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紅
【摘要】“對話”被認為是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保證、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重要體現(xiàn),是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實施的主要方式之一;為了更好促進“對話”在教學中的應用、促進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際,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對話”應用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并探索性提出應用策略與建議。
【關(guān)鍵詞】對話 小學數(shù)學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108-02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教師“說”的多、學生“說”的少,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缺少對話”。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參與,“對話教學”被認為是滿足上述要求、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有效方式;那么,什么是“對話教學”?應用“對話”開展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具體如何應用“對話”開展教學?就成為當前迫切需要我們深入思考與探求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促進“對話”在教學中的應用、促進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際,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對話”應用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并探索性提出應用策略與建議。
一、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概述
1.“對話”教學的涵義
所謂“對話”教學,是指教學、學習的主體借助于有意義的“交流”探究、解決教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預設(shè)的、也可能是生成的),教師、學生則通過這樣的“交流”,達到更新知識認識、增進對方理解的目的及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過程。就“對話”教學的內(nèi)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對話”教學是教師、學生基于教材文本知識探索的“地位平等”教學;第二,“對話”教學是融入了教師、學生關(guān)于教材文本知識深入認識的“情感體驗”教學;第三,“對話”教學是教師、學生的心理、情感、智慧等獲得共同發(fā)展的教學。
2.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原則
(1)“對話”不是簡單的問答
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中的師生、生生及與教材文本的“對話”,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相互之間的問題、對答,教學中很多師生、生生之間的問答及教師、學生與教材文本之間“對話”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對話”或者稱為“對話教學”。真正的“對話”教學應該蘊含了教師、學生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的認識、理解,蘊含了師生豐富的學習體驗及情感,是師生相互之間敞開心扉的傾聽和表達,且這種傾聽、表達“對話”中蘊含著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欣賞與評價。
(2)“對話”并不是越多越好
“對話”教學不論是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還是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其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服務。所以詳,在應用“對話”開展教學前,應該首先要明確應用目的,并不是教學過程中“對話”應用的越多越好,更不能為了應用而應用;在保證了“應用對話開展教學更好”、明確了應用目的后,再決定應用“對話”開展教學;堅決避免“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濫用”。
(3)“對話”目的不是達成共識
在小學數(shù)學教中應用“對話”教學,決不是了為了“消除異己”、達成共識,這不符合新一輪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要求,應用“對話”開展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對話”是為了更好實現(xiàn)教師、學生之間的溝通,使教師更及時、深入的了解學生,進而適時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思考、探索、發(fā)展。
二、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應用策略與建議
1.提高教師與學生“對話”的有效性
教師與學生“對話”存在于課堂教學中由來已久,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對話”更多體現(xiàn)為教師的“施舍”、“贈予”,而不是一種基于平等理念的對話、交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及效率的提高;以平等理念為指導,基于教師與學生個人真實情感和體驗的、發(fā)自內(nèi)心“對話教學”的出現(xiàn)與應用,使我們徹底改變上述現(xiàn)狀成為可能。我們應該借機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演“獨角戲”的狀態(tài),促進小學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及效率的提高。
2.鼓勵與更多開展學生之間“對話”
與教師與學生“對話”相比,學生之間的“對話”更能促進個體思維發(fā)展;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教師的刻意參與,學生可以徹底放下“拘謹”,在相對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自主、大膽的進行探索、表達;學生與學生“對話”過程中,學生不再自我封閉,而是主動的進行思考、質(zhì)疑,極大促進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內(nèi)化,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因此,在開展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時,我們對其不應該有所畏懼,而應該大膽的鼓勵學生、更多開展學生之間的“對話”。
3.提高教師與教材文本“對話”水平
教材文本是一切教學開展的基礎(chǔ),教師與教材文本之間的“對話”自然也就成為“對話教學”的重要根基。教師與教材文本的“對話”,我們可以理解為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備課”,備課對教學的影響不言而喻。為了切實提高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的水平,必須提高教師與教材文本的“對話”水平;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文本,認真的與教材文本進行“對話”,在“對話”中提高自己的知識與認知水平、形成自己真實的體驗與情感,應用到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中。
4.加強學生與教材文本“對話”指導
學生與教材文本的“對話”,較之于學生之間的“對話”可謂是同等重要,且前者是作為后者的基礎(chǔ)存在。學生與教材文本“對話”開展得好、收獲多,學生之間的“對話”就會開展得好、收獲多;反之亦然。因此,有必要加強學生與教材文本“對話”指導,切實提高學生與教材文本“對話”的水平;只有學生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入解讀,理解了教材文本所蘊含的知識內(nèi)容,有了真實體驗與深刻感悟后才能更好投入到“對話”中。
參考文獻:
[1]賴學亮.淺談小學數(shù)學對話式教學[J].求知導刊,2015,(22).
[2]陳惠芳.小學數(shù)學生態(tài)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5).
[3]鐘華俊.淺議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J].學周刊,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