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陵川縣崇文鎮(zhèn)城內寄宿制小學校長)
陵川縣城內寄宿制小學有252名學生,其中寄宿生198人,6個教學班,是縣城唯一一所寄宿制小學。每周二下午兩節(jié)課后,我總能看到學生們在一起開心快樂活動的場景。
瞧,那是一群伴隨著音樂“玩”籃球的學生,他們將充滿想象力的傳球和投籃,與強勁、充滿動力的音樂融合在一起,使花樣籃球成為一種極具觀賞性和娛樂性的表演。學生們或單手運球,或左右運球,或八字運球,或胯下運球,如雜耍一般。走進圖書閱覽室,便可看到當天上過體育課的學生們,在愉快地品讀著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并與伙伴分享自己的“悅讀”感受。再到各個興趣小組活動室走一走,亦能看到學生們或作畫或寫書法或剪紙或下棋……這些都使我感同身受。
為了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特長,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給學生一個七彩的童年,自2015年3月起,我校利用每周二下午活動時間,組織動員全校師生開設了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課。
首先,制定了《城內寄宿制小學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方案》,以確保我校的興趣小組有著健全的工作機制。其次,學校領導組根據(jù)各位任課教師的愛好和特長,確立了12門實踐課程,分別是:美操與校園交誼舞、童聲合唱、素描、手工、花樣籃球、葫蘆絲、蠟筆畫、圍棋、書法、語言表演與英語課本劇、乒乓球與羽毛球、剪紙。第三,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課程進行活動,力求“教有所長,學有所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各興趣小組的輔導教師在每次活動之前要填寫“城內寄宿制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計劃及進度表”“城內寄宿制小學綜合實踐課記錄表”。每次活動,作為校長,我會拿著“指導教師簽到表”到各班級讓輔導教師簽到,順便監(jiān)督和了解各興趣小組的進展和實施情況,并適時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和要求。學校會給各興趣小組下達一定的任務和進度要求,利用節(jié)日(例如六一、元旦)、利用宣傳欄和作品展示欄定期向家長匯報綜合實踐課的進展和成果。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2015年3月,當我把開設綜合實踐課這一思路與學校教師溝通時,教師們顧慮重重。有的怕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有的怕自身不是專業(yè)教師,難以勝任;有的怕農(nóng)村家長不支持、不理解……
當然,也有一部分教師贊成,認為這樣才能豐富寄宿生的業(yè)余生活,讓學生們的興趣成為特長。于是,大家相互勸說,共同配合,共解難題。有的教師或向網(wǎng)絡學習,或向其他專業(yè)教師請教,邊學邊教,和學生們共同成長;有的教師召開專題家長會和家長溝通,努力取得家長的支持。學校則傾斜辦學經(jīng)費,給學生們提供器材(例如畫板、刻刀、籃球等)和材料(宣紙、毛筆、卡紙、雙面膠等)。
最令人感動的是我校趙玉萍老師,當時已經(jīng)53周歲,還有兩年就要退休,擔任三年級數(shù)學老師的她,勇挑重擔,主動擔負起剪紙組的教學工作。趙老師在每節(jié)剪紙課前總會設計圖樣,提前練習。課上,還會把剪法、圖樣畫在黑板上,給學生詳細講解,認真示范。學生們在趙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漸漸能夠用剪刀嫻熟地剪出單“喜”、雙“喜”、藝術“喜”,及各種動植物圖案,并刻出了兩個版本的“十二生肖”。每當看到學生們栩栩如生的作品,趙老師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花樣籃球對于很多農(nóng)村孩子而言是陌生而又奢侈的,一個百元左右的籃球讓很多孩子望“球”長嘆,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情愿,有的勉強只買個十幾元的籃球,結果在訓練時,彈性不佳且用不了幾天就破了。學校無奈,在辦學經(jīng)費極其緊張的條件下,為每個學生配備一顆球??墒请p球的練習,又讓這個問題回到原點。于是學生們又得努力說服家長。
隨著花樣籃球課程的深入開展,隨著學生們在節(jié)目中的一次次精彩的匯報展演,隨著籃球帶給學生們的無盡快樂,慢慢地家長們的觀念在轉變,越來越支持孩子們。這讓我們的學生學得更盡興,他們真可謂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冬天,學生們不畏嚴寒不怕苦,頂風冒雪堅持訓練;夏天,學生們不畏酷暑不怕累,汗水濕透衣背,也不放棄;課間10分鐘,學生們也要去籃球場上投幾次籃;假日,背上書包,拿上行李,還不忘帶上籃球回家練習;村里沒有籃球場地,學生們就用鐵圈模擬投籃……在訓練中,每個學生都怕自己的速度慢,影響整個團隊;在匯報表演時,大伙更是鉚足了勁頭,把我校的籃球寶貝風采,展示得淋漓盡致。
經(jīng)過全校師生近5個學期的努力實施,我校的綜合實踐課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每年借助“六一”和元旦等節(jié)日,各班學生都向家長作精彩的匯報和展示。在每學期中期,學校多次利用“書飄香”“巧巧手”“花兒艷”“我的夢與濃郁書香共律動”“墨香點點”“小手齊舞”等各種版面張貼學生們的作品,舉辦小型的“校園文化節(jié)”,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愛好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同時,我校的學生在一次次的抽樣檢測中所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徹底打消了教師和家長的顧慮,贏得了上級部門的肯定。
趣味籃球班學生們的精彩表演均受到了上級領導、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2016年暑期,陵川縣電視臺對我校的花樣籃球作了名為《花樣籃球拍出山里孩子多彩童年》的專題報道;同年9月,籃球寶貝又亮相陵川縣“金秋紅葉節(jié)”,受到了市級、縣級多位領導的高度評價。剪紙班的學生們也為大家呈現(xiàn)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葫蘆絲班悠揚的曲調引人入勝;小合唱班的學生們歌聲嘹亮;手工班的孩子小手齊舞……我校的綜合實踐課像花樣籃球一樣根植于學生的內心,融入了學生的生活,讓學生練就了扎實的童子功,綜合實踐課同時又裝扮了學生七彩的童年,培養(yǎng)了他們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互助意識、分享意識。學生們在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課程中經(jīng)受挫折,學會欣賞,尋找不足,體驗成功,他們學在其中,愛在其中,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