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
盡管我們一再提倡順產(chǎn),可是總有一些情況,讓準媽媽們不得不選擇剖宮產(chǎn),可是,一想到麻醉、開刀、傷口……就會讓人心驚膽戰(zhàn)。其實,剖宮產(chǎn)手術并沒有想象中可怕,而且只要護理得當,媽媽們的產(chǎn)后恢復同樣會盡如人意。
飲食安排—排氣后再進食
先不要急著吃東西,由于麻醉和手術刺激的原因,術后胃腸蠕動功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過早進食會造成腹脹、嚴重時會導致胃腸功能失調,發(fā)生腸梗阻。一般應在排氣后才開始進食。
1.先進食一些流食、半流食
術后兩三天,等腸胃功能恢復正常了,再逐漸回歸正常飲食。產(chǎn)后6小時后,可少量喝水,如果產(chǎn)婦無嗆咳及其他不適,可進食少量米湯、面片湯等軟食,但要避免進食糖類、蛋類、奶類、豆類等產(chǎn)氣類食物。排氣后第一天,一般以稀粥、米粉、藕粉、果汁、魚湯、肉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分6~8次給予;第二天,可吃些稀、軟、爛的半流質食物,如肉末、肝泥、魚肉、蛋羹、軟質米飯等 ;第三天,就可以吃普通食物了。
2.術后要慎食高蛋白高糖類
在術后前兩三天,應盡量少喝牛奶、豆?jié){,少吃含糖高的食物,以免因胃腸脹氣加重傷口疼痛。恢復正常飲食后,還應注意多喝湯。湯中可適量添加枸杞、紅棗、黃芪等,以促進乳汁分泌。主食應粗細搭配,因為粗糧中既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還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另外,由于哺乳會增加母親的消耗,因此食物中應增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果飲食過于油膩,可能會導致產(chǎn)婦腹瀉。
3.多食果蔬,但要常溫
蔬菜水果必不可少。手術會影響腸道蠕動,因此,產(chǎn)后進食蔬菜和水果是必需的。以往認為產(chǎn)后不能吃水果,這是不對的。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水果應保持常溫,避免從冰箱內取出后立即食用。
疼痛雖然不可避免,但并不可怕
無論是順產(chǎn)還是剖宮產(chǎn)都會有一定的痛感。不過,不同原因的疼痛,可以有不同的對策,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1.術后傷口疼痛有對策
現(xiàn)在的剖宮產(chǎn)手術多采用腹部橫切口,位置選擇在恥骨聯(lián)合上方3厘米處,目的在于避開腹直肌肌腱和膀胱,減少損傷,但切開皮膚、分離皮膚下方各層組織時,都會造成末梢神經(jīng)的損傷,加上術后縫合各層組織,也會對切口處的神經(jīng)組織造成刺激,引起術后傷口疼痛,這種疼痛可以通過使用術后鎮(zhèn)痛泵或口服止痛藥減輕。
2.子宮收縮疼痛因人而異
剖宮產(chǎn)術后,隨著胎兒娩出、羊水排盡,子宮肌細胞不斷縮復,產(chǎn)婦依然會有疼痛的感覺。這種疼痛是因為子宮收縮時刺激腰骶部以及會陰神經(jīng)所引起的,表現(xiàn)為下腹或腰部的疼痛。如果曾有多次人工流產(chǎn)或妊娠、分娩史,子宮在增大的過程中肌細胞間也有結締組織增生,那么術后的疼痛會更加明顯。這種宮縮疼痛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因人而異,一般在2~3天,也有人可達到一周左右。如果感覺疼痛難以忍受,也可服用鎮(zhèn)痛藥物。
傷口護理—避免感染
首先要注意保持傷口的清潔、干燥。觀察傷口表面的清潔敷料是否有血液滲出。一般術后當天,傷口出現(xiàn)少許滲血、滲液屬正常現(xiàn)象,新媽媽不必害怕。但如果滲血較多,要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以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及時檢查傷口愈合
在住院期間,醫(yī)生會在術后3天為傷口換藥,及時檢查傷口的愈合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傷口紅腫感染,會及早采取治療措施。而且出院前醫(yī)生會再次為傷口換藥,檢查傷口,確保傷口已愈合良好才允許產(chǎn)婦出院。若在家中發(fā)現(xiàn)傷口有滲出、紅腫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做相應的處理。
2.避免出汗和摩擦
在傷口愈合過程中,肉芽組織會增長較快,所以有時會感覺傷口發(fā)癢,這種情況不必擔心。選擇舒適、透氣的棉質衣物,避免傷口局部大量出汗和摩擦。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chǎn),所以產(chǎn)后應穿著舒適、透氣的棉質衣物,避免傷口局部大量出汗和摩擦。洗澡時要洗淋浴,浴后將傷口處輕輕擦干即可。一般術后7天左右,傷口處的皮膚就完全愈合了。
盡早活動—降低血栓風險
在術后的6小時內,新媽媽們都應該采取去枕平臥或普通平臥的姿勢,6小時后開始翻身,第二天再隨著身體的感受坐起來或下地活動。這是因為,翻身活動可以促進胃腸蠕動,盡早排氣,減輕術后腹脹癥狀。早下地活動,也是因為妊娠期準媽媽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加上術中術后可能加用了止血藥物,有形成靜脈血栓的風險,早下地活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降低發(fā)生血栓的風險。
1.不要急于做運動
很多媽媽為了恢復體型,急于開始體育運動,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妊娠期準媽媽體內孕激素和松弛素的分泌明顯增加,關節(jié)、韌帶都處于松弛狀態(tài),術后過早進行強度過大的家務勞動或體育鍛煉,容易因盆底肌肉松弛,造成膀胱膨出或子宮脫垂。正確的方法是進行簡單的家務勞動,或完成一些有助于恢復盆底肌肉張力的產(chǎn)后瑜伽。
2.采取正確的哺乳姿勢
坐位時可將寶寶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讓寶寶的腹部對著自己的腹部;如果是側臥位時,可讓寶寶面對母親,頭部枕在母親的胳膊上,母親輕輕摟住寶寶進行哺乳。要注意的是母親一定要放松自己,以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出現(xiàn)肌肉酸痛。
及時排尿—避免尿潴留
有些剖宮產(chǎn)的新媽媽也會發(fā)生排尿困難。這是因為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平滑肌處于安靜狀態(tài);還有些產(chǎn)婦比較敏感,尿道口的黏膜組織在手術留置尿管時有輕微的擦傷,術后撤除尿管排尿時懼怕疼痛;當膀胱壓力過大時也會導致肌肉麻痹。
尿潴留不僅會讓下腹脹痛,引起泌尿系感染,還會影響產(chǎn)后子宮收縮,導致產(chǎn)后大出血。為避免出現(xiàn)術后尿潴留,術后撤除尿管后要多喝水,在2~4小時內無論是否有尿意,都應去衛(wèi)生間排尿,還可打開水龍頭,讓流水聲增加排尿的感覺,如果這些方法都沒有奏效,就要請醫(yī)生給予針灸治療、藥物治療或再次留置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