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壤的重金屬污染是由于人類的在生產生活活動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超過標準(密度大于5g/cm3)。土壤的重金屬污染會導致植物的生長狀況不良乃至死亡、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重現(xiàn)重大疾病,污染飲用水。因此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文便在此簡單介紹土壤中金屬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關鍵詞:土壤污染;重金屬;防治
1 引言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jīng)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含重金屬的污染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土壤,造成土壤嚴重污染。土壤重中金屬污染不僅對生物的生存有危害,對于人類自身的危害同樣十分嚴重。農村因農藥的的大量使用從而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城市則因為工業(yè)原因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
而在處理重金屬污染方面,目前國內有資質處理重金屬污染的公司寥寥無幾。由于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工業(yè)化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越來越嚴峻,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又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研究其解決方法。
2 現(xiàn)狀
根據(jù)我國有關權威相關部門的顯示,目前在我國東部發(fā)達經(jīng)濟地區(qū)為數(shù)不多的耕地中,其中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土地被污染,并且照這個趨勢來看,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污染的情況還會持續(xù)加劇,對地下水資源的質量和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影響十分惡劣。
根據(jù)國家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的調查結果,我國的土壤污染種類多樣,從重度金屬污染到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高度污染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其中尤以重金屬污染最為嚴重,由于重金屬近年來在工程使用超標,在嚴重污染領域已經(jīng)首當其沖,需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所導致的重金屬污染比起傳統(tǒng)的水污染影響是十分惡劣的,破壞力強,恢復時間久,修復速度慢 在一些重金屬超標污染嚴重的工業(yè)區(qū),我國有些城市的大片農田受多種重金屬污染,超過十成的的土壤已經(jīng)基本喪失土地生產力,近十年都無法進行耕種收獲。
嚴峻的問題越來越導致周圍環(huán)境的惡化和生態(tài)的變化,也開始引發(fā)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早在2005年,我國有關立法機關便通過了對污染的防御和治理的有關條款進行規(guī)定,要求企業(yè)和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承擔社會責任,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為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從法律角度提供了理論基礎,讓企業(yè)、公司有法可依。
3 污染來源
從上文的統(tǒng)計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當前主要污染以重金屬為主,那么主要是哪些金屬構成的呢?它們是怎么來的呢?研究表明,我國目前的重金屬污染以鎘、鉛、鉻、銅、鋅等為主,其中鎘的污染最為嚴重。而重金屬的主要來源是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例如工業(yè)污染物的排放、農業(yè)用水農藥污染以及人類生活污水的排放等。
3.1 鉛的來源
鉛作為原料應用于蓄電池、電鍍、顏料、橡膠、農藥、燃料等制造業(yè);鉛板制作工藝中排放的酸性廢水中鉛濃度最高,電鍍廢液產生的廢水鉛濃度也很高。
3.2 鎘的來源
鎘可以為鋼、鐵等電鍍,提供一種抗腐蝕性的保護層,具有吸附性好且鍍層均勻光潔等特點,因此工業(yè)上90%的鎘用于電鍍、顏料、塑料穩(wěn)定劑、合金及電池等行業(yè)。
3.3 鎳的來源
鎳在廢水中主要以二價離子存在,主要是硫酸鎳、硝酸鎳以及與許多無機和有機絡合物生成的鎳鹽。電鍍業(yè)、采礦、冶金、石油化工、紡織等工業(yè),以及鋼鐵廠、印刷等行業(yè)是含鎳廢水的工業(yè)來源,其中以電鍍業(yè)為主。
3.4 銀的來源
硝酸銀是常見銀鹽中唯一可溶的,廢水中含銀的主要成分也是硝酸銀。硝酸銀廣泛應用于無線電、化工、機器制造、陶瓷、照相、電鍍以及油墨制造等行業(yè)硝酸銀有著廣泛應,電鍍業(yè)和照相業(yè)則是含銀廢水的主要來源。
4 土壤污染的修復
對于土壤的重金屬污染處理方法,目前主要有四大類,即化學方法、工程方法、生物方法以及農業(yè)方法。
4.1 化學方法
該方法針對不同的土壤狀況,選擇合適的化學試劑加入土壤,用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也可抑制污染物質的再次溶出、擴散,從而最終達到降低重金屬污染的目的。
4.2 工程方法
該方法是將污染的土壤移除后加入未污染土壤,并且對已污染的土壤進行處理,從而達到修復土壤的目的??梢詫σ盐廴就寥劳ㄟ^熱處理(將污染土壤加熱,使土壤中的揮發(fā)性污染物揮發(fā)并收集起來進行回收或處理)、淋洗(用淋洗液來淋洗污染的土壤)、電解(使土壤中重金屬在電解、電遷移、電滲和電泳等的作用下在陽極或陰極被移走)等方式加以處理。該種方法具有效果徹底、穩(wěn)定等優(yōu)點,但同時操作方式較為復雜、治理費用高并且易引起土壤肥力降低等缺點。
4.3 生物方法
該方法通過利用某些生物的特殊習慣以及生理功能來適應、改善土壤的重金屬污染狀況。利用蚯蚓和鼠類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功能對土壤中的重金屬進行吸附、沉淀、氧化、還原,降低土壤中溶解的重金屬含量。該種方法實施簡便,投資少,對環(huán)境極為友好,但是所需時間極長,短期內治理效果十分不理想。
4.4 農業(yè)方法
該方法通過因地制宜的改變一些耕作管理制度、在污染土壤上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來減輕重金屬的危害。農村的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是農藥的大量使用,因此改進耕種制度便顯得極為重要。選擇合理有效科學的耕種方式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土壤再次被污染程度,輔以生物方法可以解決長期的污染問題,并且對于環(huán)境很友好,非常值得提倡。
5 前景
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存在治理難、治理時間長的難題,因而如何有效的在不對土壤肥力造成影響的情況處理重金屬污染就顯得極為重要。而目前的大部分方法都處于實驗室試驗階段,并沒有合理有效的處理方式,因此研究出一種優(yōu)秀的土壤重金屬污染處理方式極為重要,目前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形勢十分嚴峻,可以說刻不容緩。
通過對以上一些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的介紹,可以預測,在今后的重金屬污染治理中,生物方法將發(fā)揮巨大作用。同時,修復過程不僅僅局限于一種修復方式,而將成為兩種或多種修復方式共同作用的情況。因此,在我們了解各種修復方式的實際操作方法及其優(yōu)缺點后,在應用過程中取長補短,才能更大的發(fā)揮其修復能力。并通過一些新的修復思路和方法的探索,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這還需要植物生理學、土壤學、生態(tài)學、化學、遺傳學、環(huán)境保護學和生物工程等多個學科的共同努力來實現(xiàn)。
修復的成功和失敗經(jīng)驗,特別是結合我國國情,加強研究,將會使我國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生物修復的工作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6 結語
重金屬復合污染是當前土壤污染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由于土壤中重金屬復合污染的普遍性及它們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具有多樣、復雜的復合效應機制,包括協(xié)同作用、拮抗作用以及加和作用等,還有復合污染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因此,土壤重金屬復合污染是很難治理的。因此我們要大力研究其治理方式,尤其是生物方法,在不破壞環(huán)境的前提下治理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述評_何啟賢
[2]重金屬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初探_林帥
[3]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及其防治_張國印
[4]重金屬污染及其生物修復_諸振兵
[5]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及其研究進展_孫鵬軒
作者簡介
成銘(1996-),男,漢族,河南南陽人,學生,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環(huán)境科學,研究方向:水污染處理、大氣污染控制、土壤修復、環(huán)境工程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