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衛(wèi)
明代著名文學家高濂精于養(yǎng)生,他長年隱居在杭州西湖邊,通過安樂起居、應時飲食、藥方調理、休閑清賞來延年祛疾,其方法可謂集當時的養(yǎng)生學之大成。
高濂認為,養(yǎng)生必須以安樂為本,只有經常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方能長壽。他說:“隨在皆安,無日不足,人我無競,身世兩忘,自有無窮妙處,打破多少塵勞?!弊龅诫S遇而安、自足自樂、不爭名利,才真正懂得了養(yǎng)生的至理。
對于閑居在家,高濂的理解是“閑可以養(yǎng)性,可以悅心,可以怡生安壽?!遍e居的大好時機,應該用來修身養(yǎng)性、愉悅心境,自然能夠益壽延年。閑居不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而要培養(yǎng)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讓精神有良好的寄托。高濂的愛好極為廣泛,書法繪畫、藏書訪書、彈琴、郊游、插花等都是他樂此不疲的,在滿足精神享受的同時,也達到了養(yǎng)生目的。
高濂向往恬靜的田園生活,他經常在午睡初足后,從容散步于落花山徑,撫松竹而歌,汲山泉聽著禽聲煮茶啜飲。歸來時,山妻已經做好麥飯,欣然一飽后,在南窗下展開所藏法帖、畫卷縱情欣賞,吟詩作賦。然后出門到溪邊散步,看夕陽在山,聽牛背笛聲,邂逅老友則相與閑談,不覺間已經明月高掛。作為藏書家,高濂做夢都在搜求圖書,沉迷于訪書的樂趣當中。閑時開函玩味直到夜深,對圣賢面談千古,真是悅心快目。通過藏書讀書,高濂得到了心靈的極大愉悅。
在飲食上,高濂主張應時飲食、貴在清淡、細嚼慢咽、食不過飽。飲食要根據季節(jié)和氣候的寒溫變化作選擇,來維護良好的生命力。而清淡的食物則最宜于消化吸收,也更養(yǎng)胃,不會讓五臟受到傷害。細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對胃起到保護作用,又可使面部肌肉得到運動和鍛煉,增強大腦活力,起到預防大腦老化和老年癡呆的作用。
高濂一生重視以方藥來疏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從而達到了延年益壽的目的。高濂自幼體弱多病,又患有眼疾,因此經常向名醫(yī)求教,于是積累了不少秘方,他配置后用來給自己治療,使病體和視力很快得以康復,親友們也同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高濂曾以何首烏、干菊花、五加皮、枸杞、黃精、茯苓、桑椹子、肉蓯蓉、天麻、杜仲、當歸等藥材,配成獨門的“延齡聚寶酒”,從39歲開始長期飲用此酒,服到65歲時,他須發(fā)烏黑如青年,齒落更生,而且耳目聰明、精神矍鑠,可見良方對于身體的調理作用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