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天記》遲遲未播,我只好把預告片看了一遍又一遍,像在清淺的溪水里來回穿梭,鹿晗倏忽而過的影像就像漂在水中的花,引我長久流連。
最愛他撐傘而立的那個片段:傘檐緩緩抬起,陳長生玉琢般的面容如新苞乍放,眼中有星子閃爍。忽然就想起了《斷橋離情》中的一句歌詞——我獨自留戀,你身在天邊,回眸那一眼,傘下的少年。是啊,這樣的少年讓人忍不住將其珍藏,回憶里的他不會老去,哪怕你輾轉(zhuǎn)數(shù)載白了頭,想起他卻依然是傘下初見的模樣。
這個畫面里的陳長生,是少女初戀的經(jīng)典模板:容顏清俊,神色溫柔,干凈得不惹塵埃,有欲訴還休的繾綣深情,仿佛無視這天大地大,眼中只有一個你。少女心怦然而動的瞬間,想變成一尾小魚游弋在他澄澈的眼波里,感知點滴柔情,把滿心歡喜化作一長串玲瓏剔透的泡泡。
看到后來那個鏡頭,燭火乍暗處,陳長生的眸光凌厲如霜刃,劃破了重重夜色。我知道,他不會自恃萬千寵愛,不會甘愿永遠被人護在掌心。他終有一日要離開故地,獨自下山,走向禍福難測的喧囂紅塵。他沉穩(wěn)的腳步踏碎了滿地落葉,慣翻書卷的指掌開始駕馭仙靈之氣,身形在刀光劍影中淬煉得愈發(fā)挺拔。
世人都羨慕他小小年紀就能成為大陸道尊的徒弟,得傳道藏三千,卻沒有幾個人能體會他經(jīng)脈斷裂、命數(shù)難久的煎熬,更無人能替他承擔修行途中的種種險惡。他只有在血雨腥風中催著自己成長,堅守情義和夢想,在逆天改命的自救過程中也拯救了蒼生。
《擇天記》是一個關(guān)于選擇的故事,在生命和道義之間,陳長生選擇了后者。他不服宿命,哪怕自己與浩蕩天地相比渺如蜉蝣,也要拼盡全力賭個輸贏。陳長生是一個很有少年氣息的形象,有所珍重,無所畏懼,在重重困境中仍能保持向上的熱望,有至死不渝的赤子之心。
鹿晗適合演繹這樣的少年英雄,因為他從內(nèi)而外流露出少年專屬的純粹,像穿透林葉的第一束陽光,很容易就點亮了人心。他當真配得起那個“鹿”字,一雙明眸像是小鹿的眼睛,大大的,帶著若有似無的濕意,如清可見底的湖水,映出了鴉羽般的睫毛。情緒低落時,睫毛一顫便撲棱出了無辜的清愁,也許并不落淚,卻能讓人疼到心底。更多時候,他的眼睛里盛滿了笑意,像含水帶露的三月春花,把最溫柔的心意傳遞給別人。
他年少便背負盛名,是世人眼中光芒環(huán)繞的寵兒,仿佛只需在云端微笑便能收獲鮮花和掌聲。他悄悄掩起了幕后苦練留下的瘀傷,也舒緩了隨時可能從云端跌落的焦慮,只把最正面的幸福感分享給愛他的人。鹿晗所處的娛樂圈,紛擾程度也許并不亞于陳長生的江湖,但他懂得愛惜自己的羽毛,放低姿態(tài),守護內(nèi)心的童真。
擁有恰到好處的幸運,也承受著不為人知的辛酸,以最大的善意待人接物,在荊棘叢生的追夢途中一往無前。陳長生如是,鹿晗亦如是。
于鹿晗而言,少年感是一種經(jīng)年如故的氣質(zhì),在骨不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