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兒童文學研究的松岡享子女士寫過一本《孩子和書》,其中有一章提到“孩子是略讀的高手”,讓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欣喜。
我小時候就非常擅長略讀,老實說現(xiàn)在也很在行。但因為怕被老師、父母知道后訓斥,所以我一直沒提過這件事。
所謂略讀,就是不去在意讀不懂的部分,略過它們往下讀。
對于還不懂事的孩子,無法理解讀到的、聽到的、看到的事物,這非常正常,也正因如此,“不懂”對孩子來說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孩子有這樣一種能力,能在一大片“不懂”的事物中,從一小撮能懂的部分入手,捕捉到事物本質(zhì)。所以,哪怕是略讀,孩子憑借他們特有的洞察力,也能深入復雜故事的核心,這方面孩子做得比有些大人都好。
正因為不懂,才能把握住最重要的事。這個說法可能有些難懂,卻是事實。所以我才想說:“孩子其實是懂的?!?/p>
這也可以說就是“不懂”的魅力吧。從中能產(chǎn)生好奇心和探究心,運用最直接本真的感受去發(fā)現(xiàn)本質(zhì),并能通過其后的經(jīng)驗掌握正確的知識。
簡單來說,孩子最擅長的,就是無視那些不懂的事物,而只將有意思的部分變成自己的知識。我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小孩。
長大成人后的我,讀書的時候仍然習慣略過不懂的部分,而是充分咀嚼有趣的內(nèi)容。所以,一本書無論讀幾遍,每次都會有新發(fā)現(xiàn),每次都有如同第一遍閱讀的樂趣(雖然聽上去像是借口)。
這么一想,我希望能夠用溫暖的目光看待、守護孩子的略讀本領(lǐng)。并且這一刻我再次意識到,當聽到孩子對我說“讓我看看”的時候,我絕對不應該用“這個太難了,小孩子讀不懂”這樣的話反駁。
(摘自“松浦彌太郎新浪微博” 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