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稻作文化背景下的哈尼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

      2017-04-19 18:39:43張培學(xué)
      魅力中國 2016年20期
      關(guān)鍵詞:哈尼人扎扎栽秧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山區(qū),千百年來,他們的祖先以高度的智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一座座大山上開鑿梯田,興修水利,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梯田稻作文化。梯田是哈尼族生活的核心,稻作文化影響了哈尼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今天,我們還可以從哈尼族保留的節(jié)日習俗中窺見稻作文化的種種印記。

      哈尼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有一半以上和稻谷的種植有關(guān),如栽秧節(jié)、新米節(jié)、新谷酒節(jié)、黃飯節(jié)、苦扎扎等,從這一點足以看出稻米和哈尼族之間深厚的聯(lián)系。

      (一)黃飯節(jié)

      黃飯節(jié)也叫“紅蛋節(jié)”,時間是每年農(nóng)歷二月的第一個屬雞日(有的地方是屬羊日)。節(jié)日這天,家家戶戶要用染飯花的汁浸泡糯米,蒸出黃燦燦的糯米飯,煮出數(shù)十個染成紅色的雞蛋,敬獻天神派來催耕的使者——布谷鳥。

      布谷鳥是哈尼族最喜愛最崇拜的鳥。相傳布谷鳥是天上的神鳥,因遠古時代哈尼人沒有歷法,分不清四季,種莊稼不知節(jié)令,種下的莊稼經(jīng)常收獲很少,度日艱難。天神看到哈尼人過得很苦,心生同情,就派“阿波摩瑪”神來幫助哈尼人。“阿波摩瑪”神化作布谷鳥,每年春耕時節(jié)來到哈尼人生活的地方,催促哈尼人快快耕作。從此哈尼人知道什么時候該播種,哈尼人的收成有了保障,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哈尼人為了表示不忘布谷鳥的恩情,每年都要選擇一個吉日用黃米飯或粑粑來祭獻布谷鳥。關(guān)于布谷鳥的傳說如今仍然廣泛存在于哈尼族的民歌吟唱中——布谷鳥從天宮中來/翅膀斷了,尾巴斷了/寨神說/翅膀斷了不用怕/我們用絲線給你縫起來/尾巴斷了不用怕/我們用糯米給你粘起來/布谷鳥到這里叫/我們就要栽秧......

      (二)栽秧節(jié)

      栽秧節(jié)也叫“開秧門”。每到春耕的季節(jié),哈尼族會選擇屬猴、龍、狗或馬的日子舉行“開秧門”儀式,宣告本年栽種的開始。栽秧節(jié)這天,天還沒亮,婦女們便起來燒火做飯,準備過節(jié)。一大清早,由各戶男家長將備好的糯米飯、煮熟的雞蛋鴨蛋等祭品擺放于自家水田的水口處,然后在田中間最先插入三把秧,表示一把給人吃,一把給牲口吃,一把給祖宗神靈吃,插好后用簸箕蓋住,圍著田跑三圈,表示栽秧能圓滿地結(jié)束。舉行完儀式后,才能正式開始栽秧。早飯家家都要吃黃飯、紅蛋,據(jù)說這樣來年結(jié)出的稻穗會像黃飯一樣金黃,并且顆粒如紅蛋一樣飽滿。還要讓牛也吃一點黃飯,表示對牛辛勤勞作的感恩。

      哈尼族舉行“開秧門”儀式的目的是希望風調(diào)雨順。哈尼族認為,稻谷和人一樣具有靈魂。他們請祖先和田神庇護谷魂,讓谷魂附在這三把秧上。有了“開秧門”的三把秧,稻谷就有了魂,就能長得好。到了秋天過新米節(jié)時,哈尼族還要到“開秧門”時插三把秧的地方,摘三珠谷穗帶回家,表示把谷魂接回家中?!伴_秧門”是古老的農(nóng)耕祭祀活動的遺存。

      (三)“苦扎扎”

