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憲閣
胡喬木曾經(jīng)應邀在哈佛大學作過一次演講,叫“中國的領導人是怎么樣決策的”。他談到,中國領導人通過很多途徑獲取信息進行決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各省各部門包括新聞機構提供的內參。而毛澤東正是一位運用內參治國理政的高手。
以內參推進新三反運動
1952年11月,毛澤東收到中共山東分局的一份報告,內稱區(qū)鄉(xiāng)等基層干部中強迫命令、違法亂紀現(xiàn)象嚴重,省的領導機關也存在官僚主義等問題,除了姑息遷就下級干部,還積壓了7萬多件人民來信沒有處理。毛澤東隨即安排在1953年1月5日發(fā)布《關于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除了將山東分局的報告轉發(fā)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區(qū)黨委、地委和縣委之外,更號召這些單位要依照山東的辦法,從處理人民來信著手,檢查一次官僚主義、命令主義、違法亂紀分子的情況,嚴重者須加以懲處或清除出黨。新三反運動由此開始。毛澤東更在13日將山東分局的報告直接轉給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高崗、彭德懷、鄧子恢、鄧小平等,提示他們中央也可能有官僚主義,要求重視該問題。
1月30日,《內部參考》刊登了一篇《河北省農村基層干部違法亂紀情況嚴重》的報道。這是河北省委書記林鐵安排新華社河北分社調查后采寫刊發(fā)的。毛澤東看后很興奮,隨即責令新華總社批示各省市分社照此辦法,設定“官僚主義”“命令主義”“違法亂紀”等采訪主題,并將其中的典型通報各中央局、分局、省委和市委,促請他們注意。指示隱含了兩點:一是希望各省市委書記像林鐵一樣,親自領導檢查各地的官僚主義;二是可以通過閱讀《內部參考》上各地新華社記者調查的結果,來了解各地的情況,獲取比正式報告更多的信息。
到3月31日,《內部參考》共刊出31篇相關報道。這些報道引起了各地省委的注意,其隨即派人進行調查處理,并將結果刊登于《內部參考》上。《內部參考》由此成為毛澤東乃至中共中央非正式信息溝通渠道的一環(huán),甚至也成為監(jiān)督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重要“教材”
毛澤東閱讀《參考資料》非常認真仔細,重要之處總是畫線或圈點,有疑問處則打問號或寫下質疑,有差錯還認真地予以糾正,對一些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文章,則作眉批旁注,并推薦給其他領導同志或身邊工作人員閱讀。在這些批注中,毛澤東的立場觀點和對問題的觀察,躍然紙上。以1958年9月24日下午版《參考資料》為例,有20篇文章他看后作了眉批旁注,文內留下密密麻麻的圈圈點點和有長有短的杠杠線線。如對《美聯(lián)社說美在聯(lián)大阻撓對我代表權問題的討論甚為孤單》一稿,他批注:“極重大,值得看?!睂Α睹缆?lián)社透露美企圖利用中美會談阻撓我解放臺澎金馬這一陰謀如不得逞就打起聯(lián)合國招牌來干涉我國內政》一稿,批注:“這是一篇極重要的文章,值得看?!庇秩绠斈?1月,看了李普曼寫的《蘇聯(lián)的激戰(zhàn)》一文,毛澤東批示:“此件印發(fā),值得一看?!?2月,中共八屆六中全會期間,他又將《參考資料》上刊登的三篇報道,親自重作標題、重寫提要,批示鄧小平印發(fā)給與會中央委員閱讀。
對一些有助于了解世界形勢、認清對手政策意圖的參考報道,毛澤東常常批示在更大范圍的報刊登載,或者作公開報道。比如1950年12月28日,他批示“可將胡佛演說以資料名義刊于人民日報第四版及世界知識上”。1953年2月28日,看到《內部參考》上臺灣媒體關于華東等地軍力部署的報道,他立即寫信給新華社:臺灣大道通訊社的兩條消息,可移載《參考消息》,這是蔣介石向美國人說的,表明他無力進擾大陸和海南島,和近幾個月前蔣介石向美國通訊社發(fā)表的談話為同一性質。1959年4月5日,《參考資料》刊出《印度新聞社報道西藏叛亂情況》和《印度新聞社記者報道西藏叛國分子談幾年來準備發(fā)動叛亂情況》,毛澤東在這兩篇報道的目錄旁邊批以“可閱”,并指示:“即送周恩來閱。這個新聞社的這兩條報道,是不利尼赫魯?shù)?,我看可以全文發(fā)表,請與吳冷西一商?!泵珴蓶|一直把《參考資料》作為他增加知識的重要“教材”。1971年到外地巡視途中對各地負責人談話時,他說:“我天天當學生,每天看兩本《參考資料》,所以懂得點國際知識?!?/p>
小內參中的大國際
毛澤東多次指示要盡量多地收集外部世界各方的情況,特別強調向中央提供參考報道要全面,正的反的、好的壞的都要反映。讀了《參考資料》上的信息后,毛澤東會有所思考,甚至形成決策。比如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決定出兵援朝,但什么時候宣布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呢?一直等到外國通訊社報道了在朝鮮發(fā)現(xiàn)中國人民志愿軍后,才正式宣布。再如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一直等到外國通訊社報道瑞典地震臺測出中國西北地區(qū)有震感,周恩來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一個集會上正式宣布。
1960年夏季,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開工作會議,毛澤東又從有關內參刊物中選出兩組文章,作為參考文件分發(fā)給會議參加者。一組選自《參考資料》,是關于西德總理阿登納和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秘密會談的三篇外電報道和外報評論。毛澤東為印發(fā)這組材料寫的批語是:“請各同志注意看下面這些消息。世界局勢將有變化。請你們看一下,想一下,議一下。”另一組選自《內部參考增刊》,批語是:“要所有各同志,將《內部參考增刊》十篇文章全部精讀一遍,對其中幾篇最重要的要讀兩遍。然后,各小組認真討論一天。討論時中央各部長都參加。”
通過《參考資料》等內參報道,還可以檢驗一些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效果。毛澤東曾與英國退休元帥蒙哥馬利談話。蒙氏回國后,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發(fā)表了一系列訪華觀感,《參考資料》摘譯過一些。讀過第一篇《我們的會談》后,毛澤東給江青寫了個條子:“此件可看,很有興趣……盛贊了中國人民的大(干)勁,要和平,不侵略,五十年內大有可為。他說中國革命是正確的,不可避免的?!泵墒蠈ξ鞣絿矣绕涫敲绹叩呐u,和應當把爭取一個和平友好的中國作為西方國家最主要的政治目標之一的說法,還是讓毛澤東十分欣賞,他馬上批示要劉少奇、周恩來和鄧小平都讀讀此書:“很有意思,(乃)必讀之書?!?/p>
(摘自《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