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張躍+梁俊榮
摘 要:返魂草含有黃酮類、芬酸類、生物堿類、揮發(fā)油等化學成分,有抗炎抗菌、抗病毒、調節(jié)免疫力等多種藥理作用。近年來人們對返魂草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以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藝等的研究較為深入。筆者通過查閱近年文獻,對返魂草的化學成分、提取工藝、藥理作用進行了綜述。希望能為返魂草的深入研究與我國中藥材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提供參考。
關鍵詞:返魂草;成份;提取工藝;藥理作用
返魂草為菊科植物,又名:紫菀、青菀,民間也稱:小辮兒、驢耳朵菜。原產(chǎn)于我國東北、西北、華北地區(qū),主要產(chǎn)自河北、安徽、東北及內蒙古。[1]其生葉花期枯落,矩圓狀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0-40cm,上部葉狹長,厚紙質,兩面有短粗毛,中脈粗壯,頭狀花序排列成復傘房狀。返魂草化學成分較多,主要成分有黃酮類、芬酸類、生物堿類、揮發(fā)油類等。是我國傳統(tǒng)中藥材之一,根莖入藥,藥理作用很廣泛,主要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調理人體臟腑器官以及清肺作用等多種功效,為更好更深入的探究返魂草的藥用價值,筆者就近幾年來關于返魂草的成分、藥理作用進行綜述。
1 返魂草化學成分研究
1.1 黃酮類
筆者采用HPLC法直接測定,選用日本島津LC-20A高效液相色譜儀,色譜柱為C18柱(4.6mm×150mm,5μm)流動相為乙腈-水(96:4),流動相1.0ml/min測定波長為200nm,柱溫為40攝氏度,結果測定了紫菀酮含量在0.17-0.2%。結論:所測樣品中紫菀酮含量符合《中國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10版中規(guī)定含紫菀酮不少于0.5%。[2]王國艷等采用HPLC法直接測定發(fā)現(xiàn)不同收集地及產(chǎn)地紫菀中所含的紫菀酮含量存在差異
1.2 揮發(fā)油
紫菀酮揮發(fā)油含萜類、酯類、醇類、醛類、烴類、芒香族酸等。[3]元文君在三脈紫菀中分析鑒定 了石竹烯氧化物、環(huán)氧化蛇麻烯II。石竹烯、十六烷酸蛇麻烯、植酮柏木腦、β-欖香烯等。[4]涂永勤等在紅冠紫菀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研究中采用GC-MS聯(lián)用法測得紫菀化學成分為葉桉油烯醇(8.17%),1-甲基-4-甲基乙基環(huán)己烯(6.56%),吉瑪烯B(6.12%)、吉瑪烯D(5.99%),4,11,11-三甲基-8-亞甲基-雙環(huán)3.1.1-2-庚烯(4.83%)、石竹烯氧化物(3.14%)、a-杜松醇(2.36%)等揮發(fā)油成分。
1.3 微量元素
[5]李宗誠利用分光光度法健兒原子吸收分管光度法測定了返魂草中的鐵、錳、2種微量元素。高淑云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別測定了各提取物組分及分離組分中鋅、銅和錳3中微量元素的含量。[6]高淑云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對返魂草中Ca、CU、Zn、Mn、Cd、Mg等6種元素含量進行測定證實常量元素鈣在返魂草中含量很高,其次為微量元素錳含量較高,鎂、鋅含量次之,銅較低。
2 返魂草提取工藝研究
2.1 總黃銅
張宏梅等人以返魂草中總黃銅含量為考察指標,通過單因素實驗考察超聲波,時間、溫度、功率等對返魂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響,采用正交實驗方法確定乙醇回流法提取為最佳工藝,操作方便、工藝穩(wěn)定,重現(xiàn)性好適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
2.2 綠原酸
牛天增等利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表采用綠原酸、咖啡酸、異檞皮苷三種單體為含量測定指標,同時考慮固體物得率,探討了返魂草提取工藝中的幾個影響因素,并對實驗結果進行極差和方差分析,實驗結果表明提取次數(shù)為3次,90攝氏度條件下,乙醇質量分數(shù)為60%,每次提取6h為最佳提取工藝。
2.3 檞皮素
徐云、侯寶等利用不同方法對返魂草進行提取,測定返魂草提取物中檞皮素的含量方法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超聲提取,提取返魂草提取物中檞皮素,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其含量,優(yōu)化最佳提取工藝并進行工藝驗證。結果檞皮素的含量依次為70%乙醇回流提取物﹥70%乙醇超聲波提取物﹥50%乙醇回流提取物﹥95%乙醇回流提取物。結論:返魂草提取物中檞皮素以70%乙醇回流為最佳。