      “苦扎扎”也稱“磨秋節(jié)”,是哈尼族的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其地位僅次于十月年和“祭寨神節(jié)”。時間從農(nóng)歷五月的第一個屬猴日起,歷時三至五天。

      節(jié)日第一天,哈尼族各村寨都會組織人從山上砍回筆直的松樹,在村中的磨秋上支起磨秋,又用栗木、藤條架起轉(zhuǎn)秋(車秋)、秋千。然后請來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秋”。長者空甩三下秋,表示“開秋”。開過秋,其他人方可開始打秋。第二天是節(jié)日的高潮。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成群結(jié)隊聚集到秋場上。各大寨子的秋場上,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除了打秋,還敲起鼓、吹起嗩吶,跳鼓舞、扇子舞等。節(jié)日期間,家家戶戶舂糯米粑粑,備佳肴款待親戚朋友。節(jié)日的最后一天下午,各戶當家的男子用小篩子端著酒肉佳肴到磨秋場上會餐。人們團團圍坐在磨秋周圍,唱起“哈巴”,相互敬酒,預(yù)祝來年豐收。

      “苦扎扎”是一個祈求神靈保佑莊稼豐收,預(yù)祝五谷豐登、人畜安康的節(jié)日。在“娛神”的同時,“娛人”的功能也非常明顯。節(jié)日的主要活動是打秋,而打秋習俗的淵源又與稻作文化分不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的祖先學(xué)會了開墾梯田,種植稻谷。在開墾梯田的過程中,傷害了山上生活的許多動物。蚯蚓、螞蟻等地下的動物抗議說,哈尼人挖斷了它們的手腳,挖死了它們的同胞;狐貍、野貓、豺狗等林中的動物說,哈尼人毀了它們的窩。它們就到天神“摩咪”處告哈尼人的狀。天庭斷案的判官是聾子烏四,他看到缺胳膊少腿的的動物哭哭啼啼來告狀,便不問青紅皂白,判哈尼人每年用一顆人頭來祭動物的亡靈,并允許動物糟蹋哈尼人的莊稼。這個判決可坑苦了哈尼人,每年他們必須殺一個哈尼人,用頭去祭奠動物。老年人為失去兒女而傷心,小孩子為失去父母而痛哭。哭聲震天動地,驚動了天神“摩咪”,派使者下來查訪。當天神得知是天庭判官的錯判給哈尼人帶來苦難時,馬上改了判?!澳洹卑咽軅Φ膭游锖凸崛苏俚教焐希瑢λ鼈冋f:“哈尼人害死你們千千萬萬,而你們每年只殺他們一個,太便宜他們了,我要把哈尼人都吊在空中,將他們活活餓死。”動物們聽后高高興興地走了?!澳洹鞭D(zhuǎn)而對哈尼人說:“以后每年的今天,你們要支起高高的秋千來蕩,讓動物們以為是吊著人。從今以后不準再殺人祭奠動物。”從此,哈尼人每年都要過“苦扎扎”節(jié),并且一定要蕩秋千。

      (四)新米節(jié)

      新米節(jié)也稱“嘗新節(jié)”。每當?shù)竟仁斋@的季節(jié),哈尼族就會擇日過新米節(jié)。過新米節(jié)的時間各村寨不盡一致,要根據(jù)各地稻谷成熟的時間而定。但寨中的“摩批”要選擇屬龍或?qū)俟返娜兆舆^。節(jié)日這天一大早,婦女就到田里掐回顆粒飽滿的谷穗,在鐵鍋里焙干,然后舂成米,做成新米飯,招待親朋好友。

