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航
秦觀有一首《浣溪沙》,是這樣寫的: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一個女子在春晨獨上小樓,觀遠處,看目前,演繹淡淡的哀愁和輕輕的寂寞。詞人以白描的手法,十分熨帖地把那一縷淡淡的哀怨化在具體可感的藝術(shù)形象中——那“似窮秋”般的春,點點相映“紅藕香殘玉簟秋”之涼;那“輕似夢”般的飛花,朵朵相連“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之盈;那“細如雨”般的閑愁,絲絲相繞,恰似“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之傷……
在藝術(shù)手法上,“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兩句對仗,有渾然天成的整飭之美?!帮w花輕”通過觸覺來寫,“絲雨細”是通過視覺來寫——觸覺和視覺結(jié)合起來寫,使感知立體豐富,不僅寫出落花飄飛的優(yōu)美和縹緲,而且將抽象的愁緒具體化。在比喻的運用下,具體了的愁緒,特點更加明晰?!盁o邊絲雨”表現(xiàn)出愁的多和雜,“細”又表現(xiàn)出愁的閑。這讓我們想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具體化和“只恐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抽象化。一個“流”,一個“載”,使碎片化的意象趨于系統(tǒng)化,也開啟了我們濃郁愁的情思……
談詞,不得不談詞人的身世和寫作背景……“古之傷心人也”的秦觀,年少喪父,仕途不順,一再受到排抑。于是,詞人把滿腹人生的遭際感慨,泛化為一種凄怨的感傷彌漫于詞作之中,呈現(xiàn)出含蓄蘊藉、窈深幽約之美。但這首詞沒有痛苦的吶喊,沒有放縱自我的豪興,沒有沉湎往事的不堪。只有表達對自然界“漠漠輕寒”的細微感受,對“曉陰無賴”的敏銳體察,對“淡煙流水”之畫屏的無限感觸——秦觀無疑是積極進取的!
當下正在苦苦求學(xué)的我們,正是多愁善感的年齡,正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的際遇。面對清苦的求學(xué)生活,面對單一的沖刺高考的生活模式,我們會感到壓抑,感到苦痛,但與秦觀比較,我們有什么理由懈怠和呻吟呢?我們沒有既定的結(jié)局,我們每一天都指向希望!挫折雖常伴,成長亦不斷。即使一時跌入低谷,不過是成功路上的插曲——我們沒有理由放棄和憂傷
那“似窮秋”般春,也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般明朗;那“輕似夢”般飛花,也有“雅態(tài)妍姿正歡洽”般回憶;那“細如雨”般閑愁,終有雨過天晴“微陽初至日光舒”般明天!
剪不斷的那縷縷春愁,不是春愁無盡,而是心愁無盡。同學(xué)們調(diào)整心態(tài),告別哀愁,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