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軍
【摘 要】從二十一世紀初到現(xiàn)在,人們不單單追求著社會的進步,更是寄托于孩子教育,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但是目前我國廣大的落后地區(qū),難免出現(xiàn)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采取放養(yǎng)型,甚至是傳輸畸形的教育理念?;蔚挠^念導致教育的畸形發(fā)展,畸形的發(fā)展必然導致教育發(fā)展落后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加強落后地區(qū)教育培養(yǎng)家長的素質,刻不容緩。
【關鍵詞】落后地區(qū) 家長素質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94
在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年輕人不得不去發(fā)達地區(qū)工作,這樣就產生了留守兒童。許多人外出打工,結果子女的教育出現(xiàn)了空白。這樣就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而且在落后地區(qū),有些家長更是覺得讀書沒有什么用,給孩子一個只有打工掙錢才是最重要的。這樣非常不利于地區(qū)的發(fā)展。
一、外出打工者要重視子女的家庭教育
父母外出打工,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彌補家庭經濟跟不上而沒有完成大學學業(yè)的夢想,所以許多家長已做好充分準備,去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掙到足夠的資金來完成后輩的大學夢。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不少家長忙著賺錢,而忽略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作為家長應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努力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子女健康成長的家庭教育應引起家長的重視。如果因為掙錢,缺乏家庭教育,使得孩子拋棄學業(yè),誤入歧途,這就導致了失敗,家庭教育不容忽視。因為祖輩的知識水平是有限的,科學思想的不足很難為他們的子孫提出科學的教導。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應重視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
二、家長應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有意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
很多落后地區(qū)孩子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主要是讓孩子讀讀書,認識認識字,而忽視了孩子的興趣、人格培養(yǎng)、人生觀、價值觀。有的家長不重視幼兒教育,認為幼兒教育是沒有必要的,孩子長大后自然會懂事,忽視了后期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優(yōu)秀素質沒有得到培養(yǎng)。對于這類問題,家長應投時間直接教育孩子,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對于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最終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因此,家長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尤其是有關孩子心理與教育方面的知識要加強學習,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從根本上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行為,正確指導孩子行為的健康發(fā)展。孩子在成長中,可塑性大、模仿性強,其行為發(fā)展往往以成人的行為為榜樣。
三、包容孩子、賞識孩子
家長要學會理解、寬容。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方面的差異,因為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行為、習慣、愛好等方面都不同。當孩子有缺點時,家長應該面對,不要回避,但不要拿放大鏡看孩子的錯誤,畢竟孩子還是孩子,難免會繼續(xù)犯錯誤,沒有缺點和錯誤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因此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即使孩子犯同樣的錯誤,也要寬容過錯,因為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寬容都會使孩子自我覺醒,會進步。換位思考,寬容孩子,孩子會寬容家長。寬容是孩子積極發(fā)展的源泉。能容忍孩子的錯誤和缺點是很正常的。在理解和寬容的基礎上,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通過溝通。家長應該寬容和理解的孩子應該有“誠意”和“耐心”的孩子,要注意尊重孩子,像朋友,傾聽孩子的想法,與孩子真誠的溝通,發(fā)現(xiàn)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關注孩子的情感體驗,讓孩子感受到關懷的溫暖;在交流中面對矛盾的思想,并真誠地與孩子進行自我批評和耐心交流,從而減少矛盾。寬容并不意味著縱容,寬容是為了更好的嚴格要求。思想教育是做好孩子思想問題的工作,不是以寬廣的胸懷包容他們的活動就會危害孩子。應該指出的是,寬容的前提是孩子對自己的錯誤有正確的認識,并深深地后悔。如果家長只是放任孩子的寬容,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只有傷害和沒有好處。在適當?shù)臅r候,家長應該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批評孩子,使孩子充分體驗到家長的關愛和幫助自己,對自己的預期,調動積極性,糾正錯誤的自我教育,激勵自己前進,不辜負家長的良苦用心。
欣賞的重要基礎是家長對孩子的真正信任。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家長要信任孩子,孩子會有動力產生自信的心理素質,并且在心里深深地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的優(yōu)點,認識自己的不足,最后走上成功之路。家長的信任可以使孩子形成自尊自信,并帶來強大的動力,使孩子不斷進步。當孩子感到家長充分信任自己的心,會產生一種愉悅感,激發(fā)他們的潛能,提出新的要求,接受新的挑戰(zhàn),適應新的環(huán)境、新的生活境遇。
四、轉變家長自身的觀念
在落后地區(qū),有些家長往往認為上學沒什么用,上完學還是要回家種地,這種傳統(tǒng)陳舊的教育觀念對于孩子的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很多家長現(xiàn)在的年紀蠻大了,自身的教育的水平可能不是很高,并且長期都受到陳舊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已經在腦中根深蒂固了。要轉變落后地區(qū)家長的觀念,這就需要社會,家長各方面的努力,首先政府要加強宣傳教育的重要性,普及上大學的好處,多宣傳孩子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資源后會給家庭帶來什么好處。其次,靈活調整現(xiàn)有的人口戶籍政策,不搞一刀切,如外來人員積分制入學政策的實施,或外籍人員收編入戶,享受同樣的上學權利,體現(xiàn)兒童教育平等機會的公平。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僅取決于父母對于教育動機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教養(yǎng)方式,可以說好的教養(yǎng)方式是可以加強孩子的成長,有利于孩子積極健康的成長,所以家長在其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握好自身素質是促進孩子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王連生.親子教育的基本觀念之分析[J].師友月刊,1980:162
[2]李洪曾.上海地區(qū)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發(fā)展(1987—1995)[J].上海教育科研,1996(03)
[3]李洪曾.家庭教育指導的目的、任務、性質與渠道[J].研究與探索,2004(01)
[4]王有才.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探微[J].中國家庭教育,2006(03)
[5]張家勇.朱玉華.肖毅.農村貧困地區(qū)幼兒保育和教育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政策建議——以中部某省某國家級貧困縣N鎮(zhèn)為個案[J].學前教育研究,2010(04)
[6]李生蘭.上海市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形式的發(fā)展軌跡與前景[J].學前教育研究,19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