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guān)于成都的幾個傳說

      2017-05-12 23:44蔣光耘
      瞭望東方周刊 2017年17期
      關(guān)鍵詞:張獻忠成都

      蔣光耘

      有學者認為清代的一些史料有偏頗之嫌,成都屠城并非張獻忠所為,劊子手是清軍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2016 至2017年度考古已結(jié)束,出土文物中,發(fā)現(xiàn)有上千件文物直接與張獻忠大西國相關(guān),也證實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但另一個傳說——“張獻忠屠滅成都”——仍是傳說。

      誰屠滅了成都

      公元1628年(崇禎元年),陜西的大饑荒拉開了明王朝滅亡的序幕。傳說中,1644年陰歷八月初九,張獻忠攻陷成都,下令屠城三日。三日過后,仍每日殺百余人以樹威。

      歐洲傳教士利類斯和安文思二人所著《圣教入川記》記載,張獻忠每日殺一二百人,為時一年又五個月,累計殺人10萬。清軍一來,張獻忠在逃離成都前,更是對成都實行殘酷的“四光政策”,從老百姓到軍隊家屬,以及他自己部隊中的湖北兵、四川兵,最后連早期跟隨他出生入死的秦兵也在剮殺之列,剮殺后制成腌肉以充軍糧。其殘忍程度,令人發(fā)指。

      《溫江縣志》上說,溫江縣由于張獻忠的屠剿,“人類幾滅”。1659年縣里清查戶口,全縣僅存32戶,男31丁,女23口。“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逗嗞柨h志》卷十九記載:“明末兵荒為厲,概成曠野,僅存土著14戶?!?/p>

      “他殺得沒有平民了,就派許多較為心腹的人到兵們中間去,設(shè)法竊聽,偶有怨言,即躍出執(zhí)之,戮其全家。以殺治兵,用兵來殺。”這是魯迅先生看了《蜀碧》一類關(guān)于張獻忠屠蜀的書后,在《晨涼漫記》里的一段記錄。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異議,認為清代的一些史料有偏頗之嫌,成都屠城并非張獻忠所為,劊子手是清軍,其支撐材料是,清軍于1647年在四川公開發(fā)布告示,宣稱全城盡屠,或屠男而留女。

      然而,不管是清軍還是張獻忠,屠城是真實存在的。四川人口由600多萬銳減至50萬。

      1647年清軍攻下成都后,當時的成都竟然找不到完整的房屋,只好將官衙暫時設(shè)于閬中縣。如今,游覽閬中古城時,依然能看到當年設(shè)立的衙門和貢院等復原舊址。

      2002年4月,成都市新南門立交橋施工現(xiàn)場發(fā)掘出“萬人坑”,人骨數(shù)量之多難以統(tǒng)計。經(jīng)成都考古所專家勘察,估計這與宋末元初以及明末清初的兩次成都大屠殺有關(guān)。

      有關(guān)成都之傳說,并不局限于“屠城”。在漫長曲折的歷史中,這個城市從未更名,也從未遷徙,算得上是中國城市史上罕見的“景觀”了。

      而關(guān)于這個城市的傳說,從其起源就開始了。

      誰修筑了成都

      關(guān)于成都建城的歷史,一直存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據(jù)《蜀王本紀》載:“蜀王據(jù)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xiāng),徙居成都”。又有《華陽國志》記載:“開明王自夢郭移,乃徙治成都。”也就是說,大約在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其都城從廣都樊鄉(xiāng)(今天的雙流縣)遷往成都。

      至于成都名稱的由來,據(jù)《太平環(huán)宇記》,開明王九世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成都的含義為“終了的都邑”或“最后的都邑”。

      另一個傳說與張儀有關(guān)。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滅巴蜀,改蜀國為蜀郡,設(shè)成都縣,作為蜀郡的治所。5年后,秦惠文王令張儀和蜀守張若按咸陽格局興筑成都城,城周12里,高7丈。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為大城,郡治,是蜀太守官司舍區(qū)域,乃政治中心;西為少城,縣治,是商業(yè)及市民居住區(qū),是經(jīng)濟中心。

