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V”結構用法初探

      2017-04-13 17:03:27
      關鍵詞:句法現(xiàn)代漢語語法

      周 潔

      (安徽大學 文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語言與文學

      “一+V”結構用法初探

      周 潔

      (安徽大學 文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9)

      關于“一+V”問題的探討,一直是學術界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旨在總結歸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找出分歧,得出自己的看法。在明確了“一+V”結構的一般性句法功能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該結構的語法意義,進而探索出影響該結構出現(xiàn)的一些可能性因素。

      一+V;句法功能;語法意義;影響因素

      一、引言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一+V”結構作為研究對象,這種結構是由“一”后面加上動詞性成分形成的。如:“往那兒一坐”中的“一坐”,“不由得一愣”中的“一愣”。本文首先會在歸納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探究該結構一般性的句法功能,進而分析該結構的語法意義,探索出影響該結構的一些可能性因素。

      (二)研究方法

      1.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相結合

      針對“一+V”結構的微觀分析固然重要,但是宏觀的勾勒也必不可少,否則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本文在對“一+V”結構的語法意義問題做詳細的微觀分析時,也要對影響其發(fā)展的一些可能因素作出總體勾勒與宏觀概括,兼顧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加強討論的系統(tǒng)性與關聯(lián)性。只有這樣,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更加透徹。

      2.描寫與解釋相結合

      對“一+V”結構的研究,不僅要說明其一般性的句法功能及其語法意義,還要力圖探索影響其發(fā)展的可能性因素,并加以解釋。

      (三)研究現(xiàn)狀

      王力先生、呂叔湘先生都曾經研究過動詞前的“一”,詹開第先生還專門研究過“一+V”的基本意義。歸納這些學者的觀點,“一+V”的語法意義是:①表示動作、變化突然出現(xiàn)或者是徹底的,或是短暫的;②經過具有①特征的動作后達到了某種程度,或者某種結果,或者緊接著出現(xiàn)了另一種動作或情況。

      蘇聯(lián)的華西列夫和舒茨基認為動詞前的“一”表示“一次體”。雅洪托夫則把“一”看作是“瞬間過去時”的標記。至于雅洪托夫的這一觀點,筆者持保留態(tài)度。筆者認為,“瞬間”一詞在有些情況下,難以描摹動作的情狀?!斑^去時”的這一說法,也不太符合語句所體現(xiàn)出來的語法時態(tài),例如:

      他一回來就趕緊寫作業(yè)了,一會兒就寫好了。

      上例中的“一回來”、“一會兒”很難界定時間的長短,并不能算是瞬間動作。而且,很明顯的是,該句的主要時態(tài)是一般現(xiàn)在時,而不是過去時。

      除此之外,汪化云認為動詞前的“一”是時態(tài)副詞,隱含著“實現(xiàn)”的意義。殷志平則認為“一”是起始點的標記(這一說法后來被否定,這里不加以贅述)。李宇明指出“一+V”的結構,本身具有完成體的性質,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推翻了殷志平關于該結構的“起始點”的說法。

      總而言之,學術界關于“一+V”結構的研究紛繁復雜。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歸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究其語法意義,把“一”的語義和語用功能結合起來,進行研究。

      二、從句法位置看“一+V”結構①

      (一)處于先行句位置的“一+V”結構

      先行句是指在復句中,“一+V”結構處于前一個分句的位置。

      (1)我們一到,他就走了。

      (2)我們一問,才知道他出了事。

      (3)往四周一望,這里都是花。

      (4)我掉頭一看,看見一條小狗正撲向那只受傷的麻雀。

      (5)那個小孩猛地一跳,跳到了臺階上。

      從以上幾個例子可以看出,處于先行句位置的“一+V”結構,V總是習慣于使用單音節(jié)詞。筆者認為若是使用雙音節(jié)詞,往往會形成“一……就”的句式,而該種句式與“一+V”結構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在“一……就”格式中,“一”是用作連詞的,表示條件,與表示充分條件的連詞“只要”作用相當。②請看例子:“他只要一努力,學習就會進步”。

