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連娣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新大綱推薦的背誦篇目,都是歷代名篇佳作,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鑒賞性。這些詩詞不僅韻律和諧,而且短小精悍,詞句優(yōu)美,特別適合小學生閱讀背誦。誦讀這些古典詩詞,不僅可以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那么如何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合理利用時間
不同的時間,人記憶強度是不同的。背誦古詩,如果能切合學生的記憶周期,那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據(jù)最新心理學研究成果,人在清晨和傍晚的記憶力是最強的,根據(jù)這一點并結合學校的課表,我安排學生在7∶25和學生一塊早讀。在下午放學后,組織學生小讀古詩,以達到鞏固的效果。在整個過程中。我從不為了應付檢查而搞突擊,也不占用語文課的時間來專門背古詩,因為我覺得誦讀古詩是一項潤物無聲的工程,它應該如春風化雨般的慢慢滲透,而不應該是疾風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標,有計劃
不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兩首,邊背邊鞏固。把近期目標告訴學生,每天按計劃進行。這樣形成規(guī)律,學生會很自覺地配合老師完成背誦任務。比如開始背時每天背一首,邊背新的邊復習舊的,十天一小結,停下來鞏固一次。這樣10首10首的過關。全部背完后再開始總復習,每天復習4首,20天又是一個階段。因為開始是從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經(jīng)過不斷復習,總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從后面倒著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寫或默寫,還是像前面那樣,一天4首。這樣反反復復,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亂順序背,不給學生遺忘的機會。用不了多長時間,80首詩就能鞏固住了。如果趕上假期,就布置學生一天一首,邊背邊抄,既練了字又起到了鞏固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根據(jù)學期計劃合理安排,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踩實,誦讀活動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給學生方法
背誦古詩不能一味的為了背誦而背誦,我始終認為,誦讀古詩是一種樂趣,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快樂,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決不能讓背誦成為學生的任務和負擔。有鑒于此,我常常會給學生能講解相關古詩,讓他們在意義上對古詩有了解。俗話說,只有真正理解了的東西才能順利記住它。所以,在古詩背誦過程中,我非常注重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各種“趣”。如教學李白的《贈汪倫》時,可先講述汪倫用計誠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倫是當時有名的歌手,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的詩。有一回,汪倫聽說李白來了安徽,就修書一封。信中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早知汪倫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訪。見面后,李白方知“受騙”:所謂桃花,只是桃花潭,并無“十里桃花”;所謂“萬家酒店”,只是店名,并無酒店萬家。但李白哈哈大笑:“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兩人結為金蘭之好。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七言絕句《贈汪倫》?!@個故事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贈汪倫》一詩的興趣。又如教學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設懸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寫了一首七絕,在詩中直接將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這位大文豪是誰呢?這首詩叫什么呢?是怎么寫的呢?再如教學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可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句千古佳唱著手,激疑設趣,從而引導學生欣然誦詩。再如教學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當學生了解全詩大意后,筆者設計道:如果你是一位攝影師,根據(jù)《錢塘湖春行》的內(nèi)容拍攝西湖風景你決定選擇哪些鏡頭?(如果指導細一點,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樣的人等?!保┐龑W生各抒己見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樂的西湖風景錄像供學生借鑒。再如教學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當學生弄清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禪意后,他們學詩熱情有所回落,這時可設置配音樂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延續(xù)學生的興趣。
以上就是我從實際教學出發(fā),得出在培養(yǎng)學生誦讀詩歌的一些體會。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讀詩使人靈秀。”蘇東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優(yōu)秀古詩文,將會改善我們?yōu)槿俗鍪碌馁|(zhì)地,不斷加厚和刷新我們的人生底色,提高我們的文化品位,陶冶我們的道德情操。讓我們和學生一起,手把詩書,或高聲疾誦,或低聲微吟,在唐詩宋詞的天地里心馳神游,去營造我們中華民族21世紀上午書香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