      究竟是開明王建成都,還是張儀筑城?至今學術(shù)界仍有爭議。

      不過,筆者發(fā)現(xiàn),當下成都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機構(gòu),但凡涉及這一歷史點,基本都采用了“開明王九世筑城”的說法。

      誰造就了天府

      誰修筑了成都這座城池,迄今沒有定論。但是對于誰造就了天府之都,已有明確答案。

      成都這樣一個“其地四塞,山川重阻”的盆地,憑什么成為中華民族長江上游的古代文化中心,成為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fā)源地之一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回到張儀筑城的歷史。就在張儀筑城的幾十年后,秦孝文王命李冰為蜀守,修筑了流芳百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華陽國志》這樣描述:“灌溉三郡,開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p>

      都江堰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譽為“天府之源”。千百年來,每年的4月5日,都江堰都要舉行隆重的慶典,以紀念古堰的造就者李冰。

      不難想象,被水滋潤的成都當時是何等的富庶和繁榮。作為天府之國的“都城”所在,彼時的成都,不僅農(nóng)業(yè)、絲綢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發(fā)達,而且造紙和印刷術(shù)等也發(fā)展迅猛。宋代時,成都已是全國印刷業(yè)三大基地之一,有“宋時蜀刻甲天下”之稱。

      作為世界上最早發(fā)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shù)的城市,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jīng)咒》、西川過姓金剛經(jīng)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等均是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倫敦博物館收藏的后蜀時期成都木刻印刷的“歷書”,為世界最早的木刻歷書。

      昔日繁盛的經(jīng)濟活動讓這里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還設(shè)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wù)”。

      豪不夸張地說,都江堰的灌溉之利使成都物產(chǎn)豐饒而不知饑饉。經(jīng)濟、文化的高度發(fā)達,孕育了先秦時期的古蜀文明和漢代蜀地文明,將成都推入了興盛時期,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中贊嘆:“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云山如錦繡,秦川能及此間無?!薄顿Y治通鑒》記載:“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二?!逼渲械囊嬷?,就是指成都。

      別名為何是“錦官城”

      歷代詩句中提到成都的并不少,僅唐代杜甫就留下膾炙人口的“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等詩句。

      為什么詩人會把成都稱為“錦官城”?

      一種說法來自南朝李膺的《益州記》:“錦城在益州南、笞橋西流江南岸,昔蜀時故錦官也。其處號錦里,城墉猶在?!?/p>

      又說在唐宋時,成都芙蓉似錦,因此成都也稱作錦城。據(jù)《成都古今集記》載:“孟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上,盡種芙蓉,每到深秋,四十里為錦,高下相照,因名錦城。”

      但流傳更廣的說法,和以上幾種均無關(guān)聯(lián)。據(jù)說在三國時期,成都的蜀錦成為重要財政收入之一,蜀漢王朝因此設(shè)置錦官一職保護蜀錦生產(chǎn),錦官城的稱呼由此產(chǎn)生。

      哪一種說法更準確,難以確認。但是,成都確實是中國絲綢文化重要的發(fā)源地和生產(chǎn)地之一。早在漢、晉時期,蜀錦就風靡天下。六朝以后至隋唐,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所銷蜀錦,大都是成都生產(chǎn)的??脊艑W家曾在一具古埃及女性木乃伊的頭發(fā)里,發(fā)現(xiàn)了一塊絲綢,據(jù)考證,它來自遙遠東方的蜀地。

      公元前122年,歷經(jīng)磨難的張騫從西域回到長安,上奏漢武帝:“大臣大夏(今阿富汗)時,見邛竹杖,蜀布”。也就是說,張騫在阿富汗一帶見到了成都邛崍出產(chǎn)的竹拐杖和四川產(chǎn)的布匹。

      誰首次打破了成都的悠閑

      從歷史來看,大多數(shù)中心城市的興衰基本與王朝更替有關(guān),戰(zhàn)爭是它最直接的催化劑。漢末以來,中華版圖上戰(zhàn)火烽起、諸侯混戰(zhàn),隋末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唐代的安史之亂,隨之而來的藩鎮(zhèn)混戰(zhàn)和唐末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使大半個中國陷入了戰(zhàn)火之中。

