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
摘 要:歸莊為明遺民士大夫,在詩文、書畫方面均有較高的成就。因其性情古怪不羈,與顧炎武一道被當時人合稱為“歸奇顧怪”。本文從歸莊明清兩代的不同境遇來探究其書風的來源與變化,無論是流暢蘊藉還是縱肆跌宕,都反映出他的憂憤與無奈,以及亭亭高節(jié)的胸襟和氣度。
關鍵詞:遺民心態(tài);書法風格;歸莊
[項目名稱:本文系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末清初江南遺民“變異”書風研究13ysd023]
明末清初,社會動蕩,戰(zhàn)火紛飛,外部異族入侵,江山易手于他族,中國歷史的車轍又一次走到了轉型和變革的隘口。由明入清的部分文人士大夫,或誓死效忠前朝積極參加反清活動,或埋頭著述,或以書畫自娛不問俗世,這樣的一批人被稱為明朝遺民,歸莊即是其中一位。
歸莊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江蘇昆山人。初名莊,乙酉(1645年)后,更名祚明,又稱歸藏,或稱歸乎來,又署歸妹,字爾禮,又字玄恭,或署懸弓,又稱園公,亦呼元公,或題元功;號恒軒,又號己齋[1]。歸莊少有才情,當時的文人志士對其詩文人品多有贊譽。其一生作詩甚多,但《恒軒詩集》《恒軒文集》《懸弓集》皆散佚,流傳下來的有《玄恭文鈔》七卷、《玄恭文續(xù)鈔》七卷、《歸高士集》十卷和《玄恭遺著》等,其著述經后人整理成《歸莊集》刊行于世。
歸莊出生時其家已漸沒落,但仍以詩書傳家,其祖父歸有光為明代大儒,其父歸昌世詩文書畫俱精。歸莊自幼受嚴格的程朱理學及儒學的家庭教育,儒家的經世致用思想早早地便烙在其心田。崇禎五年(1633年)歸莊在寫給柴集勛的信中曾云:“余弱冠時,讀程朱之書,始知孔孟之旨,遂奉以為立身之規(guī)矩,信之甚篤,守之甚嚴[2]?!痹谏鐣h(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影響下,歸莊自幼便立志以天下興亡為己任。17歲時其于與同鄉(xiāng)顧炎武一起參加復社,成為張溥的門生。張溥去世后歸莊入錢謙益門庭,從其學習詩文。而錢謙益十分推崇歸有光的文學思想,這進一步堅定了歸莊承家學的態(tài)度。歸莊在20歲便中了秀才?!短K州府志》中有關于歸莊的記載:“為諸生時,博涉群書,落紙數千言不止,善書,工墨竹。性嗜酒[3]?!闭f明歸莊少年時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思敏捷。歸莊26歲時以特榜被召。據《昆新合志》記載:“先生應院試,酒瓶累累筆墨間,日未晡,成七義,分真草隸篆書五經文字,提學御史亓煒怪而黜之,惜其才,旋復焉[4]?!痹涸嚂r飲酒,被考官趕出,又因主考官惜其才而使他繼續(xù)考試,這種怪誕舉止在當時無出其右。
甲申巨變,滿清入主中原,在建立政權之初通過高壓政策進行著自己的統(tǒng)治。由明入清的文人士大夫面對明朝覆滅這一殘酷現實,大部分改換門庭,投靠新政權,極少一部分殉節(jié)明王朝,還有一部分在反清復明無望的情況下,仍然拒絕與清政權合作隱居不仕,甘為遺民。
