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璇
最近,突然對時間管理重視起來了。在網(wǎng)上看了一兩節(jié)時間管理的網(wǎng)課,頗有收益,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保持對時間花費的覺醒。他們介紹了一種工具,叫Mr time,是記錄自己當(dāng)天的時間主要花在哪兒的。
我興沖沖地去下載了,也想了解自己一天的時間主要怎么花費的。
于是,開始記錄:吃飯的時候、做家務(wù)的時候、看書的時候、寫文章的時候……這個軟件里的秒表開始翻飛起來,我的感覺開始不一樣起來,好像墜入到一個微觀的世界里:
陽光一縷一縷地收去了它的光芒。
黑夜的墨水一滴一滴地點染天空。
花朵一點一點地開放,顏色次第深濃起來。
耳邊的風(fēng)聲呼呼而來,攜著分秒又呼呼而去。
我甚至感覺到,在吃飯的時候、做家務(wù)的時候、看書的時候,總感覺到一個叫做“今天”的人就坐在我旁邊,并且以分秒的速度成長,然后老去。
我的心開始禁不住地悲愴起來。我感覺到清晨時分的他,還是一個肌膚嬌嫩的小兒,可愛地咿呀著;漸漸地,會說話了,奔跑的腳步聲響遍大街小巷了;一會兒的工夫,長成英俊少年郎了;快到中午時分時,已然換了容顏,成了可以娶妻生子的壯碩青年了,而滴答之間,又突然變成了一位年輕的爸爸;又在轉(zhuǎn)瞬的當(dāng)兒,眼角開始長出了皺紋,一條、兩條、三條,須臾之間,華發(fā)漸生,少頃,步履開始蹣跚;等待夜幕深濃時,呼吸已經(jīng)抽絲剝縷了,最終,在凌晨的前一秒鐘,停止了呼吸……
想到這,突然心痛。每一天的我們不也正是經(jīng)歷了這樣的代謝嗎?而這樣的代謝,最終會實實在在地停止在某一天里。
我知道有一種手機軟件,可以給自己的生命做倒計時,給自己假設(shè)一個大限,然后從這一秒開始倒計時。天!如果時時去覺察這每一秒,這每一秒是否都和著血淚,帶著錐心之痛?這樣太悲愴了,我們也許不必這樣時時提醒自己生命的倒計時,況且,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大限在哪一天,這樣的倒計時也根本不準確。
然而保持對時間的覺醒,這是必要的。覺知到時間的一秒秒、一分分、一刻刻、一天天地逝去,這多少會刺激我們心里的痛感,但也正是這痛感,讓我們開始呵護自己的分秒、呵護自己的生命。
豐子愷寫過一篇文章,叫《漸》。他說人們能安然度過人生各個階段,從年幼到衰老,從順境到逆境,要拜漸所助:倘若一夕變老、一夕跌入谷底,那種強烈的反差讓人如何接受得了?但有了“漸”就不一樣了,時間漸漸流逝,人在不知不覺之間變老、變?nèi)?,除了猛然驚醒喟嘆一番、心痛一番外,平常日子依然可以不驚不擾地循著往日的軌跡走下去。
漸,讓人忽視了時間的存在,以為日子可以永恒地流淌下去。人類受盡這“漸”的欺騙,以為生之無涯,于是錙銖必較、蝸牛角上爭奪不休,徒耗精力,這是對時間的巨大浪費??!豐子愷先生提醒我們不要為“漸”所迷,不要為造物所欺,而應(yīng)把無限的時間收縮于方寸之心。然而,要達到這種境界,首先還是要保持對分秒的覺知、保持對時間的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