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蕓
江南諺云:“尺牘書疏,千里面目?!?/p>
書信作為古時人們傳達情意的重要載體,能讓遠在千里之外的人,有見信如見其人之感,分外親切。我也一直堅信書信有這般魅力,即使相隔兩地,仍可見字如晤。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惫湃顺T跁爬锪髀吨b旅天涯的悲與愁。旅館的戚戚寒夜,掌燈時分暮靄沉沉,客居他鄉(xiāng)的游人終是悵然。而在紙上娓娓道來時,不知不覺間才發(fā)現(xiàn)這份傾訴竟用了一夜的筆墨。漂泊在外的游人懷揣著幾許不與外人言的心事,一沓信紙里所含的豈止是長相思與久別離?
書信中也不乏興之所至的信手拈來。王羲之曾給山陰張侯寫過《快雪時晴帖》。帖中說“這里的美景甚合我意,心情極佳。想必你也安好?!辈贿^寥寥幾字,卻情真意切。讀罷,也似有清風(fēng)朗意撲面而來,讓人頓生欣喜之情。
古時的書信亦不乏女子的身影。她們少言志,卻多生愁。溫庭筠筆下有“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之句。未被寄出的舊信只能在夢中留下黯然的只字片語。也有易安的“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女子會糾結(jié)于遲遲未至的書信,獨坐窗邊不見托信的鴻雁,只盼有殷勤青鳥為之探看。信紙上承載的盡是女兒家的相思諾。
而更令人向往與神思的,莫過于紅葉題詩的故事。若說再有幾分綺麗風(fēng)情,大抵還要算上薛濤的浣花箋。古時通訊不便,卻也造就了這些沾染著煙火氣息的信箋與便條。寫下的一字一句,刻下的一筆一畫,無不是將過往作針腳,拿心事以起承。那些若隱若現(xiàn)的心跡,秘而不宣的情意,終在筆墨間流淌。紅箋小字,一句三迭,是起起落落的心事。
我偶爾也會給小編們寫信。內(nèi)容或長或短,說些無關(guān)緊要的話。很喜歡筆落紙上的淋漓酣暢,這是鍵盤敲字所替代不了的。牛皮紙信封包裹著信件坐在綠色的郵包里,一路翻山越嶺,八千里路,只為抵達小編的手里。
相比之下,現(xiàn)代的郵件雖快捷,卻少了份揮毫落紙如云煙的韻味。信紙上有花葉淡彩作飾,揮毫間有墨香盈盈以綴。待那份飽含真情的尺素不期而至,領(lǐng)略到的,便是滿懷的感動與感激。
一紙信箋,悲歡盡納。而紙上所呈現(xiàn)的寫意書法,又自有風(fēng)華。信箋里所承載的,是欲寄彩箋兼尺素的殢酒愁腸,是世間丹青手也描繪不出的舊時韶光;是松花釀酒,是春水煎茶。它從遙遠的地方趕來,在問候了這一路的山長水闊后,總能準(zhǔn)確無誤地,抵達它的歸處,只為送你一句:
“展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