      由于有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作為屏障,所以一直到宋末元初之前,成都子民都過著世外桃源般的悠閑生活。然而,在一個動蕩的國度里,成都不可能永遠保持著安樂。

      在今天成都金堂縣的云頂山上,有一段古城墻遺址,它見證了成都第一次破城的恥辱歷史。

      公元1236年,宋蒙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的第二年,蒙軍分三路大規(guī)模南征,闊端率西路軍全面突破蜀口防線,攻占興元、利州(今廣元)、劍門關(guān),長驅(qū)直入攻陷成都,成都慘遭屠城。

      元代賀清泉《成都錄》記載:“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蜀民就死,率五十人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積其尸。至暮,疑不死,復刺之”。

      雖然《成都錄》中記載的140萬骸骨是否真實還有待考證,但成都遭受到的屠城之慘烈、殺人之殘毒,空前絕后。據(jù)譚紅主編的《巴蜀移民史》中的數(shù)據(jù),1175年統(tǒng)計的四川人口為264萬戶、751萬余口,到南宋滅亡后不久的1282年,僅余12萬戶。

      “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

      考古的陸續(xù)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證實了成都所屬的古蜀文明的存在。

      奇特的古蜀文明在考古人員的鋤頭下,一點一點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

      1986年,距成都38公里的三星堆,一個磚廠工人不經(jīng)意的一鋤頭下去震驚了全世界,在兩個不大的祭祀坑里,考古隊發(fā)掘出的文物令全世界側(cè)目,這些物品是原來中國文化體系中從未出現(xiàn)過的東西,更是連接不到中國上下歷史文化中的任何一環(huán)。

      奇跡還在延續(xù),15年后,一支建筑隊在成都市區(qū)西北面二環(huán)路和三環(huán)路之間,又用挖土機撞開了金沙遺址的大門,再一次震驚了世界。

      這一次,大家欣喜地看到,金沙遺址發(fā)掘出的文物和三星堆文物的文化內(nèi)核一脈相承,終于,孤立于中國文化體系“之外”的三星堆文化找到了伙伴。

      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遺址的發(fā)現(xiàn),不僅把巴蜀的古代文化史向前推進了近千年,還描繪出了一幅與公元前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古埃及、古羅馬同樣繁榮昌盛的生動景觀,而她的文化藝術(shù)成就,更是獨樹一幟。

      在這些出土文物中,最引人關(guān)注的不是造型奇特、器型巨大的千里眼、順風耳、金錢樹,反而是一個重量只有20克、厚度僅0.2毫米的太陽鳥金箔。

      據(jù)考證,“太陽神鳥”中4只逆向飛行的鳥,與《山海經(jīng)》中“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有關(guān),這進一步說明這個時期的古蜀人是“崇鳥崇日”的。

      “太陽神鳥”的發(fā)現(xiàn),證明古蜀文明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文明,而那個時期,也是成都作為蜀國都邑的第一次興盛。

      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正式成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標志,同時也是成都市的市徽。一年后,“太陽神鳥”的蜀繡制品隨神舟六號飛船升空,遨游太空。

      猜你喜歡
      張獻忠成都
      成都之旅
      誠誠&嘟嘟的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李自成&張獻忠:草根兄弟相愛相殺
      誠誠&嘟嘟的成都生活
      唐甄《潛書》所載張獻忠史實考辨
      數(shù)看成都
      張獻忠:別老叫俺殺人王
      常宁市| 五指山市| 云浮市| 南陵县| 新津县| 乐业县| 哈密市| 富宁县| 阿坝| 镇远县| 霍城县| 九台市| 呼伦贝尔市| 岳池县| 察哈| 广平县| 平果县| 南涧| 昭平县| 依兰县| 紫金县| 广灵县| 华坪县| 三都| 鄂伦春自治旗| 蓬溪县| 西峡县| 济源市| 绥宁县| 枣强县| 嘉义市| 百色市| 星座| 安宁市| 垦利县| 扎兰屯市| 固阳县| 措勤县| 邹平县| 呼图壁县|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