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與寫字教學過程中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1.使學生具備“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2.學生應當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
3.教導學生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一、識字寫字教學“事倍功半”的原因
1識字量大
按照《語文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語文第三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而第一年段,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梢钥闯觯W語文低年段認識的常用漢字數(shù)是整個小學階段認識的常用漢字數(shù)的一半多一些,這對于一些識字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說,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量大,于是造成低年段識字寫字“事倍功半”,這也是許多教師沒有考慮到的一點,不會用巧妙的方法為孩子減負,反而在教學過程中給孩子增添許多負擔。
2.識字形式無趣
在平時工作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語文老師的識字教學比較枯燥,除了告知學生該字的讀音、偏旁、筆畫、筆順后,沒有其他知識點的滲透。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一個字就是一幅畫,如果我們忘卻字的演變,忘卻字形的美,只是機械地教會學生如何寫對這個字,如何用這個字,那漢字中特有的文化底蘊就無法流入課堂,無法滲透到孩子的內心,使課堂喪失其色彩以及活性,從而造成學生對識字無感,甚至對語文無感。在課后詞語練習的方法也很無趣,反復抄寫,組詞,這一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3.識字重難點不突出
小學語文低年級的很多課文后面都有至少十個生字,還設有很多的二類字。有很多老師胡子眉毛一把抓,每一個字都很用力地講,并要求學生每一個字都要練寫到位,反復組詞,不僅學習的形式無趣,更是給學生增添了很多的無用壓力,耗時耗力,得不償失?;蛘呙恳粋€字都一帶而過,課堂教學沒有給孩子一點鞏固,留下一點印象,無疑也是在做無用功,教學效果為零。這兩種極端都是識字與寫字重難點不突出的表現(xiàn),也是造成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與寫字教學枯燥無味、效果極差的原因之一。
二、識字寫字教學“事半功倍”的方法
(一)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1.小組合作識字
根據(jù)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心理特點,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相對于中高年級學生而言較低,3-5人的小組活動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對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是很自信,小組學習能讓學生在討論研究過程中得到肯定,并且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帶動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起到良性循環(huán)。所以,選取簡單的練習,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出現(xiàn)了好幾個要求學生自己使用字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的練習,如練習七和練習八。以練習七為例,讀一讀下面關于石林風情的詞語,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查查字典,注上拼音。詞語如下:“撒尼少女阿詩瑪石筍石柱石屏風歌舞狂歡火把節(jié)火樹銀花不夜城”,這些詞語中好幾個字都是學生不認識的,好幾個詞語都是學生不理解的。我在課堂上采用的是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以3-5人為一組,學生每人一本字典,先一起讀,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再分工合作,查出這個字的讀音以及這個詞的意思。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很喜歡,不僅能夠迅速地查出這些字的讀音和詞的意思,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分享意識,更能提高學生自主查字典的學習意識,一舉多得。
2.在生活中識字
生活即課堂,生活即學校。在短短的課堂上,每節(jié)課幾個字的識字量,對于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識字量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如何讓學生以自然輕松的狀態(tài)學習到更多的漢字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學習生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說,春節(jié)家家戶戶門口的對聯(lián)、廣告牌、大屏幕等等地方都有很多的漢字,這些都是生活中的課堂。如果學生或者學生的家長、老師是一位有心人,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教學,也會增加學生對陌生漢字的學習欲望,更會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并養(yǎng)成遇到生字就主動查字典或者問長輩的習慣。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學生的識字量自然以飛快的速度增加。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
1.使用多媒體,增強視覺效果
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小學教學提倡信息技術與各科融合,教學變革就出現(xiàn)了?!盎ヂ?lián)網+”背景下的教學變革有六個特征:一是教學生態(tài)更加開放融合。二是學習更加泛在化和移動化。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網和各種數(shù)字終端的興起,學習時空跨邊界、超界限,成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新形態(tài)。三是愈發(fā)尊重學生群體的需求。在“互聯(lián)網+”教學中,老師要進一步主動探尋學生的需求,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四是教學結構得到重塑。五是教學更加媒體化和技術智能化。大數(shù)據(jù)、學習分析、智能學習工具得到融合應用。六是師生關系趨于平等。老師要從在課堂上教、站在講臺前講,轉變?yōu)槿谌雽W生中“導學”、借助大數(shù)據(jù)“診學”、隱于云端后“助學”。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視覺效果,提高視覺感受,讓識字與寫字教學深入學生內容,這一舉措符合教學改革中的很多特征。
2.巧用游戲,提高學生積極性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心理特點,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強,愛玩愛鬧,所以做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合理的識字寫字游戲,也能很巧妙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那么哪些教學游戲可以使用,協(xié)助教師教學呢?首先要明確,游戲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它不能代替課堂,甚至影響到課堂,可以適當選取一些不耗時、可控性較強、參與度較高的游戲。
總而言之,根據(jù)小學低年段學生的學情,識字與寫字教學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但是小學識字與寫字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不能懈怠,所以要求教師要多多思考如何讓教學課堂變得豐富,讓學生愿意學,愿意問,理清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與寫字教學的“事與功”,做到拒絕識字與寫字教學“事倍功半”,爭取識字與寫字教學“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