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牛角成傷機制和損傷特征分析

      2017-05-13 06:58:28張維利杜以良
      法醫(yī)學(xué)雜志 2017年2期
      關(guān)鍵詞:棍棒特征性牛角

      張維利,杜以良

      (1.墾區(qū)公安局刑事技術(shù)支隊,黑龍江哈爾濱 150038;2.九三農(nóng)墾公安局刑事技術(shù)大隊,黑龍江嫩江 161441)

      ·案例分析·

      牛角成傷機制和損傷特征分析

      張維利1,杜以良2

      (1.墾區(qū)公安局刑事技術(shù)支隊,黑龍江哈爾濱 150038;2.九三農(nóng)墾公安局刑事技術(shù)大隊,黑龍江嫩江 161441)

      目的研究牛角對人體的損傷形態(tài)特點及其成傷機制,闡述牛角損傷的規(guī)律和特點,為此類案件的鑒定提供法醫(yī)學(xué)依據(jù)。方法通過對2004—2014年黑龍江省墾區(qū)公安局刑事技術(shù)支隊受理的100例牛頂人死亡的數(shù)據(jù)歸納,對牛角成傷部位及形態(tài)特點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被害人僅胸腹部、腰背部、四肢與牛角、牛頭接觸部位有特征性損傷,多數(shù)皮膚創(chuàng)口有銳器傷特點,皮膚軟組織出現(xiàn)條形“竹打中空”樣棍棒傷的特點比較明顯。結(jié)論牛角可以在人的胸腹部、腰背部、四肢形成類似銳器傷、棍棒傷等非特征性損傷,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仔細(xì)分析甄別。

      法醫(yī)病理學(xué);成傷機制;損傷特征;牛角

      我國地域遼闊,局部地區(qū)農(nóng)牧業(yè)較發(fā)達,牛傷人乃至死亡的案例越來越多,其中牛角形成的損傷有很多與銳器、刺器及棍棒傷極為相似,極易在鑒定時發(fā)生誤判,將案件的性質(zhì)引入錯誤的方向,因此辨別牛角損傷的特點顯得極為重要。本研究統(tǒng)計了2004—2014年黑龍江省墾區(qū)100例因牛致人死亡的數(shù)據(jù),旨在探討并闡述牛角損傷的規(guī)律和特點,為這類案件的處理提供法醫(yī)學(xué)依據(jù),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積累和總結(jié)經(jīng)驗,從而快速準(zhǔn)確定性案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00例死亡案件來源于黑龍江省墾區(qū)公安局刑事技術(shù)支隊2004—2014年已證實死者身份的尸體檢驗鑒定書,其中每起案件肇事者均為公牛,致死人員均為男性。死者中91名為放牧人員,9名為非放牧人。納入標(biāo)準(zhǔn):所有案例都經(jīng)過案情調(diào)查、現(xiàn)場勘驗、尸體解剖及組織病理學(xué)檢驗,排除他殺、疾病、中毒及其他性質(zhì)死亡,證實為牛所傷。

      1.2 方法

      分別對放牧人員和非放牧人員被牛角損傷的部位分布情況進行歸類和對比分析。

      2 結(jié)果

      2.1 損傷部位分布

      放牧人員損傷例數(shù)總體比非放牧人員多,通過對牛角致傷位置的分析,發(fā)現(xiàn)放牧人員和非放牧人員在頸部、胸腹部、腰背部、四肢、會陰部的損傷分布基本一致(表1)。

      表1 損傷部位分布[人(%)]

      2.2 牛角所致特征性損傷分布

      僅統(tǒng)計可確認(rèn)為牛角所致的損傷。放牧人員和非放牧人員僅胸腹部、腰背部、四肢與牛角接觸部位有特征性損傷,多數(shù)皮膚創(chuàng)口有銳器傷特點,皮膚軟組織條形“竹打中空”樣棍棒傷的特點也比較明顯(表2)。

      表2 類銳器樣創(chuàng)口和“竹打中空”樣損傷分布情況[人(%)]

