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瓊金
摘 要:在計算機的應用過程中,離不開邏輯學的理論知識體系作為基礎,計算機應用中其他各學科知識的滲入是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本文分析可邏輯學在計算機應用過程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為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中包含的具體內容相當廣泛,本文選取了其中的軟件部分生命周期和軟件開發(fā)過程中邏輯學的具體應用。文章對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中邏輯應用在軟件部分的生命周期進行了簡單概述,對計算機軟件開發(fā)時期、測試過程、維護過程中邏輯學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結合計算機軟件各個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說明了邏輯學對于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意義。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幫助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進行合理的研發(fā)與分析,進一步推動邏輯學在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中的應用情況。
關鍵詞:邏輯;應用;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
通過現(xiàn)階段的計算計軟件工程分析發(fā)現(xiàn),邏輯學對于計算機等人工智能技術方面作用比較大,比如在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的實際研發(fā)中,對技術進行合理性的分析主要運用邏輯學的方法進行,對各種角色進行正確的定義,對職務和技能的需求進行分析,比如在開發(fā)組中,定義其中的“某人”在“某時間”要做“某事”,以及“怎樣做”等等的內容。在計算機軟件工程的研發(fā)過程中,要不斷的提高研發(fā)效率和提高產品質量,進一步深入分析軟件領域建模的研究,即數(shù)學建模方面的研究。各個學科交叉的應用可以互相影響,邏輯學的引進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起到完善的作用,密切聯(lián)系邏輯學的發(fā)展與運用,兩者相互結合,不論是對邏輯的分析,還是對市場進行分析,在計算機軟件工程的研發(fā)中過程中,必將會應用到認知邏輯、數(shù)理邏輯、非形式邏輯、和人工智能技術作為輔助工具,將研發(fā)背景定為人類知識的表達。
一、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中邏輯應用在軟件部分的生命周期
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包括:軟件的管理、軟件文檔的建立、信息數(shù)據(jù)的存儲及安全等,怎樣提高在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中的工作效率對于軟件的研發(fā)是非常重要的。計算機軟件工程成的研發(fā)方式、輔助工具、相關過程都離不開各個相關要素的展開。邏輯學的理論中,通過類比法把軟件工程當成是軟件工程的每一個生存周期,這和人類的生命周期類似。首先,人類由嬰兒到幼兒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軟件也是一樣,以定義為基礎,在每個階段之中設計相關問題,分析它的可能性,對軟件的實際需求進行分析和定義,其次對于軟件的后期研發(fā)和維護工作進行具體分析,確保其穩(wěn)定性和可行性。其次,人類從兒童到少年,少年到中年,同樣需要一個過程,軟件的開發(fā)階段也類似,該階段的工作主要是對于軟件需求的分析,通過相關方案的設計于執(zhí)行,相關編寫代碼的順利完成,在軟件測試環(huán)節(jié)之后,進行軟件的發(fā)布。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對軟件進行相關設計前,一定要考慮軟件投放到市場后的實際市場價值,軟件要既簡單又容易操作。在軟件研發(fā)技術人員的研發(fā)過程中,一定要考慮軟件可以操作的內容與不需要操作的內容,軟件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才是研發(fā)的重點,不要過于追求各種功能運行的實現(xiàn)性。例如:某市醫(yī)院想要一款藥品管理軟件,病人通過該軟件可以實時查看各類藥品的價格,但是,病人不能通過該軟件查看藥品的庫存和查看藥品的功能。在對該款軟件設計時,技術人員若對該軟件的功能不清楚,就會導致設計出來的軟件不符合醫(yī)院的需求,造成很多麻煩,所以,軟件研發(fā)人員要明確自己的設計目的,運用邏輯學的理念,進行對比與應用,完善軟件的定義。
在邏輯學的體系中,任何概念都可以當做是“類概念”,簡單地說,概念只是思維方式的一種,它的作用是思維內筒的的承載工作,是對理性知識的一種認知方式。在領域建模方面,有一個問題域,這是對相關事務或者相關概念對象的研究,對于問題域對象的靜態(tài)模型常常采用圖形的方式進行表現(xiàn),領域模型中主要包括:概念之間、概念類的屬性、概念類之間實際的聯(lián)系。
