——基于世界大學城[J].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6;(2):183-184.
[6]劉斌,黃浩.《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課程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與研究[J].教法研究,2012;(11):61-63.
G64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5.021
2014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任務驅動法下會計綜合實訓模式的構建與實踐”(2014JGA238)。
楊小姣(1989-),女,廣西桂林人,助教,從事會計、財務管理方面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