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志林 余晶晶
摘 要:石膏幾何體是學生進入初中后接觸到的美術專業(yè)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畫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初中生學習石膏幾何體的學習,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功,培養(yǎng)學生熟練地用“拉直線”的方法表現幾何形體,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理解透視規(guī)律,準確地表現幾何形體結構。教師要遵循了“三大面、五大調子”的規(guī)律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其明暗部的層次能力。針對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往往是參差不齊的現狀,教師要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美術;石膏;幾何體
素描的學習應該從尊重客觀對象、研究客觀對象開始,遵循由易到難、由簡以繁、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描中的石膏幾何體的學習通過一系列的基礎訓練,逐步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造型能力。
初中生美術學習要從學習石膏幾何體開始,這是由幾何體本身的形體特點決定的,幾何體有著幾方面的優(yōu)勢,如色彩單純潔白,造型簡單,形體上任何微小的變化都能在光影中得到體現;質地均勻啞光,便于解釋光與形體關系的基本原理;形狀規(guī)則,容易體現光影、透視的科學原理。在初中階段石膏幾何體的教學可從兩個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是石膏幾何體結構素描;第二階段是石膏幾何體明暗素描,兩者順序不可顛倒。那么如何完成這兩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呢?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功
石膏幾何體結構素描強調學生在遵循透視原理的基礎上,能夠熟練地運用長直線或短直線準確地表現幾何體的形體結構。在訓練中,我認為學生要切實掌握好以下幾種基本技能:首先是熟練地用“拉直線”的方法表現幾何形體。“拉直線”在起稿階段經常被學生運用到,是初學者必須掌握好的基本技能,在以往的教學中許多老師很容易忽視這方面的訓練,對學生缺乏正解的引導,認為“拉直線”是非常容易掌握的,沒必要花時間進行特別訓練,久而久之使學生養(yǎng)成了一種“勾直線”或是“拼直線”的不良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更改過來,對學生后期的專業(yè)學習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一般來說,直線拉得好的學生就越快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在表現幾何形體時也會比較準確。其次是正確地理解透視規(guī)律,準確地表現幾何形體結構。透視規(guī)律是學生能否準確地表現幾何形體的關鍵,學生作畫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理,不能與之相違背。透視規(guī)律是枯燥無味的,只要老師一般安排在幾何體結構素描中,因為幾何體的造型相對簡單,規(guī)律比較明顯,在尊重客觀對象的前提下,總結出來的一種基本規(guī)律,它是理性的,在學習中;再次是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繪畫是眼、腦、手三者的配合,眼即觀察和眼力;腦即分析和思考;手即鍛煉和掌握。只有這三者達到和諧與統一,繪畫才能得以不斷地突破。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愈來愈覺得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對于繪畫的重要性,在繪畫中,很多的問題大都是由于錯誤和片面觀察而產生的。對初學者來說,眼睛看不到整體,手就畫不出整體;眼睛看不到變化,手就畫不出變化;眼睛看不到統一,手就畫不出統一;眼睛看不到本質,手就畫不出本質,敏銳的觀察力是作為一個畫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其明暗部的層次能力
與石膏幾何體結構素描相比較,明暗素描更注重表現物體在光線照射下的明暗、質感、量感、色彩等要素。它主要遵循了“三大面、五大調子”的規(guī)律?!叭竺?、五大調子”是物體明暗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隨著光照角度和光線強弱等因素的變化,其明暗關系也會發(fā)生許多變化,在實際應用中,要隨機應變,整體把握,切不可死搬硬套。在學習中,許多學生容易形成只要調子排得整齊就能畫好明暗素描的偏面思想,其實不然,當教師發(fā)現學生有這方面的思想時,在課堂上應該向學生特別說明,讓她們意識到排調子只是畫者在作畫過程中用到的表現手法,表現物體的明暗層次關系才是關鍵。學生初學時不應急于求成,筆者以為可以先要求學生耐心細心地去刻畫好暗部的層次關系,使學生明白暗部是有層次可言的,要畫得通透細膩,層次分明,有虛有實。根據以往的經驗,許多學生容易忽視暗部的層次關系,以為暗部就應該畫得黑黑的,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刻畫灰部上和勾勒幾何體的外輪廓,最后幾何體的造型被勾死了,整個畫面灰蒙蒙一片,缺乏層次感。
三、注意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無論是幾何體結構素描還是明暗素描,筆者以為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都需要多下苦功,細心折磨,要知道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入學初期是學生能否順利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的重要時期,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往往是參差不齊的,兩極分化的現象較為明顯,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接受過專業(yè)訓練,也有部分學生從未畫過畫,還是新手。當教師面對這樣一批學生時,如何能夠更好地解決兩極分化的現象成為一大難題。筆者以為此時可以先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分組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基礎分成若干組進行教學,如把從未學過畫畫的學生分為一組,學過畫畫但作畫方法凌亂的學生一組,基礎較好的學生一組,其余的學生為一組。分組前教師必須向全班學生闡明觀點,分組教學的好處在于不僅可以更快地提高同學們的專業(yè)基礎,而且能夠激勵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分組教學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靈活變通的,會隨時根據課堂的需要做出調整,目的是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學期初段,教師應該多加關注從未學過畫畫的學生,此時的她們非常依賴老師,老師的學前教育對她們尤其重要,好比一個剛學走路的小孩子,特別需要大人們的鼓勵和耐心的引導,切忌操之過急,不然容易使這幫學生失去信心,有時教師的一句話或是一個眼神對她們來說就是莫大的鼓勵。在學習中教師要要求學生掌握好"拉直線"的基本技能,平時多示范給她們看,示范的內容盡量簡單,甚至對部分上手較慢的學生采取手把手的教學形式,慢慢地引導她們找到作畫的感覺;而面對作畫方法凌亂的學生時,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糾正學生的作畫方法,向她們講解凌亂的作畫方法的壞處,讓學生意識到一套良好的作畫方法更容易提高作畫效率;當面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時呢,教師講解的內容可以相對復雜些,在平時訓練中給予她們較大的自由度,讓她們按照以往的習慣作畫,做到少示范多引導,避免出現全班的作畫風格千篇一律。
四、結論
對于初中生學習石膏幾何體的學習,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功,培養(yǎng)學生熟練地用“拉直線”的方法表現幾何形體,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理解透視規(guī)律,準確地表現幾何形體結構。教師要遵循了“三大面、五大調子”的規(guī)律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其明暗部的層次能力。針對學生的專業(yè)基礎往往是參差不齊的現狀,教師要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趙健.關于素描教學的思考[J].美術觀察,2006(08).
[2]劉堅,張靖.美術教育專業(yè)基礎素描教學研究——靜物石膏像寫生[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