      此外,處于先行句位置的“一+V”結構,往往表達的是,經過短暫的時間或動作,而達到某種狀態(tài)或結果。

      (二)處于后置句位置的“一+V”結構

      這里的后置句是指復句中的后一分句,在這里僅是筆者自己為方便行文的叫法,不具有代表性。

      (6)看到他寫給我的信,我不由得一愣。

      (7)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后,我心中一驚。

      (8)平白無故得了個大便宜,不由得心中一喜。

      (9)看到桌子上的獎學金證書,眼前不禁一亮。

      (10)說說最容易,只需要上下嘴皮子一動。

      從以上幾個例子可以看出,處于后置句位置的“一+V”結構,V往往會是表心理活動的動詞或者瞬間行為動詞。“一愣”、“一驚”、“一喜”都是心理活動動詞,而“一亮”、“一動”都是瞬間行為動詞。這種情況下的“一+V”結構,想要傳達的是,某種結果或狀態(tài)是突然發(fā)生的,強調瞬間性。

      (三)處于中間句位置的“一+V”結構

      “中間句”說法產生的前提在于,復句包含三個分句,而“一+V”結構處于中間一個分句的位置。

      (11)我拿起電話,一聽是他,就劈頭蓋臉地把他罵了一頓。

      (12)家里已經幾天沒有米下鍋了,她心一橫,把四丫頭送人了。

      (13)他見到車禍現(xiàn)場的場面,嚇得渾身一軟,癱坐在地上。

      (14)這次的事情事關重大,一走漏消息,大家都得完蛋。

      (15)她突然之間臉腫了,醫(yī)生一查,原來是敷黃瓜搞的。

      從例句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處于中間句位置的“一+V”結構一般有兩種語法功能:一是承接先行句,是先行句導致了中間句“一+V”格式的產生,如例(13)。一是引出后置句,是“一+V”結構的存在,才導致了后置句的結果或狀態(tài)。如例(11)、(12)、(14)、(15)。

      (四)固定結構中的“一+V”結構

      固定結構中的“一+V”結構,主要存在于四字成語中。

      (16)講座結束后,大家一哄而散。

      (17)學習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18)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之后,我們的精神不禁為之一振。

      三、“一+V”結構的語法意義

      (一)“一+V”表示動量少

      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指出,“在唐以前,除了‘兩次’的意思用‘再’之外,關于行為的稱數,一律用數目字加在動詞的前面”。換句話說,現(xiàn)代漢語中用在動詞前的“一”,實際上是古漢語中在動詞前加數字表達動量意義用法的延續(xù)。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一+V”結構中的“一”表示一種動量成分,強調動作、行為發(fā)生了一次或者某種狀態(tài)變化發(fā)生了一次。按照殷志平先生的說法,“一V”可以看做是“V了一下”或者“V了一次”。

      (19)他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

      (20)我轉念一想,不太對。

      例(19)中的“一動不動”中的“一動”就是“動了一下”、“動了一次”的意思。例(20)中的“轉念一想”中的“一想”就是“想了一下”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一+V”結構的確可以表達動量少的意義,它在這里主要是強調某個動作在某個時間段里面只發(fā)生了一次,或者強調說話者主觀上認為的動作的一次性。

      (二)“一+V”結構表示動作變化的瞬間性

      這里的“瞬間性”是指動作變化的快速、快捷,與雅洪托夫提出的“瞬間過去時”的觀點是不同的。王力先生和呂叔湘先生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的“一”,往往具有“突然”的意思。華玉明等人認為,“一”用在動詞前邊,表示動作行為瞬間出現(xiàn),與形容詞“突然”、“迅速”相當。

      (21)她忽然心一橫,準備把什么都揭穿。

      (22)他頭一揚,什么話都不說就走了。

      例(21)中的“心一橫”、“頭一揚”都強調動作行為在很短的時間里突然、迅速地發(fā)生。

      (三)“一+V”結構可獨立表示動作的瞬間實現(xiàn)

