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逵年五歲,明惠過人。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而歸居焉,亦以貞明見稱。聞鄰中讀書,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
至年十歲,乃暗誦《六經(jīng)》①。姊謂逵曰:“吾家貧困,未嘗有教者入門,汝安知天下有《三墳》《五典》②而誦無遺句耶?”逵曰:“憶昔姊抱逵于籬間聽鄰家讀書今萬不遺一?!蹦藙兺ブ猩Fひ詾殡孩郏蝾}于扉屏,且誦且記,期年,經(jīng)文通遍。于閭里每有觀者,稱云振古無倫。門徒來學(xué),不遠(yuǎn)萬里,或襁負(fù)④子孫,舍于門側(cè),皆口授經(jīng)文。
(選自《拾遺記》)
【注釋】
①《六經(jīng)》:指儒家六種經(jīng)典著作。
②《三墳》《五典》:泛指古書。
③牒:供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④襁負(fù):用布帶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著。
【思考練習(xí)】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
(1)姊謂逵曰 ( )
(2)期年,經(jīng)文通遍 ( )
(3)或襁負(fù)子孫 (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汝安知天下有《三墳》《五典》而誦無遺句耶?
(2)于閭里每有觀者,稱云振古無倫。
3. 用“/”劃出下列句子停頓的地方。
憶昔姊抱逵于籬間聽鄰家讀書今萬不遺一。
4.文中畫線句子屬于什么描寫?有何表達(dá)效果?
5.你覺得賈逵成長為大儒的原因有哪些?
【參考譯文】
賈逵五歲的時候,就聰明過人。他的姐姐是韓瑤的妻子,因?yàn)槌黾抟院鬀]有生孩子,便被丈夫休棄后回到娘家來住,她也因?yàn)樨懝?jié)和聰明被人稱贊。聽到鄰家讀書,她每天早晚都抱著賈逵隔著籬笆墻去聽。賈逵安靜地聽著不說話,姐姐也因此感到高興。
到賈逵十歲時,就能背誦《六經(jīng)》了。姐姐問賈逵說:“咱們家貧窮,從沒有教書先生進(jìn)咱們家門,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墳》《五典》這些古書而且又能背誦得一句不漏呢?”賈逵回答說:“記得過去姐姐抱我在籬笆間,聽鄰居家里讀書,我至今還記得很清楚?!彼言褐猩涞钠兿聛?,用它當(dāng)紙來寫字,有時還把字寫在門扇和屏風(fēng)上,這樣一邊念一邊記,一年的工夫,經(jīng)書的文字便全部通曉了。在他家的街巷里,每當(dāng)人們看到他刻苦好學(xué),都稱贊他是亙古以來也無與倫比的。后來許多學(xué)生來向他求教,有的不以萬里為遠(yuǎn),有的背著孩子住到他的家門附近,賈逵就一一親口教授他們經(jīn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