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明
化學實驗教學屬于初中化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做實驗又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是衡量化學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學生參與到實驗中,能更好地掌握正確的化學實驗技巧與技術,從而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實事求是、獨立思考的科學態(tài)度,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所以,初中化學實驗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非常重要。
一、規(guī)范實驗操作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實驗中隱藏著許多危險,所以降低實驗危險性的方法之一是規(guī)范學生的操作?;瘜W實驗畢竟是科學實驗,它有很多具體的操作規(guī)范,教師在教授學生進行實驗時,應該強調操作的規(guī)范性,讓學生真正在規(guī)范的動作中學會新的知識。隨意性的操作有可能導致不正確的實驗結果產生,這樣也教不會學生新的知識。化學實驗中也會有很多易燃易爆,甚至有毒的試劑,所以教師在教授化學實驗時應該反復強調實驗的安全常識和操作時的注意事項。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前提是以學生的人身安全為基礎的,那么教師在教授實驗時,應該多多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從而讓他們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例如,在進行氫氣與氧氣混合氣體爆炸的實驗中,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實驗規(guī)則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學生可能改用酸奶用的塑料瓶或者一次性水杯。這樣一來,實驗的危險性大大降低,而且爆炸效果比較明顯。同時,由于其安全性的提升,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到其中,從而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教師的教學進度也可以順利進行,教學目標可以順利達到。
二、構建學生自主實驗教學模式
在實驗教學中,要排除一切包辦,表演的教學形式,變演示為動手實驗,讓學生敢于自己設計實驗,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異見,讓每位學生都能有機會進行動手實驗,從而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氫氣的制取實驗中,探究原理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反應特點,對實驗的各個步驟要仔細分析,并做到大膽提問,改進實驗儀器和藥品,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這樣的自主實驗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改變實驗用的儀器來讓他們創(chuàng)新出新的有效的實驗方法。當然,前提是儀器選擇一定要合理。學生在自主學習以及思考的支持下,可以自我創(chuàng)新實驗,在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中,課本上要求我們使用長頸漏斗,考慮到現(xiàn)實因素,我們可以用塑料瓶代替。這樣的思維想法是比較個性化的。其實化學就是這么神奇,同樣的儀器,同樣的物質,在不同的條件下就會有不同的現(xiàn)象。例如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可以分3種情況:常溫、加熱、高溫。不同的情況會讓學生產生對化學的興趣,并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認真觀察實驗,會有不一樣的收獲?;瘜W現(xiàn)象千奇百怪,例如蠟燭燃燒實驗,用干燥的燒杯罩在上方,會有霧氣產生,還會使石灰水變渾濁。而現(xiàn)象觀察到了,那么原因就需要學生思考了,學生在思考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新思維一步步形成的過程。
三、實驗過后評價并且激勵學生
化學學科具有嚴謹性,抽象性,對學生的獨立意識、判斷能力、計算能力等都要求很高,所以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評價和建議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方法。課堂評價是鮮活的、動態(tài)的,課堂上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獲得最充分、最合理的教育與發(fā)展,對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發(fā)展意義重大,所以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讓自己的評價更豐富,不斷讓課堂變得更高效,精彩,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優(yōu)點進行肯定。評價是對學生最好的鼓舞,激勵和喚醒,是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變化和發(fā)展的一種引導,所以面對不同的學生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評價,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方程式的書寫一直是令學生苦惱的問題,眾多的方程式很難記憶,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決定學習多少方程式,而教師只負責最后的評價部分,對于記憶力不好的學生,教師要多多鼓勵。自主學習得到了別人的肯定,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幅度提升,那么創(chuàng)新和個性化便會接踵而至。再例如,在實驗中進行二氧化碳的檢驗中,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學過的知識自行探索,用紫色色石蕊試劑和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融于水呈酸性,故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而二氧化碳可以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其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兩種方法都可以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而且使用試劑都比較少,最后效果也比較明顯。學生經過思考后,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進行肯定并夸獎?;瘜W實驗是化學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化學研究能力。所以,教師應該讓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發(fā)揮它應該發(fā)揮的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根據(jù)實驗的內容、目的和定量要求等選擇實驗方式,從而帶來更高的課堂效率。學習化學的過程就是一個思維的創(chuàng)新過程,尤其是在做實驗的時候。所以,教師在化學課的教授過程時,要多注意學生的動手能力,因為動手能力恰是思維內在能力的外在反映。
化學是一門很容易幫助學生創(chuàng)新的學科,只要教師有好方法,高效課堂,個性化課堂都能成為現(xiàn)實。它并不只是書上的文字,它還包括許多實驗和操作。也正因為如此,它才給了學生動手操作,根據(jù)實際創(chuàng)新的機會,而這個機會能不能把握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課堂的引導與教授,所以教師在教授實驗時應該多多引導學生思考并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思考,而后才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