      2.3 牛角所致特征性損傷的特點

      牛角整體一頭大、一頭尖,類似圓錐體稍彎變形,其牛角體長軸部分與短棍棒相類似,因此當(dāng)牛頭頂撞人體力的方向與牛角長軸垂直時,就會產(chǎn)生棍棒作用“竹打中空”的特點(圖1)。當(dāng)牛角尖銳部分頂撞人體時,牛角的尖端就會產(chǎn)生戳、挑的動作特點,所形成的創(chuàng)就具有了銳器創(chuàng)的特點(圖2),即創(chuàng)緣較整齊,創(chuàng)角呈撕裂樣延伸,創(chuàng)道不平滑,一般在皮下或軟組織內(nèi)淺層潛行。皮下軟組織損傷形態(tài)仍然具有鈍器傷的特點。

      2.4 牛角所致衣物破損特點

      死者衣物破口大多為鈍器形成的特點,破口邊緣不整齊,纖維間橋較多,創(chuàng)角周圍較多撕裂。少數(shù)衣物破口和撕裂為銳器切割形成的特點,在鏡下可以觀察到纖維斷端沒有切割痕跡,破口有戳、挑、拉伸痕跡等特點(圖3)。

      圖1 類棍棒傷

      圖2 類銳器傷

      圖3 衣物破口

      3 討論

      3.1 牛傷人的原因及現(xiàn)場特點

      母牛處于發(fā)情期,公牛雄性激素分泌過剩,因此極易被激惹[1],這是發(fā)生牛傷人的主要原因。此外,被害人頻繁鞭打公牛,引起公牛激惹,產(chǎn)生攻擊行為。

      在牛追趕頂撞被害人時,被害人多采取繞圈曲線形躲避頂撞的路線,并在沿途有遺落斷裂的鞭桿、撕破的衣物、鞋帽等物品。在被頂撞過程中,有的被鞭繩或拴牛的韁繩所羈絆,有的體力不支被頂撞而踉蹌跌倒,躺倒地面時,由于牛頭、牛角向下向前頂挑的力量,形成滾筒樣擠壓損傷。

      3.2 牛角成傷的機制

      本研究中,超過90%的被害人胸腹部、腰背部、四肢均出現(xiàn)牛角形成的特征性損傷。圓柱形棍棒傷由于圓柱形棍棒表面是圓弧形,打擊在人體上僅有部分接觸,且各部位的壓強也不同,因而形成的損傷有其特征性。作用在平坦且軟組織較豐滿部位,可出現(xiàn)中空性挫傷,即“竹打中空”或“棒打中空”。牛角為圓錐體形略彎曲上翹,因此頂人時具有戳、捅、挑等動作特點,在人體的胸腹部等肌肉比較豐滿部位的皮膚尤其容易出現(xiàn)“竹打中空”的棍棒傷特點,這與牛角外形具有短圓形棍棒特點有關(guān),而牛頭所致的損傷呈大面積鈍性物體挫傷的特點,牛蹄致傷的特點多為踩踏傷。

      牛角在尸體上也同樣形成刺創(chuàng)或捅創(chuàng)的特點,創(chuàng)口邊緣及創(chuàng)角常可見一側(cè)較整齊,創(chuàng)角較“銳”,實際為撕裂形成,創(chuàng)口長軸沿皮紋或肌肉纖維走形,容易被誤認(rèn)為銳器刺創(chuàng)。因此創(chuàng)的邊緣及創(chuàng)角易與銳器創(chuàng)口相混淆,但是銳器形成的創(chuàng)口方向沒有規(guī)律,不局限于皮紋或肌肉纖維走行,創(chuàng)口的形狀多為長梭形,呈條狀裂隙,也可呈紡錘形、棱形和不規(guī)則形。皮下軟組織仍然具有鈍器傷的特點,而不具有銳器切割傷特征。