      在吃飯之前,每家都要先用新米飯祭祖先、敬狗。關(guān)于用新米飯敬狗的緣由,有兩種不同的傳說。一種說法是,在很早以前,世間所有的農(nóng)作物在一次大洪水中被沖走了。洪水退后,一只小鳥發(fā)現(xiàn)了僅剩的一珠稻穗,正欲啄食,正好被一只狗發(fā)現(xiàn)了。狗趕走小鳥,叼回了稻穗。這一珠稻穗,成了哈尼族的谷種。為了感謝狗的恩德,哈尼族在吃新米時,要先給狗吃。還有一種說法是,很久以前,天神之女“娥瑪”背著父親,偷偷地把谷種送到人間,并教會哈尼族人種田的方法。天神知道后,大發(fā)雷霆,將女兒變成狗發(fā)配到人間。哈尼族人將“娥瑪”視為大恩人,每年吃新米時都先要敬狗。

      新米節(jié),其實是哈尼族的感恩節(jié)。過新米節(jié)的目的是提醒后人不要忘記哈尼族賴以生存的稻谷是怎么來的,要知道感恩祖先,感恩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每一個人,乃至動物。

      (五)新谷酒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哈尼族的各村寨,均由村中的老者或畢摩擇一吉日過新谷酒節(jié)。節(jié)日這天,各家各戶從自家田里割回一把已經(jīng)成熟的的稻穗,將它捆扎好后,懸掛在堂屋后方的墻上,以祈求祖先的保佑。之后,從稻穗上摘下一些谷粒,一部分炸成谷花,一部分放進酒瓶內(nèi)泡酒。中午要殺雞備辦酒席,請左鄰右舍的長者到家里喝新谷酒(即新谷泡的酒)。目的是向長者討吉祥的祝福。席間,主人倒出香噴噴的新谷酒,客人舉起酒杯唱起“哈巴”:像黃牛尋找野火燒山后發(fā)出的青草/我們直爽地來討喝噴香醉人的美酒/紅紅的竹筷揀黃鱔/花花的杯子盛滿酒/祝豐收的糧食堆成山/白生生的大米吃不完。

      唱畢,全家老小跟著客人端起酒杯,喝上幾口新谷酒。即使是還在吃奶的小孩,也要在嘴皮上抹一點酒,據(jù)說這樣才會終年無病無災(zāi)。這餐飯每個人必須吃得飽飽的。據(jù)說,只有這頓飯吃飽了,來年才會糧食滿倉,畜禽滿圈。

      參考文獻:

      1.《玉溪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叢書·節(jié)慶篇》,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玉溪哈尼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3.《云南少數(shù)民族概況》,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4.《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民族志》,云南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姓名: 張培學(xué),出生年月:1967.11.,性別: 男,民族:拉祜族,籍貫:云南省玉溪市,當前職務(wù):非遺辦主任,當前職稱:副研究館員,學(xué)歷:本科,研究方向: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作者單位:云南省玉溪市文化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單位所在地:云南省玉溪市,單位所在地郵編:653100

      猜你喜歡
      哈尼人扎扎栽秧
      割麥栽秧兩頭忙
      幼兒100(2023年22期)2023-06-21 03:21:02
      栽秧
      栽秧酒,不好喝
      清明的雨
      散文詩世界(2022年2期)2022-03-10 19:07:20
      跳跳和扎扎
      毛扎扎藝術(shù)史
      幽默大師(2020年4期)2020-04-13 14:10:30
      毛扎扎藝術(shù)史
      幽默大師(2020年3期)2020-04-01 12:01:22
      插秧
      尋找天堂家園
      云南畫報(2015年7期)2016-01-13 04:49:20
      獨特的哈尼族飲食文化
      百科知識(2012年14期)2012-04-29 00:44:03
      安吉县| 会东县| 巴马| 三门峡市| 临江市| 莱州市| 左贡县| 襄垣县| 合江县| 天津市| 翼城县| 湖北省| 莫力| 洛浦县| 满洲里市| 龙游县| 海伦市| 磐安县| 固安县| 花莲市| 吴桥县| 博罗县| 类乌齐县| 林甸县| 榆树市| 宜兰市| 伊宁县| 甘谷县| 澄迈县| 玛沁县| 谷城县| 黑水县| 晋城| 赞皇县| 瑞金市| 祁连县| 常宁市| 海城市| 广昌县| 海淀区|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