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 山東 聊城 252004)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述評
袁影
(聊城大學山東聊城252004)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指的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進程或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總稱。近年來,學術界圍繞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法論的研究價值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哲學方法論、思想方法論、實踐方法論、學科方法論等問題展開研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深化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研究,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學科內涵。但學術界的研究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需要我們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加以克服和創(chuàng)新。
方法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理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是一種社會實踐,同時也是一門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所屬的二級學科。無論是作為一種實踐活動還是作為一門研究學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都離不開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因為科學的方法論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持續(xù)、快速而健康發(fā)展的可靠保證,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茁壯成長的重要前提。方法論的根本意義在于推進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突出問題而豐富自身理論體系, 其根本價值取向始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滿足人們的理論需要和現(xiàn)實利益訴求。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場偉大的改造中國社會的實踐活動,而越是偉大的實踐則越是需要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即“任何實踐活動的進行都有賴于一定的方法… …正確而科學的方法能夠保證實踐活動順利地進行…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科學而先進的方法論體系,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進行研究?!币簿褪钦f,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法論的重要來源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順利發(fā)展的根本保證。即“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實現(xiàn)中國化,是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在蘊含著兩個維度的思想方法,即宏觀維度的思想方法和微觀維度的思想方法?!蔽覀冋J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法論研究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法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但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的不斷發(fā)展而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無疑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而馬克思主義理論則既包括了科學的世界觀,同時也包括了科學的方法論。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國化的產物。有研究甚至表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法論的形成過程實質上就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中國化進程,即由于馬克思主義產生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它要為我所用,必然要經過一個中國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必然要經過一個將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同中國的具體革命實踐相結合,并將結合過程中所累積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進行對比、整合,從而逐步形成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較為完整和科學實用的方法論體系的過程。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固然內在地包含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國化所形成的方法論體系,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摸索出了一大批科學的方法論如“實證方法”、“調查研究方法”等,這些方法論有的同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中國化有直接的關聯(lián),有些則沒有,即完全是中國的獨創(chuàng),如“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革命政權的革命方法論。
哲學方法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法論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年來,學術界展開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哲學方法論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下幾種理論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方法論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方法論,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得益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的正確指導,具體表現(xiàn)為:依據(jù)徹底的唯物主義,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髓;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基礎;遵循理論源于實踐的原則,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路徑;貫徹為人民謀利益的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價值取向。第二種觀點則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方法論指的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思想方法,是一種在中國革命、改革及現(xiàn)代化建設實踐中逐步生成并以思想路線為內核的哲學方法論,這種觀點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方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社會實踐互化的中國共產黨的哲學思想方法。第三種觀點則強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方法論指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為此,我們應該把唯物史觀作為觀察中國命運的工具;把唯物史觀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化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方法;善于以唯物史觀為哲學依據(jù)制定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此外,還有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方法論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視域或創(chuàng)新視野等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對上述觀點作出如下評述: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盡管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哲學方法論的主要來源和指導依據(jù),但我們既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的所有哲學方法論都毫無條件地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方法論,也不能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方法論化約為唯物史觀;其次,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方法論確實是在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生成的哲學方法論,具有思想路線的實踐性品格,但我們不能因此將之簡化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
方法論的根本意義在于推進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突出問題而豐富自身理論體系,其根本價值取向始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滿足人們的理論需要和現(xiàn)實利益訴求。方法論科學性集中體現(xiàn)在與時俱進。在當代中國,“結合”前提下堅持與發(fā)展、繼承與創(chuàng)新,整體性研究和創(chuàng)新方法,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的方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文本文獻研究而提煉的經典方法等構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方法的主體框架。黨和學界,對理論創(chuàng)新方法論基本內涵、根本特征、實踐意義、價值訴求、歷史經驗以及體系建構和經典理論家理論創(chuàng)新方法論思想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和總結。
[1]莊嬋.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 2014:1.
[2]郭紅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方法的二維審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21- 25.
[3]周全華.理論形態(tài)論與學術范式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出現(xiàn)的兩種研究方法[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107- 112.
[4]楊新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方法探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2- 8.
[5]狄國忠.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方法[J].寧夏黨校學報,2009(5):55- 58.
[6]韓愛葉.毛澤東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三種主要方法[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8- 10.
[7]肖新發(fā).思想方法視域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3):271- 275.
[8]鄭又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思想方法審視[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5):74- 78.
[9]史家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方法的當代審視[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1(10):11- 14.
[10]徐松林.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方法[J].求實,2011(12):27- 29.
袁影(1993-),女,漢族,山東聊城,研究生,聊城大學,國際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