      3.3 牛角成傷的判斷

      本研究顯示,非放牧人員與放牧人員損傷部位分布與損傷特點基本一致,說明牛傷人時并無對象的選擇性。致傷物作用于機體時會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損傷,但不同性質(zhì)的致傷物也可造成形態(tài)類似的損傷,同一類致傷物的不同部位會造成形態(tài)各異的損傷。因此,在推斷致傷物時應(yīng)對損傷物進行仔細(xì)檢查,除損傷的形態(tài)特征,也要對衣著、創(chuàng)口的附著物等進行綜合分析[1]。牛角呈彎曲的圓錐形,端頭圓鈍有尖,截面類圓形,沒有刃緣,因此具有圓柱形棍棒的特征,其形成的損傷具有捅創(chuàng)而非刺創(chuàng)特點,體表條形或中空樣損傷由重到輕的特點,具有滑動、戳、挑的特征,牛角與這類損傷比對時,條形或中空樣損傷的寬度與牛角直徑相吻合;另外,死者衣物破口大多為鈍器形成特點,少數(shù)衣物破口和撕裂為銳器切割形成的特點。而銳器傷的特點是創(chuàng)緣整齊,創(chuàng)壁光滑,至少一個創(chuàng)角銳利,有時有的創(chuàng)角有明顯的銳利“拖刀痕”,這是牛角成傷特點與銳器傷特點的不同之處。牛角外形具有棍棒特點,因此牛角在甩動致人體受傷時,就自然形成了棍棒傷的特點,但由于其長度有限,因此其“竹打中空”的特點就是比較短小,這有助于鑒別棍棒和牛角損傷的特點。在排除棍棒打擊傷及其他銳器傷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現(xiàn)場情況,可以明確判斷符合牛角的致傷特點。

      [1]趙子琴.法醫(yī)病理學(xué)[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Analysis on the Injury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x Horn

      ZHANG Wei-li1,DU Yi-liang2
      (1.Criminal Technology Branch,Agricultural Areas Public Security Bureau,Harbin 150038,China;2.Criminal Technology Branch,Nine-three Reclamation Public Security Bureau,Nenjiang 161441,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jury caused by ox horn on human body and its injury mechanism,and to discuss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y by ox horn and provide forensic evidenc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uch cases.Methods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si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performed by summarizing the data of 100 victims gored by ox accepted by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areas public security bureau during 2004—2014.ResultsThe specific injuries only could be found at the contact positions such as thorax and abdomen,lower back and limbs of the victims gored by ox horn.Most of the skin wounds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rp injuries,the bar-type injury by club which called“rail way bruise”was an obvious characteristic appeared on the soft tissue.ConclusionOx horn can cause non-specific injuries on thorax and abdomen,lower back and limbs of human body,which are sim ilar w 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rp injury and injury by club.Careful analy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on such injury in daily work.

      forensic pathology;injury mechanism;injury characteristic;ox horn

      DF795.4

      :A

      10.3969/j.issn.1004-5619.2017.02.011

      1004-5619(2017)02-0162-03

      2015-11-27)

      (本文編輯:鄒冬華)

      張維利(1968—),男,主任法醫(yī)師,主要從事法醫(yī)病理學(xué)及法醫(yī)臨床學(xué)鑒定;E-mail:zhangweili@sina.cn

      猜你喜歡
      棍棒特征性牛角
      彎彎月亮像牛角
      黃河之聲(2022年5期)2022-06-21 07:57:40
      燧石和棍棒
      中外文摘(2021年10期)2021-11-12 04:59:17
      燧石和棍棒
      結(jié)節(jié)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現(xiàn)
      西夏棍棒類兵器及其相關(guān)問題考論
      西夏學(xué)(2019年1期)2019-02-10 06:21:12
      祁連山南坡不同耕地類型土壤理化特征性分析
      牛角面包
      小青蛙報(2017年11期)2017-04-25 13:17:57
      牛角掛書
      一看書就犯困
      深圳市龍崗區(qū)麻疹發(fā)病時間與節(jié)氣特征性的調(diào)查分析
      古浪县| 康保县| 桂林市| 佛坪县| 会泽县| 舒兰市| 东台市| 平潭县| 勃利县| 靖西县| 盐津县| 潼南县| 淳安县| 黄骅市| 邛崃市| 万全县| 泸水县| 托里县| 宁夏| 辰溪县| 陵川县| 凌海市| 睢宁县| 蒙阴县| 建瓯市| 马龙县| 榆社县| 罗源县| 峨山| 象山县| 尤溪县| 利津县| 巩留县| 白玉县| 昭苏县| 招远市| 金坛市| 江北区| 迁西县| 涪陵区|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