2.4 多糖
由程鈺翔、王宏祥發(fā)明的通過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乙醇常溫提取,大孔樹脂吸附等方法通過一體生產(chǎn)工藝得到三種有效產(chǎn)物,分別為異檞皮苷,返魂草苷,返魂草多糖。
3 返魂草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3.1 抗炎、抗菌作用
返魂草對大腸桿菌、變形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商明秀、陳秀蘭等通過觀察小白鼠耳腫脹、大鼠足趾腫脹,大鼠棉球內芽腫法證實返魂草有顯著的抗炎作用。筆者通過體外抑菌實驗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宗內氏痢疾桿菌、變形菌、傷寒、霍亂弧菌及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抑菌圈進行觀察,得出返魂草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生產(chǎn)。林莉等采用冰醋酸注射法制備大鼠胃潰瘍模型,通過比較中西藥各劑量組,證實返魂草提取物各劑量組均能使再生黏膜炎癥細胞密度減少,返魂草中劑量組及高劑量組療效優(yōu)于西藥組得出返魂草提取物能減輕炎癥細胞的浸潤,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從而促進胃潰瘍的愈合,提高胃潰瘍愈合質量。
3.2 抗病毒作用
李麗靜、王繼彥等人利用雞胚培養(yǎng)技術,分離和整體實驗觀察發(fā)現(xiàn)返魂草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綠原酸、咖啡酸對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有抑制作用。李麗靜等人通過研究返魂草對流感感染的MPCK細胞中病毒的神經(jīng)氨酸酶活性及對流感病毒增值的影響,并觀察了藥物對新城疫(NDV)誘生人全血細胞干擾素的影響,結果返魂草濃度為0.2、2、20、200和2000μmg/ml時對流感病毒的MPCK細胞中病毒的神經(jīng)氨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對NDV誘生人全血細胞干擾素作用有促進作用。
3.3 止咳祛痰作用
返魂草中含有的返魂草苷能增加呼吸道腺體分泌,使痰液稀釋易于咳出,其煎劑口服能增加麻醉兔及大鼠呼吸道分泌物而起到祛痰作用。《本經(jīng)》中記載“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名醫(yī)別錄》中載“療咳唾膿血,止喘悸,五勞體虛,補不足小兒驚癇”《素問·臟氣法時論》“臟病者,喘咳逆氣”
4 展望
畜禽呼吸道疾病和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各種疾病越來越普遍。返魂草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有著其燦爛的文化背景。隨著化學藥物產(chǎn)生的越來越強的耐藥性,返魂草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也一直備受人們關注。目前主要用于人醫(yī)臨床,其制劑主要有膠囊、顆粒等,為更多的將返魂草的有效成分用于畜禽生產(chǎn)上,希望廣大專家、學者加大對返魂草的研究和開發(fā)力度,開發(fā)返魂草有關制劑,以期用于獸醫(yī)臨床。也為綠色用藥提供新的給藥方向。
參考文獻
[1]《獸醫(yī)中草藥大全》 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出版社
[2]王國艷、俞桂新等 測定不同收集地及產(chǎn)地紫菀中紫菀酮的含量[J].中國中藥雜志,2003.28(8):738-740
[3]元文君、任剛等 三脈紫菀揮發(fā)油成分的GC-MC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47-50
[4]涂永勤、壽清耀等 紅冠紫菀揮發(fā)油的化學成分研究[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5.29(1):45-45
[5]李忠誠等 返魂草中鐵、錳、鋅、銅元素的形態(tài)分析[J].吉林中醫(yī)藥,2002,22(4):49-50
[6]高淑云等人 火焰原子吸收測定返魂草中6中微量元素[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2):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