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官┃王野峰(湖南省兒童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 編輯┃覃靜
退燒藥,看體重不看年齡!
本期教官┃王野峰(湖南省兒童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 編輯┃覃靜
寶寶發(fā)燒了,退燒藥該怎么吃?是按照寶寶的年齡還是體重呢?好難拿捏哦!
寶寶發(fā)燒了,除了物理降溫,還要用到藥物降溫,可是,退燒藥的劑量該如何把握呢?有的媽媽擔心不小心量用大了,又怕用少了不管用,那么,到底應(yīng)該按照寶寶的年齡,還是按照寶寶的體重用藥呢?今天就請教官給我們說一說。
用退燒藥,年齡和體重誰說了算?
胖胖發(fā)燒了,在給他吃退燒藥的時候,爸爸和媽媽起了爭執(zhí),爸爸堅持按年齡服用,但媽媽說,孩子比同齡人要胖,如果吃的量不夠,退燒效果不好,應(yīng)該是按體重來吃。雙方爭執(zhí)不下,到底應(yīng)該聽誰的呢?
退燒藥的劑量以體重為準
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兒童退燒藥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兩種。雖然藥物說明上給出的是基于年齡和體重的藥物劑量表,但目前臨床和指南中推薦的還是基于體重的藥物劑量。
對乙酰氨基酚是退燒藥的首選,適用于3月齡以上的孩子。兒童常規(guī)用量:口服每次10~15毫升/千克,間隔4~6小時1次,3~12歲小兒每24小時不超過5次,療程不超過5天。布洛芬的兒童推薦用量為每6小時1次,每次5~10毫升/千克,每24小時最多4次。
為什么退燒藥以體重為準?
退燒藥以體重為準,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水平不一樣,同一年齡的身高和體重有較大差別,如果按照年齡來吃藥,就容易出現(xiàn)藥物劑量不足或者藥物過量的情況。比如說,1個3歲的孩子,體形較瘦,體重10千克,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混懸液)進行退熱,如果按照體重來算,只需要1毫升,而按照年齡來則需要口服1.5毫升,劑量偏大了些。
退燒藥不建議過量使用
有些家長認為吃退燒藥時應(yīng)該稍多吃一些,怕沾在小勺上或者流出一些量不夠。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在合理的劑量范圍內(nèi)安全性較高的,偶爾稍多吃了點一般關(guān)系不大,但我們還是不建議過量使用,最大量不超過藥物說明書推薦的最大劑量。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發(fā)燒的樣子就心疼,吃了退燒藥不見效就再多吃一點。實際上,服藥后需要約半個小時才能發(fā)揮藥效,如果因服藥過量將體溫降得太低,反而會損害健康。不如在吃退燒藥的同時進行物理降溫,能減少藥物用量。使用退燒藥只是緩解發(fā)熱這一癥狀,不能治療引起發(fā)熱的感染本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治標不治本”,即退燒的過程并不意味著疾病的好轉(zhuǎn)過程。
持續(xù)高燒,可以考慮交替用藥
持續(xù)高燒不退的孩子可以考慮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比如說對乙酰氨基酚用了2小時后燒沒退下來,而對乙酰氨基酚最小給藥間隔是4小時,這時只能用布洛芬來交替。兩藥交替使用的時間間隔最少2小時。交替使用時,兩藥各自每天最多使用次數(shù)仍然是4次。
需要注意的是,當一日只需服用兩三次退燒藥就能退燒時,建議選擇單一藥品,因為每增加一種藥品,藥物副作用就會增加。因此用一種退燒藥就能控制發(fā)熱時,不要交替使用兩種。
感冒藥和退燒藥同時使用,仔細看成分
常用的治感冒的復(fù)方感冒藥中,往往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兒童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等。雖然對乙酰氨基酚只要按照劑量口服安全性較高,但過量會造成肝臟損傷。如果服用單一成分的對乙酰氨基酚退燒的同時,也在服用復(fù)方的感冒藥,就很容易因為重復(fù)用藥導(dǎo)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因此服藥前要仔細核對成分,避免相同成分藥品疊加服用。
醫(yī)生教官提醒您:退燒藥謹慎使用,配合物理降溫
● 特殊兒童慎用退燒藥 對于患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肝腎功能不全、嚴重心肺疾患、G-6-PD缺乏(如蠶豆?。┑暮⒆右饔脤σ阴0被?。同時,布洛芬通過腎臟排泄,腎臟功能不好的孩子也要謹慎使用。
● 謹防脫水 布洛芬退燒作用比較強,退燒過程中可能會導(dǎo)致人體大量出汗,因此使用布洛芬退燒時需注意孩子是否有脫水、入量不足等。
● 多喝水 加快排泄有利于帶走體內(nèi)熱量。
● 配合物理降溫 吃藥降溫的同時也需要配合物理降溫的手段,包括洗溫水澡、用濕熱毛巾擦拭全身。
● 禁止酒精擦拭降溫 不要使用酒精給孩子擦拭降溫,酒精容易透過孩子稚嫩的皮膚導(dǎo)致酒精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