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杰
到莫斯科參觀紅場閱兵式,最讓我震撼和驚訝的不是宏大的閱兵場面,也不是俄羅斯多么現(xiàn)代化的武器裝備,而是那種來自民眾群情激昂卻又秩序井然的觀看現(xiàn)場。
不用多說,我們就會想到紅場閱兵這樣國家級重大活動,該是什么級別的安保,以我們的想象將會是何等嚴密。來之前我對自己這位不速之客能否到現(xiàn)場觀看閱兵儀式,信心不足,做好了限制與反限制的準備。不成想,俄羅斯人在這方面的戒備非常寬松,第一次預演,紅場的周邊就只是拉了一根紅線,民眾可以從任何一條大街來到閱兵隊伍通過的現(xiàn)場,在紅線之外近距離觀看。每隔幾十米、在紅線以里站著一位身穿制服的俄羅斯軍人,大概是負責這一地段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預演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路邊觀看的民眾興奮至極,烏拉烏拉地齊聲大喊,場面相當狂熱。我在現(xiàn)場被擠來擠去,從這頭到那頭,拿著相機照個不停。
預演結束,我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閱兵現(xiàn)場,也對接下來的紅場正式閱兵充滿了期待,運氣好興許能夠混進紅場。同時我也總結出兩點,一個是俄羅斯人的“紅線意識”非常強,無論現(xiàn)場多么擁擠熱鬧,絕對不會突破眼前這根纖細的紅線,他們會自覺地維護有關部門立在這里的那根紅線,絕不越紅線一步;再一個是當你在人群的隊伍中需要走動時,其他人會主動給你讓出一條小縫隙,幫著你過去,沒有人故意擋道甚至出現(xiàn)言語或身體上的沖突,都是彬彬有禮地“讓列寧同志先走”。
正式閱兵那天,我很早就出來了,想尋機找到一條通往紅場閱兵儀式的捷徑。還是如前次的預演,每條通往閱兵現(xiàn)場的大街都可以到最前面觀看,只是比預演的時候多拉了幾條紅線。第一條紅線你可以隨意通過,到里邊的商場買東西。第二條紅線讓你把身上的行李放下、凈身可入。第三條紅線就拉在閱兵通過的那條大街邊上,觀看閱兵的人站在紅線之外,當然紅線是不可突破的,馬路是不能橫穿的。有了那天預演時得到的經(jīng)驗,我不再滿足站在馬路邊,而是在不斷的穿行中找到了更為理想的位置。那是各國閱兵隊伍進出紅場的通道,包括中國的解放軍儀仗隊,都是從我的眼前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過。真是讓我大飽了眼福,看了個真真切切。
現(xiàn)在回頭想來,為什么如此重大的活動,俄羅斯人的戒備之心那么放松,拉幾條紅線告訴民眾哪里該走哪里不該走,就行了。重要的是,民眾就認這條紅線,一條紅線如一條鴻溝,一條紅線如一道法令,在鴻溝和法令面前大家嚴格遵守不踩紅線,不越雷池一步。
這條紅線就是俄羅斯人的一條心理底線,集道德、誠信、法律、規(guī)則、人格一體的社會紅線。在莫斯科很多重要場所,都會看到圍在周邊的道道紅線,人們堅守著這條紅線,其實也是堅守著做人的一條道德與法律底線。人無論怎樣地生活,有兩條底線是不能突破的:一條是道德的底線,再一條就是法律的底線。
在很多需要約束的地方,我們國家也拉了一些紅線,告誡人們勿入,或是應在紅線引導下有秩序地排隊、等候。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還要再安排人站在那里,告誡人們不要越過紅線,遵守紅線秩序。
現(xiàn)在社會上出了不少影響社會文明進步的事,很多人因此而得出世風日下,導致孩子們的成長環(huán)境被污染的結論。其實,在此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與家庭的關系。
社會風氣當然是影響人成長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一個社會風氣的形成,家庭因素同樣不可或缺。所謂社會風氣壞了,毀了一些孩子健康發(fā)育的人格道路,有時只不過是家庭在不負責任地推脫自己應負的那一份職責。
發(fā)生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有些老人不僅自己闖紅燈過馬路,還拉著孫輩硬闖紅燈,推著躺在寶寶車里的娃娃與車爭路。不能斷定這些從小跟著“勇闖紅燈”的孩子,大了以后百分百亦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那樣勇不可當,至少他們需要一個漫長的調(diào)整、學習、適應的過程。試想,連馬路紅燈都視而不見的人,他能把跟前的這條紅線放在眼里嗎?那是不可能的。以此類推,闖紅燈、踩紅線,直至以付出生命為代價讓野生動物園的老虎活活給咬死。
