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區(qū)馬陸以仁幼兒園,上海 201800)
摘要:本文通過對幼兒園男、女教師在運動活動設計和組織中的差異分析,探索使女教師提高幼兒陽剛之氣的運動活動實施策略及合理利用家庭、社區(qū)資源彌補男教師缺失的活動組織模式,從而提高幼兒園運動課程的實施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陽剛運動;彌補;男教師缺失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8-0149-02
男教師對于兒童的社會化(尤其是性別角色的社會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從眾多的研究報告中顯示,幼兒園“陰盛陽衰”的師資隊伍結構導致了幼兒性格的不健全,一些男孩言談舉止女性化,缺乏面對、解決困難的勇氣。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fā)展,人們開始呼吁男性加入幼兒教育中。但要改觀男教師大量匱乏的現(xiàn)狀,需要傳統(tǒng)觀念、社會、經(jīng)濟等多方面因素的改變。目前看來,幼兒園男教師稀缺的現(xiàn)象可能還要持續(xù)較長一段時間。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幼兒園男教師不足所帶來的影響?!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tài)度。”這說明,在運動活動中,比較適宜培養(yǎng)幼兒的“陽剛之氣”。因此,本文試圖從運動活動出發(fā),通過對幼兒園男、女教師在運動活動設計和組織中的差異分析,探索使女教師提高幼兒陽剛之氣的運動活動實施策略及合理利用家庭、社區(qū)資源彌補男教師缺失的活動組織模式,從而提高幼兒園運動課程的實施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破譯男教師的“陽剛密碼”
通過對多個男教師的現(xiàn)場教學與教學視頻的分析發(fā)現(xiàn),男、女教師在組織設計運動活動和與幼兒的互動方式上存在差異,男教師在運動教學中具有影響幼兒陽剛氣質的特點。
1.個性品質自信豁達。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自身的力量、反應速度感到自信,因此向幼兒傳達出一種信心滿滿的感覺。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男教師比較相信幼兒的能力,鼓勵他們判斷自己的承受力。另外,男教師通過“伙伴的身份”介入課程中,不拘泥小節(jié),和幼兒玩在一起,達到教師真正的“教”的目的。
2.活動設計富有挑戰(zhàn)。體育技巧高、身體素質好、精力充沛、保護能力強,是男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有利條件。因此,男教師敢于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運動活動。例如,摔跤游戲中,男教師敢于讓幼兒雙手相抵,用各自的方式將對手推出墊子;男教師設計的活動有驚無險,能滿足幼兒發(fā)泄和活動的需要。
3.教學語言幽默簡明。男教師善于運用詼諧幽默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容易讓幼兒開懷大笑,消除緊張氣氛。此外,男教師的提問、指令簡單清楚,對幼兒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十分簡明。
4.互動方式果斷有力。女教師身上體現(xiàn)的是“母性包容原理”,男教師身上體現(xiàn)的是“父性切斷原理”;前者以保護為主,后者以放手為主。例如,在集體體能游戲活動中,男教師利用又大又厚的軟墊對幼兒進行體能訓練。男老師會有意識地用拳頭、腳、棍子打在墊子上,幼兒必須用力地撐起身體躲避“攻擊”,雖驚險但樂在其中。
二、增強女教師的“陽剛之氣”
通過實踐對比發(fā)現(xiàn),女教師要提高幼兒的“陽剛之氣”,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方式。
1.教師的膽量加碼,體現(xiàn)示范性。女教師經(jīng)常教育幼兒要勇敢、大膽,但在碰到幼兒做出比較大膽的動作時,又表現(xiàn)出驚恐的樣子。幼兒看到教師的擔心、害怕,只能改為進行一些溫和活動。因此,女教師首先要增加自己的膽量,在安全的范圍內(nèi),放手讓幼兒嘗試。
2.運動內(nèi)容調(diào)整,增強對抗性和挑戰(zhàn)性。從男教師的教學情況看,某些對抗性活動只要周圍的保護措施做得周到,幼兒非但不會受傷,還能增強自我保護能力。例如,摔跤等活動,可以讓幼兒在對抗中發(fā)現(xiàn)如何讓自己站得更穩(wěn)、不被別人摔倒的方法。因此,女教師也可以多組織一些具有對抗性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