      陳光等人認為,“一+V”結構可以獨立表示動作行為的瞬間實現(xiàn),并且這種實現(xiàn)不受后一分句有無的影響。

      (23)他看見車禍現(xiàn)場的血腥場面,心中一驚。

      (24)他看見車禍現(xiàn)場的血腥場面,心中一驚,趕緊打了120。

      例(23)中,“心中一驚”后面沒有分句,但“一驚”完全可以獨立表示動作的實現(xiàn)態(tài),語義是完整的。例(24)中,“心中一驚”后面有分句“趕緊打了120”,此時語義也是完整的。按照陳光先生的說法,例(23)是無后續(xù)時間、可結句的“一V”。

      四、結語

      經過上文對不同句法位置的“一+V”結構的探討研究,以及對其語法意義的總結歸納。筆者認為影響“一+V”結構出現(xiàn)的可能性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口語因素。因為“一+V”結構大量存在于我們的口語書面材料(如:相聲、評書)之中,在《世說新語》、《金瓶梅》等白話文作品中,大量存在著這種說法。

      此外,影響“一+V”結構出現(xiàn)的其他因素還有體裁與內容因素,這種結構一般會出現(xiàn)在敘述體的文章之中。

      至于對“一+V”結構的研究,我們要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入,進一步探索研究。

      注:

      ①以句法位置的不同來研究“一+V”的方法,主要是借鑒張俐的期刊論文《“一+V”的語義分析》。

      ②對于“一……就”用法的研究,可以參看華玉明、黃艷梅的論文《現(xiàn)代漢語中“一”的用法》。

      [1]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2015.

      [2]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3]高名凱.漢語語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4]華玉明,黃艷梅.現(xiàn)代漢語中“一”的用法[J].邵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1):53-56.

      [5]殷志平.動詞前成分“一”的探討[J].中國語文,1999(2):116-121.

      [6]張俐.“一+V”的語義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91-92.

      [7]陳光.準形態(tài)詞“一”和現(xiàn)代漢語的瞬時體.語言教學和研究,2003(5).

      [8]葉玉純.論“一V”結構[D].吉林:吉林大學文學院,2007.

      [9]高詩云.論清末明初以來的“一+VP”結構[D].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13.

      [10]華玉明.動詞前表程度修飾的“一”[J].語文月刊,1992(2).

      (責任編輯:孫建華)

      The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一+V"

      ZHOU Jie

      (TheFaculty of Arts of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problems about "yi + V",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academic research proble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find out their differences and draw their own views. This article is on the basis of a clear aware of the general syntax function of "yi + V" structure,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an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ructure of some possibilities.

      "yi+V"; syntactic function; grammatical meaning; influential factor

      2016-09-10

      周潔(1992- ),女,安徽滁州人,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H043

      A

      1671-4385(2017)03-0077-03

      猜你喜歡
      句法現(xiàn)代漢語語法
      句法與句意(外一篇)
      中華詩詞(2021年3期)2021-12-31 08:07:22
      述謂結構與英語句法配置
      “楞”“愣”關系及“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地位
      跟蹤導練(二)4
      KEYS
      句法二題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詩詞聯(lián)句句法梳理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Keys
      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
      Book 5 Unit 1~Unit 3語法鞏固練習
      宾阳县| 泗阳县| 秦皇岛市| 云浮市| 定远县| 六安市| 耒阳市| 德阳市| 黄大仙区| 新巴尔虎右旗| 泌阳县| 望江县| 定襄县| 郓城县| 大竹县| 沙湾县| 普宁市| 西吉县| 广汉市| 北京市| 泉州市| 米林县| 丁青县| 蕉岭县| 温宿县| 乌苏市| 喀喇| 从化市| 汶川县| 重庆市| 乌鲁木齐市| 海城市| 越西县| 汨罗市| 确山县| 犍为县| 尖扎县| 蒙城县| 电白县| 兴隆县|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