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占
1 試驗目的
通過試驗,了解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對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藥技術,以及對非靶標有益生物的安全性,為大面積推廣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據(jù)。
2 試驗條件
2.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的選擇
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玉米(伊單26)
2.2 環(huán)境或設施栽培條件
試驗地在雙城市農業(yè)中心試驗地進行,前茬玉米茬,畝施種肥45%三元素復合肥15公斤,畝追尿素10公斤,4月24日播種,5月22日出苗,出苗率95%。
3 試驗設計和安排
3.1 藥劑
3.1.1 試驗藥劑
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佳木斯星宇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3.1.2 對照藥劑
2.5%高氯.
2%甲維鹽微乳劑,
200克/升氯蟲苯甲酰胺 美國杜邦公司生產
設空白對照區(qū)
3.1.3 藥劑用量與編號
3.2 小區(qū)安排
3.2.1 小區(qū)排列
3.2.2 小區(qū)面積和重復
小區(qū)面積:每小區(qū)面積26m2。
重復次數(shù):四次重復。
3.3 施藥方法
3.3.1 使用方法 莖葉噴霧。
3.3.2 施藥器械
莖葉處理區(qū)使用器械:利民16型背負式噴霧器。
3.3.3 施藥時間和次數(shù)
玉米心葉末期(玉米14-15葉期),7月14日下午進行一次莖葉噴霧。
3.3.4 使用容量
莖葉處理區(qū):處理1,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150克/公頃;處理2,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300克/公頃;處理3, 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450克/公頃;處理4(對照藥劑)4.5%高氯750克/公頃.處理5(對照藥劑)2%甲維鹽1125克/公頃.處理6(對照藥劑)康寬75毫升/畝
3.3.5 防治其他病蟲害的藥劑資料
試驗期間未施用其它殺蟲劑。
4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4.1 氣象及土壤資料
4.1.1 氣象資料
試驗期間氣象資料見附表1、附表2。
4.1.2 土壤資料
試驗地為土壤為碳酸鹽草甸黑鈣土,有機質含量2.78%,土壤肥力中等,PH值7.6,土壤肥力中等。
4.2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shù)
4.2.1 調查時間和次數(shù)
處理區(qū)于9月17日進行藥后63天調查。
4.2.2 調查方法
每個處理區(qū)在中間行定點調查5點,每點10株。每株進行剖桿調查,調查活蟲數(shù),并計算防治效果。
4.2.3 藥效計算方法
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蟲口減退率以及試驗效果的計算,采用DPS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Duncan新復極差法分析差異顯著性。
處理區(qū)受害株率(%)=(受害株數(shù)/調查總株數(shù))×100
處理區(qū)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qū)受害株率-藥劑處理區(qū)受害株率)/藥劑處理區(qū)受害株率] ×100
活蟲率(%)=(活幼蟲數(shù)/調查總受害株數(shù))×100
幼蟲防效(%)=[(空白對照區(qū)活蟲率-藥劑處理區(qū)活蟲率)/空白對照區(qū)活蟲率] ×100
4.3 對作物的直接影響 無
4.4 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9月24日收獲,9月26日考種。
4.5 對其他生物影響
4.5.1 對其他病蟲害的影響 無
4.5.2 對其他非靶標生物的影響 無
5 結果與分析
生物統(tǒng)計分析方法:
試驗數(shù)據(jù)(平均防效),經過反正弦轉換,采用鄧肯式新復極差統(tǒng)計方法進行分析。
5.1對玉米螟的防效
9月17日在田間調查玉米螟受害株率和幼蟲率,計算了受害株率和幼蟲防效,結果表明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在試驗劑量下處理1防效為50%、處理2防效為90%、處理3防效為100%。、經過鄧肯式新復極差統(tǒng)計方法進行分析,處理1、處理2、處理3差異顯著,處理3與對照藥劑4.5%高氯、2%甲維鹽、康寬比差異不顯著。
5.2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玉米施藥后觀察,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各處理玉米生長正常。
藥劑評價:供試藥劑: 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制劑用藥量范圍內,對玉米生長安全。
使用技術:建議試驗:制劑用藥量450克/公頃
施用技術:畝對水30公斤大玉米心葉末期莖葉噴霧。
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不同劑量,在試驗期間對玉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