已經(jīng)連續(xù)發(fā)生了兩起野生動物園老虎致人斃命的悲劇,我們當然不能無情地說“活該”之類的話。然而,從民族素質(zhì)與秩序建設之長遠計,這樣的悲劇并非完全失去積極意義。這樣的慘劇屢屢在我們周圍發(fā)生,不僅是規(guī)則被漠視、規(guī)則被破壞,追根溯源,實際就是民族素質(zhì)所致,而家庭的失教導致悲劇產(chǎn)生的最大原因,家長的不負責任則是悲劇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手。
規(guī)則是人為了管理自己而制定的,遵守規(guī)則需要人的自覺性,人的自覺意識的形成卻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嚴管措施。
新加坡是世界上公共秩序最好的國家,沒人闖紅燈,沒人敢在公共場合抽煙,讓人贊嘆!豈不知,新加坡人的這些自覺意識并非從娘胎里帶來的,是靠一系列近乎嚴酷的法律法規(guī),包括諸多日常生活中的規(guī)則都有嚴格的措施加以保護,確保規(guī)則得以實施。
俄羅斯人能在一條有形的紅線之前卻步,源自他們心中有一條無形的紅線。是這條無形的紅線攔住了他們一顆本來奔放無羈的心,讓他們在無形和有形的規(guī)則面前,選擇遵守。
為了一張野生動物園的門票,男子選擇放棄規(guī)則,選擇冒險,結果付出生命。而發(fā)生在另一野生動物園的那起一死一傷的慘劇,至今還未還原真相,讓外人一頭霧水。如此爭論,看上去是各自為了利益在嘴戰(zhàn)不休,實際是對公義、公正、規(guī)則的藐視,他們在隱瞞了真相的同時,也把自己“潛規(guī)則”了。
“潛規(guī)則”的含義是什么?簡單理解就是將規(guī)則置之不理,將規(guī)則納入自己的利益之下,是一種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所謂“默契”,是以損害別人的利益為代價的一種無知。
小的時候總是因為一點小事而被父母訓斥,類似吃飯時嘴巴不能發(fā)出“吧唧吧唧”的動靜,筷子不能對著他人。這等小事或許不能左右一個人一生的基本走向,但假如過度漠視了這些生活細節(jié),則就有可能釀出悲劇。我們常聽到從娃娃抓起做什么的話,像踢足球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抓什么呢?就是抓基本功?;竟Σ粌H包括踢足球的一招一式,更有如何尊重足球、尊重足球公平公正的競賽精神。
一般的規(guī)則與法律不同,法律明文擺在那里,以法律為準繩,釘是釘鉚是鉚,該怎么判就怎么判。
規(guī)則有著更多的靈活性、可操作性,違反、漠視規(guī)則的存在,將會受到何種制裁,沒有一定之規(guī)。無視野生動物園游覽規(guī)則被老虎咬死,是一種懲罰,很多人不排隊,越過紅線插隊,只能被人白眼,于是,在規(guī)則面前他得逞了。
被老虎咬死的還是少數(shù),插隊得逞的卻是屢見不鮮,周而復始,規(guī)則就成了兒戲。再周而復始,老虎咬死人的悲劇經(jīng)常發(fā)生,不想排隊的人一直在等待著插隊的機會。
網(wǎng)絡上面廣泛傳播的某個中學生,在地鐵破口大罵并搶奪兩位外地女子手機的視頻,令人發(fā)指痛心。而正如很多網(wǎng)友的留言,那位中學生的做法固然可恨可痛,而滿車乘客的冷漠無情,才是社會最叫人痛心疾首的。那時候如果有一個人敢于站出來批評那個狂妄的中學生幾句,或許他就不會那么狂妄無理??上В诿鲾[著的規(guī)則面前一車的乘客集體選擇了“潛規(guī)則”,任憑無知少年無休無止地罵下去。當年魯迅臭罵那些路邊看客,算是罵到了骨子里,這么多年下來,看客依舊,罵和譴責沒有起到實際作用。
當然,我不是指哪個人而是指這種現(xiàn)象。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家規(guī)雖然各不同,卻是國法實施的基礎。在家規(guī)得不到規(guī)范實施的前提下,國法自然難以得到尊重和執(zhí)行。
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立好“家規(guī)”,同時也和孩子一起遵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