二、軟件開發(fā)時期邏輯的應用
軟件開發(fā)時期通常由5個階段,需求分析、軟件設計、代碼生成、軟件測試、軟件維護。軟件需求分析是指軟件設計人員應該明白用戶的需求是什么,用戶必須與軟件設計者達成一致,詳細分析每個軟件研發(fā)的過程,防止后期的返工與失敗,達到用戶對軟件的要求標準。軟件設計是指為了達到軟件滿足用戶的需求而對軟件進行的程序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技術人員必須要有數(shù)理邏輯的思維,保證程序設計理論的正確計算方式。代碼生成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運用到的是計算機與邏輯學之間的聯(lián)系,當我們設計程序時,通過輸入正確的口令或密碼,對程序進行登陸操作,若登錄的用戶名稱或密碼不對,則登陸不成功,不能對程序進行相關操作。
三、軟件測試過程中的應用
軟件測試階段是軟件的所有結構模塊設計都完成之后進入的階段。計算機軟件的測試階段其實就是查找軟件中各種bug的階段,測試人員的工作是找出bug,并不是修復bug,測試人員找出bug后,報告給測試經(jīng)理。經(jīng)過測試經(jīng)理的審核,之后再對相應的問題進行修改,修改完成后,是回歸問題的流程,該流程是指修改之后再次進行測試,查看原先的問題是否已經(jīng)解決。在測試工作之前,要對測試人員進行相關軟件的業(yè)務技能培訓,使業(yè)務人員清楚的明白軟件的正確功能是什么樣子,這樣才能夠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及時找出問題。
四、軟件維護過程中的應用
現(xiàn)在的科技產品都有售后服務這一塊,相關科技公司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維修站,如果客戶在使用過行程中出現(xiàn)問題,維修站都會派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進行維修和反饋。在需要客戶在使用計算機軟件時將遇到的問題仔細記錄下來,這樣才會對軟件的維護和修改工作起到關鍵的作用,有效幫助軟件程序工程師找出問題,對癥下藥。一旦軟件出現(xiàn)問題,那么軟件的錯誤和缺陷就是真實存在的,這種情況人為是避免不了的,因此,軟件的設計者和軟件的用戶之間就存在一定的沖突,我們該如何避免這一沖突呢,通過邏輯學的一些小知識來說,正確對待軟件的設計者和軟件的用戶之間的沖突,可能會得出科學的解決辦法。軟件的用戶肯定是希望軟件的問題和缺陷盡快解決,而軟件的設計者修改這些問題和缺陷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過程統(tǒng)稱為軟件的維護過程,該過程是軟件生命周期中最長的一個階段。軟件的可靠性是這一過程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軟件研發(fā)的技術人員必須具有優(yōu)秀的程序設計風格,這樣才能夠確保維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就好比人類交流需要語言一樣,計算機軟件的編寫同樣有不同的計算機語言,我們必須保證自己可以設計出能看得懂的計算機語言編織的程序。
五、結論
結合現(xiàn)代科學推理和表達的特點,建立智能化的推理模型,開發(fā)具有實際價值的智能軟件,促進人文社會的發(fā)展,推動社會的生產力。在研發(fā)過程中,不僅要運用到數(shù)學建模方面的學科知識,還要運用到計算機軟件設計方面的相關知識,這兩方面的實際應用都和邏輯發(fā)展息息相關,對市場的分析、研究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換句話說,計算機工程軟件技術的研發(fā)建立在理論知識體系的研究之上。本文通過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中邏輯應用在軟件部分的生命周期的具體分析,說明了邏輯學與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并且通過一些實際例子更好的闡明了這一點,對在計算機軟件研發(fā)過程中的邏輯應用進行了比較和延伸。同時,本文對邏輯的應用在軟件研發(fā)過程中的具體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說明了一些邏輯方法的具體應用情況。通過本文不難看出,在做相關科學技術的研發(fā)時,各個學科之間存在著交叉關系,比如邏輯學與其他學科。今后,邏輯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相關結合研究將是相關工作的重點,邏輯學在計算機工程軟件技術中有著非常重要的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康巧茹.邏輯研究的第二次轉向[J].寧夏黨校學報,2003(02).
[2]韓曉建,鄧家褆.產品概念設計方案的評價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0(02).
[3]鐘小全.高職《軟件工程》“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和實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3(10).
[4]康巧茹.邏輯研究的第二次轉向[J].寧夏黨校學報,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