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范大學教授楚愛華、天津大港同盛學校校長武樹峰在《語文建設》第2期上撰文認為,一堂好的語文閱讀課應該幫助學生從平面的靜態(tài)思維走向立體的動態(tài)思維,要使語文閱讀課堂走向立體,教師應當從言語層、形象層、象征層三個層面逐次建構。言語層指的是“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學科主干知識層面,如字詞含義、句法語法、修辭手法、段落間的邏輯關系或結構關系等,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取“細讀法”建構言語層,如對常用字突出加強,對需要具體體會的語句要重點分析,對“考點”要強化理解,還要在章法考究、煉字煉句上下功夫,品出語言文字隱藏的文化信息,為學生走向形象層做準備。形象層是指文本所呈現(xiàn)出來的,如行為、時間、符號、圖景等能夠用語言指稱的具象或具象世界,比如構成文本的內容、主體或意境等,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形象層及其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象征層屬于文本的核心,是文本借助某種具體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強烈的情感或深刻的寓意,教學中教師只有帶領學生在細嚼品味中探尋、領悟,通過深刻的省思才能窺見其奧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