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法隱喻理論“一致性”概念解析

      2017-05-06 00:05:00董娟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年3期
      關(guān)鍵詞:層次化隱喻一致性

      董娟

      摘 要:“一致性”是語法隱喻理論的基底性概念,但由于缺乏明確的定義和衡量標準,對于這一概念一直存有爭議。本文旨在厘清這一概念的發(fā)展脈絡,包括早期的涉及、語言系統(tǒng)語義層與詞匯語法層的體現(xiàn)關(guān)系和語言進化論的深入發(fā)展,在此基礎上探討如何全面地闡釋“一致性”概念,承認其不可表述性,在具體的研究中應采用連續(xù)體和互補的思想。

      關(guān)鍵詞:一致性 語義進化連續(xù)體互補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4YJC740017)階段成果

      一、引言

      “一致性”(congruence)是語法隱喻理論的基底性概念,用來判斷一個表達是否是隱喻式。由于概念提出之初缺乏明確的定義和量化的標準,引起了諸多質(zhì)疑和爭議。研究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胡壯麟(2002)歸納了年齡、詞匯密度、自然度、歷時順序以及交際語式等五條標準;張德祿、趙靜(2008)對概念隱喻中的一致式和隱喻式在詞匯語法層面上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進行探索;叢迎旭(2003)認為一致式其實是以語義為基礎的原型名詞、動詞、形容詞的用法;羅載兵、蔣宇紅(2015)依據(jù)語義波理論來闡釋語法隱喻。但多數(shù)研究旨在尋找標準,忽視了這一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本文將回顧“一致性”概念的發(fā)展脈絡,探討“一致性”的不可表述性,以及連續(xù)體和互補的闡釋視角。

      二、“一致性”概念的早期出現(xiàn)

      《功能語法導論》(Halliday,1985)把“一致式”定義為“最典型、無標記的事物表達方式”[1]。但Halliday的早期研究已多次涉及這一概念?!耙恢滦浴弊钤缬?956年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語法范疇》 一文中,Halliday認為一種語法結(jié)構(gòu)可以有多種表達形式,每種形式出現(xiàn)的可能性用概率值來定義。如果某種結(jié)構(gòu)反映語境結(jié)構(gòu),又具有最大值的概率就是“一致式”。Halliday又在1970年的《語言結(jié)構(gòu)與語言功能》一文中提到了“非一致式”(incongruent),指一種類型的功能由跟另一種類型相關(guān)的詞類來表達。70年代,社會語境中的語言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研究熱點,Halliday的代表性研究《城市社會中的語言》(1978)和《反語言》(1976/1978)都涉及到了“一致性”。Halliday按照語言在不同社會語境中的變體,把在正式場合下使用的高語言變體和在非正式場合下使用的低語言變體稱為“一致性模式”,偏離了這種模式就是非一致式的用法。同樣,反語言是日常語言標準模式的隱喻式變體。Halliday還把“一致性”用于兒童個體語言發(fā)展階段的人際意義描述中,《作為語碼和作為行為的語言:對話的本質(zhì)與個體發(fā)生學的系統(tǒng)功能解讀》(1984)一文中,一致性表達被定義為“被看作是典型的意義選擇”。[2]以上對“一致性”的定義大多與標記性、概率、標準模式和典型性有關(guān),這些描述本身較主觀。Fawcett(1980)提出了建立“一致性網(wǎng)絡”,把名詞化的識解方式被系統(tǒng)地表征為其他一致性識解方式的非典型變體,后來成為Halliday所指的概念語法隱喻的主要手段。

      三、“一致性”概念的發(fā)展

      早期對“一致性”的描述主要依靠語言使用者的直覺判斷,缺乏系統(tǒng)性和理論支撐。隨著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發(fā)展和語法隱喻理論的深化,90年代,研究者開始探討語法隱喻的形成機制,從語義層與語法層的體現(xiàn)關(guān)系以及語義潛勢的拓展方面來進一步闡釋這一概念?!耙恢滦浴迸c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重要理論:層次化(stratification)、語義進化(semogenesis)密切相關(guān)。