歸莊的生命軌跡隨著清兵南下,隨即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破昆山,歸莊在《遣人入城權瘞三嫂,遙哭三章序》中,詳細記錄了清軍攻打昆山時兩嫂遇難及家人逃難境況,他“搏膺痛哭,魂魄顛倒,失足墜水,諸奴共出之[5]?!睔w莊的仲兄爾德與叔兄爾復都戰(zhàn)死沙場,其父因不堪國破與親人接連遇難的打擊,也憂憤離世。清廷推行“薙發(fā)令”后,歸莊在《斷發(fā)二首》中道出對“薙發(fā)令”的態(tài)度:“發(fā)乃父母生,毀傷貽大辱,棄華而從夷,我罪今莫贖[6]?!闭J為“華”貴“夷”賤,斷發(fā)無異于奇恥大辱。據《蘇州府志》記載:“縣丞閻茂才攝令事,下薙發(fā)令,士民不從,噪于縣,摯茂才,莊白眾殺之,遂嬰城守。事定后,究前事,莊亡命,薙發(fā)為僧,稱普明頭陀,隱居鄉(xiāng)僻[7]?!睔w莊帶領昆山士民反對從胡發(fā),誓守昆山城并將“偽縣令”閻茂才誅殺。這種公然與清軍作對的態(tài)度在昆山城破后,不得不剃度為僧,避難鄉(xiāng)僻。但歸莊又在詩文中表達皈依佛門是無奈之舉,其始終將自己視為以江山社稷為己任的儒生。其詩曰:“三楹茅屋臥江邊,雖作頭陀不解禪[8]?!?/p>
入清后,國仇家恨交織在一起,歸莊常常通過詩文控訴清軍的野蠻行徑,追憶故國之思。在飽含血淚寫成的《悲昆山》中鞭撻清兵慘絕人寰的行為,同時希望再造乾坤,“顧同老弱婦女之骸骨,飛作灰塵化為土……街衢十日流膏血……烏鳶蠅蚋爭人肉……安得中興真主應時出,救民水火中[9]。”作者最崇高的理想無非就是能有“真主”應時而出,救民于水火中。同時歸莊還在眾多詩句中道出了復興大明的心聲:“死激英雄義憤生,壯圖寧負俟河清。只今五嶺勤王旅,猶是重泉報國情。地下衣冠存舊物,空中戈甲震天聲。定知精氣為河岳,萬歲千秋拱大明[10]?!彼员瘔训那閼殉隽恕皬兔鳌钡男穆暋?/p>
與其他明遺民士大夫一樣,歸莊一生都未曾忘記故國,即使到了晚年心態(tài)漸漸趨于平和亦是如此。這與他淚眼睜睜地看著大好河山覆滅,家園面目全非后所選擇的“相率赴九原,守身誓不辱”[11]的人生態(tài)度有關。
歸莊所處時代的社會風尚和他早年受教育及自身性格等因素影響著他早期的書法風貌。歸莊的書法早年受其父歸昌世的影響。根據《蘇州藝文志》所載:歸世昌“工書法,小楷行草直逼晉唐,尤善畫竹[12]?!庇謸懂嬛癜偌摇分杏涊d:“他(歸世昌)的書法,宗師晉唐,善草書,兼工印篆[13]?!备赣H師法晉唐的書學思想深深影響著歸莊。歸莊對《蘭亭序》的喜愛在他《跋自書蘭亭序》一文中表露無疑:“顧生平獨善臨摹此帖……于是取尋常石刻,就其形模,想起神理,自謂頗知大意,往往縱筆急書。至于領之加山,弦之從系,則從后世字體;悟與惓不當從心,快不當作快,皆據理改正其誤,不依舊本。余邇年所臨,大抵如此[14]。”取法王書又不拘泥于王書,重在通其理法,他臨習的《智永千字文》非亦步亦趨、斤斤描畫,而是結合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及性情學習智永之精神。字與字之間多有連帶,用筆靈動節(jié)奏感較強,書風醇和瀟灑。
歸莊早年的小字行書和行楷結構嚴謹,筆筆交代得都很清楚;中年后行書點畫揮灑自如,輕重變化豐富,行筆時偶出飛白,虛實變化恰到好處?!稓w莊草書扇面》用筆豐腴,結字靈動,用墨濃淡相間,行間大于字距,醇和溫潤。歸莊在詩文上追求的復古思想在取法上追摹晉人風尚,所以其早年書法無論是字形用筆還是風格都遵循二王法度,而受當時浪漫書風的影響較少。此時的朱明王朝大廈雖已搖搖欲墜但仍未坍塌,歸莊還未經受國破家亡的洗禮,在他的書法作品中,還未有強烈情感的抒發(fā),風格溫潤敦厚,清逸脫俗書法仍然屬于帖學的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