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照林
摘 要:環(huán)藝手繪學習是開啟學生設計思維,進行設計表達,專業(yè)設計必須有的過程。如何快速高效的學好手繪,是高校教學教改的熱點。本文旨在探尋適合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特點手繪教學方法,通過線條練習法、透視與結構練習法、色稿練習法的論述,拓寬適合同類高校手繪教學發(fā)展的思路。
關鍵詞:手繪線條;結構透視;手繪技法;手繪實訓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把培養(yǎng)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專業(yè)技能型人才作為培養(yǎng)目標,其手繪教學既要讓學生畫的具有藝術性,審美性,更要讓學生具有手繪設計草圖推敲,衍生手繪設計方案的能力。手繪教學是科學設計方案研究與手繪技術美感的實現載體,是環(huán)境藝術設計學生開啟職業(yè)生涯的必由之路,因此,手繪教學法研究一直備受關注。
一、 地方新建本科手繪教學特點
翻看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簡介不難發(fā)現,多為地方原有大專和大專,大專和中專根據國家大力發(fā)展高等教育的政策通過資源整合升級的本科高校。其手繪教學也必然呈現其特有的特點:首先,手繪教學多重臨摹畫的好看,輕徒手快速表現。手繪教學的教師隊伍多為傳統(tǒng)美術教師轉型發(fā)展而來,在手繪教學中,由于沒有經過系統(tǒng)環(huán)藝專業(yè)學習,對手繪的在專業(yè)設計中的位置和作用不了解,手繪是環(huán)藝專業(yè)設計中的草圖表達,反復推敲修改的表達過程。其次,手繪技法課重理論,技能訓練量不夠。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以就業(yè)為導向,客觀上就要培養(yǎng)適應市場的學生,課程體系改革在所難免,不少學校消減如透視學,人體工程學等偏理論的課程,加大技能課的力度,加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養(yǎng)力度,手繪教學要同時教授透視學中的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軸測圖等透視原理,還要教授人體工程學的室內家具尺寸。更要教授手繪技法表現,以幾十學時的手繪課去吸收如此多的內容,著實很吃力,根本無法完成諸多手繪練習的任務。第三,手繪教學普遍得不到學生的重視,質量不高。電腦出圖具有高度的真實性,美觀性,高效性、精確性、易操性。在地方城市,是學生就業(yè)實習進入公司實習測試的主流。加之大眾審美“照片化”的傾向,“手繪無用說”在學生廣為流傳,加之自身高考“快拳”后遺癥導致的手繪造型基本功差,手繪學習在學生的潛意識中遭到抵制,應付作業(yè)的思想,造成作業(yè)質量不高已成普遍現象。
二、手繪教學方法談
手繪表現技法在電腦繪圖業(yè)快速發(fā)展,商業(yè)講求高效、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噴筆技法,水粉技法,透明水色技法因其自身制作速度慢等原因,在我國大多高校的教學中只做概說,不做課堂練習,當下手繪教學的主流是馬克筆結合彩鉛快速表現(以廬山手繪為代表的各地手繪集訓營),水彩表現(以廣西藝術學院為代表的中西部高校),在此,筆者認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結合自身手繪教學特點,手繪課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實訓教學:
(一)線條練習法
地方新建本科學生造型基礎不強,入學的素描課大多講授光影素描,開設設計素描也以美術學教師講授居多,對造型素描的訓練幾乎沒有。線條練習法旨在從基本的線條入手,注重用線條去表現物體結構。這一點從1991年出版,2017年仍在使用再版幾十余次的張綺曼、鄭署旸教授著寫的《室內設計資料集》內的手繪圖景就可驗證。線條練習法簡要來說,就是讓老師從手繪1厘米開始教學,讓學生畫直畫準,逐漸畫好2厘米甚至到10厘米的線條,確保學生對手繪線條的腦、眼睛、筆三者達到協(xié)調統(tǒng)一,筆者認為可以讓學生嘗試做到手繪4-6厘米線小于3毫米以內的誤差為宜,以此高質量的線條,可以讓造型基本功差的學生迅速提高腦力,眼力,手感,對室內外空間物體的造型尺度及大小比例有較為準確的尺度觀念。為將來的家裝設計,小區(qū)規(guī)劃等設計專業(yè)課中徒手繪制平面圖,按比例勾劃立面圖,進行方案手繪推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透視與結構練習法
透視學是環(huán)藝專業(yè)在世紀初各高校普遍開設的課程,目前在部分高校已經將該課整合到手繪表現課中去講解。材料與構造學也是當下必修課,但該課一半以跑市場,接軌市場看材料,跑工地為主的方法進行教學。透視與結構練習法旨在透過現實室內物體的觀摩與認知,讓學生用線條的方式予以表達。透視練習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透視角度線稿練習,如家裝和辦公空間室內設計,掌握視高1米左右的一點平行透視,一點斜透視即可,讓學生先入門,熟練后在嘗試成角透視手繪練習。結構練習要求學生準確把握和理解物體結構,如椅子腿的結構在透視下到底是幾根線表示,那個面寬,那個面窄?椅子的結構支撐穿插關系是什么,都要在線條準確表達的基礎上予以準確表達,這樣才能讓室內外空間手繪線稿準確而不缺乏細節(jié)。
(三)色稿練習法
上色練習,一直為學生詬病,不得其法。比如馬克筆快速手繪表現一直很難讓學生掌握,廬山手繪經過10多年的手繪培訓,已經為我們找到了解決之鑰---漸變,漸變,再漸變。筆者在教學和實訓中感受到,畫好漸變是和馬克筆認識,“交朋友”的最好方法。筆者認為,只有在畫好馬克筆漸變的基礎上,去研究各種物體的材質質感表現才會有的放矢,才會有抓手的搞好室內外空間手繪上色問題。水彩上色重點把握色彩冷暖關系的前提下,掌握好國畫中工筆花鳥運筆、退韻技法的應用。
三、結語
本文針對地方新建本科手繪教學特點,從簡單易教學的線條練習法,到透視結構練習法,再到色稿漸變練習法,闡釋手繪教學的快速入門方法。以期從學理和實踐的角度對手繪教學水平的提高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第22頁
[2]張綺曼,鄭署旸.室內設計資料集[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1
[3]曠萬潔.環(huán)境藝術設計手繪效果圖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改革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