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菁
萬有引力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其闡述的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對于一個區(qū)域的城市來說,在各方面也都有著相似的影響與相互作用。因此,為了更加合理地對城市的情況與發(fā)展進行分析,很多學者都嘗試在城市的經濟吸引力分析過程中應用萬有引力理論。借助區(qū)域間相互作用引力模型,對中原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進行分析,為中原城市群乃至中原地區(qū)附近的經濟建設提供有利的決策依據。
一、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經濟要想得到發(fā)展,需要一個具有較強經濟實力、輻射和聚集能力強、功能齊全的城市作為核心,從而帶動周邊城市的快速發(fā)展。中原城市群是以鄭州作為地區(qū)的核心城市,鄭州是否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聚集以及帶動等作用,對中原城市群未來的整體經濟實力發(fā)展來說意義重大。下面是筆者對引力模型下中原城市群經濟聯系強度進行的分析,希望分析結果對促進中原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能夠有所幫助。
二、研究方法
中原城市群中的每個城市都有著其各自無法代替的特點,因此在應用萬有引力理論對城市之間的吸引力分析過程中也要注意這一特點,就像每一個物質的本身質量不同一樣,分析中需要特別注意這種差異,而不能直接進行簡單化處理。在應用萬有引力理論時,應當依據實際情況進行一個簡單的調整,在具體分析過程中應以萬有引力為基礎模型,然后進行分析。同時,在具體分析與研究過程中,要對分析過程中涉及到的各項參數進行重新定義,以確保最終分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依據前人在具體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成績,再結合中原地區(qū)各個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情況發(fā)現,在具體分析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參數有綜合城市質量(包括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綜合經濟實力、城市規(guī)模、科技實力);兩座城市之間的距離,兩個城市之間的平均運輸成本;兩座城市中物資運輸常用的交通工具,目前常用的工具為火車,同時還需要掌握火車的運輸速度。以上幾項參數都是在分析中需要使用的內容,必須確保其準確性。
三、分析結果
(一)分析經濟聯系強度
1.筆者對中原城市群中的8個城市的經濟聯系強度百分比進行了分析,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中原城市群城市經濟聯系強度
通過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出,在中原城市群中,鄭州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其經濟聯系總量占到了中原城市群經濟聯系總量的35.3%,洛陽雖然排到了中原城市群的第二位,但是其經濟聯系總量還未達到鄭州的一半,由此可見,在中原地區(qū),鄭州的經濟聯系強度在所有城市中的重要地位。
通過分析可知,鄭州與洛陽、開封、新鄉(xiāng)、焦作、濟源、許昌、漯河、平頂山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值分別為1550、1710、1090、350、380、782、345、102,經濟聯系強度值都超過了100,特別是與洛陽、開封、新鄉(xiāng)3個城市的經濟聯系強度值則都超過了1000;而鄭州與許昌的經濟聯系強度值也達到了782,而其他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值遠小于與鄭州的經濟聯系強度值。由此可見,在對中原城市群經濟聯系強度進行分析過程中,將鄭州作為整個中原城市的中心是科學可行的。
2.通過分析可知,濟源與洛陽兩者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值達到了928,是濟源與鄭州經濟聯系強度值(380)的約2.44倍,濟源與焦作的經濟聯系強度值達到了119,遠大于濟源與鄭州之外的其他城市的經濟聯系強度值,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距離,洛陽與濟源之間的距離不到70km,鄭州與濟源之間的距離則接近2D0km,后者的距離是前者的近2.86倍;濟源與焦作兩者之間的距離不足64km,是濟源與整個中原城市中距離最小的一座城市,因此可以考慮將濟源、焦作、洛陽3座城市作為同一個次級的城市開發(fā)。此外,由于洛陽與鄭州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最大,因此在具體開發(fā)中,可以將洛陽作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進行開發(fā)。
3.在整個中原城市群內,開封是與鄭州的經濟聯系強度值(1710)較大的城市,與其他城市的經濟聯系強度值都未超過1D0,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的綜合質量與兩座城市之間的距離都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作用。開封的城市綜合質量值達到了0.479,與其他的幾個城市相比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并且其除了與鄭州的距離較短之外,與其他的幾個城市的距離都超過了150km,并且多數都接近了200km;因為該原因而導致經濟聯系較小的城市還有新鄉(xiāng),新鄉(xiāng)的城市綜合質量值為0.587,在中原城市群中排名第五,其除了與焦作之間的距離為65km之外,與其他城市之間的距離都超過了100km。通過分析可知,新鄉(xiāng)、開封兩地的經濟聯系強度較低,但是兩地與鄭州的經濟聯系強度值分別為1090、1710,這一數值遠超鄭州與許昌、濟源、焦作、平頂山、漯河5個城市的經濟聯系強度值,因此可以考慮將開封、鄭州、新鄉(xiāng)3座城市作為又一個次級的城市開發(fā)。同時,為了更好地刺激中原城市的經濟發(fā)展,擴大經濟發(fā)展的范圍,可以將開封和新鄉(xiāng)兩座城市作為輻射源,起到輻射中原東部地區(qū)和北部地區(qū)的作用。
(二)中原地區(qū)經濟聯系結構
在整個中原地區(qū)所有城市中,鄭州的地位不可撼動,其是該區(qū)域的首位城市,對中原城市群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輻射和帶動的作用,甚至對整個中原經濟區(qū)的發(fā)展都起到了一定的輻射與帶動作用。鄭州是整個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而新鄉(xiāng)-鄭州-許昌-漯河4座城市連成的一條直線成為了中原城市群的縱軸,洛陽-鄭州-開封3座城市連成的直線成為中原城市群的橫軸,兩軸線構成的“十”字區(qū)域成為了中原城市群的核心發(fā)展基地,若將該“十”字發(fā)展區(qū)域的圓形構造作為輻射源,定會對周圍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以上分析結果表明,在中原城市群中,將鄭州作為整個區(qū)域的中心,將開封、洛陽、許昌、新鄉(xiāng)等城市作為中原城市群的多級城市體系的結構已經成型,并且該結構十分合理,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能夠起到帶動中原經濟區(qū)域快速發(fā)展的作用。
四、結語
通過對中原城市群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一是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需要交通系統(tǒng)的支撐,交通環(huán)境的改善以及運輸能力和運輸技術能力的不斷提升,都會對該區(qū)域的經濟聯系強度和范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二是中原城市群所呈現出的“十”字構造,很好地起到了輻射中原地區(qū)附近經濟發(fā)展的作用。
中原城市群需要改善交通網絡,不斷強化內部之間的經濟聯系。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不僅包括物流,還包括信息、資金等多個方面的聯系,因此要想全面研究城市位置與經濟之間的聯系還必須進行大量的定量分析。
(作者單位:河南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