3.指導方式改變,由柔轉剛。女教師在指導方式上需要改變,指導語言要更精練,互動方式要更帶勁。例如,踢足球這個活動,通過女教師干脆、響亮的指導語:“追上去”、“踢過來”、“射門”等語言的引導,讓幼兒的運動積極性得到提高。
三、開設男家長“陽剛課程”
通過對本園全體家長的調(diào)查研究,我們了解并分析了幼兒家庭對“陽剛運動”教育的理解和參與度。在此基礎上,我們建立了男家長資源信息庫,開設了男家長“陽剛課程”。
1.招募成員,團隊組織。通過教師、幼兒推薦或家長主動報名,由志趣相投、特長相仿的男家長組成“爸爸運動小組”,并在每次活動前,教師和家長事先制訂好活動方案,做好前期準備。
2.設計活動,形成課程。男家長是活動的主體,教師雖然參與設計活動過程,但只是起輔助作用。家長進行課程設計的方法是:(1)根據(jù)運動素質進行設計,針對靈敏度、柔韌性等運動素質設計活動。(2)注意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如籃球運動,家長需要從籃球的運球、拍球、投球等方面,逐步進行指導,使幼兒能夠系統(tǒng)地了解籃球玩法。
3.人盡其才,各顯身手。我們充分挖掘男家長在運動方面的資源,讓他們的特長在幼兒園中得到發(fā)揮。例如,園內(nèi)有一位家長是專職武術教練,在他的指導下,幼兒可以了解中華武術文化,感受男性的陽剛之氣。
四、牽手男青年的“陽剛活動”
為了增強幼兒的“陽剛之氣”,我們多次組織幼兒與來自社會團體中的男青年進行運動活動。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以下幾個要點。
1.延續(xù)幼兒園前期的課題成果。幼兒園前期一直圍繞乒乓運動開展研究,總結了較多經(jīng)驗,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因此,我們邀請了當?shù)赜忻钠古夷薪叹?,對有乒乓興趣的幼兒進行指導。教練作為一名男教師,教學語言簡潔果斷,教學示范迅速敏捷,深受幼兒歡迎。
2.選擇易于家庭組織的活動。家庭共同參與的活動,能調(diào)動幼兒的參與熱情。例如,2014年12月,我們進行了社區(qū)親子家庭健身操評比。在親子互動活動中,可以有效地幫助幼兒體驗到男性的做事風格、談話風格和思考方式。
3.開展團隊合作形式的活動。團隊活動競技性更強,幼兒在男青年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團結合作精神、面對挑戰(zhàn)的勇氣逐步增強。例如,2015年6月,幼兒與區(qū)致公黨男子足球隊員進行了足球運動會。運動會上,幼兒的“加油聲”干脆、響亮,比以往多了幾分“氣勢”。
五、研究實效
(一)幼兒的收獲
1.幼兒運動能力明顯改善。經(jīng)過實踐研究,在專業(yè)體育測試部門的測試中發(fā)現(xiàn):實驗班幼兒折返跑的反應速度、腿部力量、平衡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
2.幼兒個性品質不斷提升。能力強的幼兒進一步嘗試、迎接更高挑戰(zhàn),獲得成功的體驗;能力較弱的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塑造自己的信心;在合作完成的項目中,幼兒的“陽剛品質”能相互感染。
(二) 幼兒園的收獲
1.提高教師的研究水平??蒲胸撠熑送ㄟ^多種研討形式,組織教師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提高了教師思考、辨別、創(chuàng)新等能力。
2.帶動幼兒園特色發(fā)展。通過研究,我們充分發(fā)掘幼兒園自身優(yōu)勢,在區(qū)域性運動中滲透“陽剛”指導方式,在“律動操”環(huán)節(jié)改變教師的指導語言,在“乒乓教學”中注重幼兒運動品質的培養(yǎng)等。
(三)家長的收獲
1.男性家長進一步參與幼兒園活動。通過運動活動,家長意識到“父親角色”的重要性,增加與子女間的交流,關注孩子的運動動作與品質的培養(yǎng)。
2.家長進一步掌握評價孩子的方法。通過親身參與,了解該年齡段幼兒應該達到的運動要求,家長能客觀地評價孩子的運動能力,知道該如何給孩子制定下一階段的運動目標。
“陽剛運動教育”研究的開展,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幼兒園男教師缺失之憾,給幼兒園吹來一股陽剛之氣,使他們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季衛(wèi)華.男人帶孩子的四大優(yōu)勢[J].幼兒教育導讀,2005,(3).
[2]徐文玉.當前幼兒男教師缺失的主要原因與相應對策[J].幼教天地,2011,(11).
[3]葉志春.男教師的缺失與男孩教育[J].寧夏教育,2006,(10).
收稿日期:2016-11-24
課題項目:本文是實驗研究課題探索“陽剛運動”教學路徑,彌補幼兒園男教師缺失的實踐研究(立項時間:2012.9)
作者簡介:王麗(1982-),女,上海嘉定人,學前教育學士,教師,研究方向:幼兒運動的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