      (一)層次化理論

      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高階意識”是把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意義的符號意識。這種意識依賴于語言演變的兩個基本步驟:元功能和層次化。層次化是“把語境中的語言按照符號抽象度排列為次系統(tǒng)的總體維度。”[3]這些次系統(tǒng)由不同的層次組成,層次之間是實現(xiàn)關(guān)系。語言系統(tǒng)的層次包括語義、詞匯語法、音系,語境是語言之上的層次;語義層由詞匯語法層來實現(xiàn),詞匯語法層由音系層實現(xiàn)。Halliday&Matthiessen (1999)依據(jù)經(jīng)驗現(xiàn)象的復雜度確立了語言系統(tǒng)概念基塊的3個核心語義范疇:序列、言辭、成分,在詞匯語法層分別一致性地由小句復合體、小句、詞組或短語來實現(xiàn)。Halliday (1999/2007)將這兩個層次之間的一致性實現(xiàn)關(guān)系概括為級階的一致性和成分的一致性。如表一所示,意義序列由小句復合體實現(xiàn)、言辭由小句實現(xiàn)、成分由詞組實現(xiàn),這是小句復合體、小句和詞組在進化中產(chǎn)生的功能;但當其他語法單位在功能上取代了一致式中的語法單位時,就產(chǎn)生了隱喻式。層次化涉及語義層與詞匯語法層的匹配實現(xiàn)關(guān)系,當兩者之間出現(xiàn)交叉耦合,就產(chǎn)生非一致性的表達方式。因此,語法隱喻產(chǎn)生于語義層和詞匯語法層之間的張力,層次化的系統(tǒng)本身就具有隱喻潛勢。隱喻式的出現(xiàn)拓寬了意義范疇的體現(xiàn)域,也拓展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模式。

      (二)語義進化觀

      與層次化密切相關(guān)的另一重要概念是語義進化,Halliday(1998) 從語言進化的角度把“一致性”闡釋為“語義模式和語法模式在它們共同進化的起始階段的相互關(guān)系”。[4]Halliday & Martin(1993), Halliday&Matthiessen(1999)闡釋了語義進化的三個時間維度:種系發(fā)生學,即人類語言的整體演變;個體發(fā)生學,即個體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發(fā)展;和語篇發(fā)生學,即作為實例的語篇中意義的構(gòu)建過程?!霸谡麄€語言的發(fā)展演化進程中,我們所能說的每一種形式對另一種形式而言都是隱喻的?!盵5]但從動態(tài)演變的角度來看,一致式早于隱喻式出現(xiàn)。兒童在語言發(fā)展過程中首先掌握一致性的表達,再進一步掌握隱喻式,經(jīng)歷從概括到抽象再到隱喻的3個關(guān)鍵步驟,完成從最初的識讀能力到成人語言的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和專業(yè)化的發(fā)展過程。從語篇發(fā)生學的角度來看,由于非一致式中信息丟失而產(chǎn)生的“派生優(yōu)先”非常明顯,新的語篇形式意味著人們對物質(zhì)世界經(jīng)驗的重新識解,如一致式she announced that she was accepting在語篇中早于名物化隱喻式the announcement of her acceptance而出現(xiàn),因為后者由于言語者、時態(tài)等信息的丟失導致了語義模糊。“即便是最抽象的科學語篇也是建立在母語語法的基礎之上,依賴于語法對經(jīng)驗的最先識解”。[6]意義進化論對“一致式”概念和語法隱喻理論至關(guān)重要,如不考慮3個歷時維度,就無法解釋一組同源隱喻變體內(nèi)在的順序關(guān)系。只有從歷史或動態(tài)的視角來看,才能搞清哪種表達方式是在3個維度上最先演變的,才能發(fā)現(xiàn)一致式的基本原理。一致式所揭示的是語言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經(jīng)驗最初以小句的形式被識解,進而以名物化的形式被重新識解,語法可看作是人類語言使用的軌跡。

      四、“一致性”概念的解讀視角

      (一)不可表述性

      Halliday(1994)認為語言學范疇具有不可表述的特質(zhì),“英語語法中有很多范疇我都不‘知道其意義,也就是說,對于這些范疇,我不能給予充分的定義,無法把他們與有意識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然而,即使有些范疇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加以理解,也無法做出充分的界定,即用確切對等的措辭來解釋?!盵7]對語言學科的研究而言,研究客體和元語言都是自然語言,因此就存在“語言反為自用”,用自然語言來解釋自然語言的問題。再者,自然語言本身具有“隱藏語法”特征。一個語法范疇之所以難以定義是因為它居于語言使用者的意識之下,不易被使用者所察覺。Halliday(1987)把語言中的意識分為四層:零層面、第一層、第二層和隱藏層。零層面位于意識的最表層,是談話主題;第一層是比較直接可見的對詞匯的反應;第二層是有形式標記的顯性語法;最深層的是語法的隱藏類型,通常在大量的語言實例中找到規(guī)律性的“反逆”才能發(fā)現(xiàn)。隱藏語法可以被理解,但是要用明晰的邏輯推論對其進行定義和描述卻有悖于自然語言本身的特質(zhì)。語法是隱藏性的,那么語法與語義之間的體現(xiàn)關(guān)系就更加隱藏,更加難以表述。因此,表征語言系統(tǒng)的語義與詞匯語法之間自然關(guān)系的“一致性”是描述語言系統(tǒng)深層特征的抽象范疇,無法給予具體明晰的定義描述。

      (二)連續(xù)體

      “一致式與非一致式之間沒有非常明確的界限。每一種語言的主要歷史都是一部去隱喻化的歷史?!盵1]Halliday認為隱喻性是程度問題,徹底的一致式與徹底的非一致式之間形成連續(xù)體,不能簡單區(qū)分,多數(shù)自然語篇傾向于取中間位置。完全一致性的表達過于直白,而完全非一致性的表達又不自然。

      連續(xù)體的視角還涉及隱喻式的拆解問題,拆解的程度取決于研究目的和需要,不能一概而論。如隱喻式reduced loading 可以拆解成一致式(1) the load was reduced,能否再進一步拆成(2) less freight was being carried? Halliday&Matthiessen(1999)給出了否定的回答,進一步拆解并未改變由小句實現(xiàn)的言辭的語義地位,只是重新分配了言辭中各成分的語義特征。句(1)的語義特征為((carry + goods): fewer),信息的識解更趨一致性,the goods carried作為信息的出發(fā)點, the load是主語/主位,few處于新信息位置。句(2)的語義特征為((goods + fewer): carry),carry成為了新信息,偏離了一致性的識解方式。

      (三)互補性

      Halliday的語言學思想與“陰陽學說”有很深的淵源,互補性也因此成為貫穿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理解“一致性”同樣也需要互補的視角。首先是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互補。如前文所述,從語義進化的3個歷時維度來看,一致式在時間上早于隱喻式,但從靜態(tài)的角度來看,一組同源變體互為隱喻式。語義進化不同于生物進化,與生物系統(tǒng)中的物種更替不同,語法的進化保留早前的歷史特征,隱喻式的出現(xiàn)并不否定或取代一致式,兩種形式共同存在于語言系統(tǒng)之中,成為同樣有意義的選擇。一致式與隱喻式并無好壞之分,它們只是具體功能的不同。語法隱喻與語篇類型關(guān)系密切,如在科學語篇中,名物化的客觀性較為突出,而在口語陳述性語篇中,人際隱喻作用較為突出。因此,一致式與隱喻式的選擇取決于語境,既要承認一致式在語法進化過程中的優(yōu)先性,又要看到共時語言系統(tǒng)中一致式與隱喻式的平等地位。

      五、結(jié)語

      “一致性”概念的早期使用比較主觀,依賴于語言使用者的直覺判斷,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90年代中后期,隨著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發(fā)展,語言系統(tǒng)層次理論和語言進化觀對這一概念做出了理論闡釋。語言學范疇具有不可表述性,Halliday“未能給予該術(shù)語以清晰的解釋未必就是疏忽所致,而是一種無奈之舉”。[8]“一致性”不是一個操作性的概念,要從連續(xù)體和互補的視角來看待。

      參考文獻

      [1] Halliday,M.A.K.1985.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Edward Arnold.

      [2] Halliday,M.A.K.1984.Language as Code and language as Behavior:A systemic-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and ontogenesis of dialogue[A]//In Fawcett,R.P.,M.A.K.Halliday, S.M. Lamb and A.Makkai(eds.).The Semiotics of Culture and Language.Vol.1:Language as SocialSemiotic[C].London: Frances Pinter.

      [3] Matthiessen,C.M.I.M.,K.Teruya& M.Lam.2010.Key Terms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London: Continuum.

      [4] Halliday,M.A.K.1998.Things and relations:regrammatic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 [A]//In J.R.Martin and R. Veel (eds.).Reading Science: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 [C].London:Routledge.

      [5] Halliday,M.A.K.&J.R.Martin.1993.Writing Science:Literacy and Discourse Power[M].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6] Halliday,M.A.K.1997/2007.On the Grammar of Scientific English[A].In Webster, J.(ed.).Collected Works of M.A.K.Halliday.Vol.5:The Language of Science [C].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London,New York:Continuum.

      [7] 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Edward Arnold.

      [8] 朱永生,嚴世清,苗興偉.功能語言學導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層次化隱喻一致性
      面向量化分塊壓縮感知的區(qū)域?qū)哟位A測編碼
      關(guān)注減污降碳協(xié)同的一致性和整體性
      公民與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28
      注重教、學、評一致性 提高一輪復習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測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鐵路傳送網(wǎng)OTN設備互聯(lián)互通開銷層次化處理研究
      基于事件觸發(fā)的多智能體輸入飽和一致性控制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劍南文學(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艦船系統(tǒng)間電磁兼容性的層次化優(yōu)化方法
      平定县| 莱阳市| 育儿| 古田县| 云浮市| 东乌珠穆沁旗| 温宿县| 海南省| 岳普湖县| 定州市| 滦平县| 阜新市| 锡林郭勒盟| 北海市| 习水县| 乌兰浩特市| 新宾| 玛多县| 哈密市| 黑水县| 越西县| 江口县| 江孜县| 习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镇安县| 泸定县| 阳新县| 长兴县| 循化| 宝坻区| 宜宾市| 泉州市| 盐池县| 额尔古纳市| 楚雄市| 宁化县| 白朗县| 濮阳县| 安西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