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薛友林
(遼寧大學 輕型產業(yè)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摘要:食品分析實驗是食品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是食品專業(yè)學生掌握實驗分析檢測能力的重要實驗課程,探索改革食品分析實驗教學體系,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實驗考核方式的方法,是為了向應用型食品專業(yè)轉型,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專業(yè)人才的重要過程。
關鍵詞:應用型專業(yè);食品分析實驗;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8-0116-02
一、引言
隨著《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教發(fā)[2015]7號)和省里文件的指示下發(fā)后,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作為向應用型專業(yè)轉型的首批試點專業(yè),面臨著一條復雜漫長的轉型之路。專業(yè)轉型涉及到專業(yè)設置、課程教材、實踐教學等重多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點領域,而其中實驗教學的改革和挑戰(zhàn)將會勢在必行。而食品分析實驗作為食品分析與檢驗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之一,是培養(yǎng)應用型食品專業(yè)人才必須掌握的手段方法,它在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檢測和質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也是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掌握食品研究、生產、貯藏過程中的分析檢驗工作的重要學習內容。找到食品分析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改善實驗教學,對能夠成功的向應用型專業(yè)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二、食品分析實驗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重視程度不夠,實驗時長有限
長期以來,高校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普遍存在,而食品分析實驗作為食品分析理論教學的配套內容,通常不會單獨設課,基本按照理論教學內容設置,這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降低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另外由于實驗經(jīng)費有限、重視程度不夠、實驗課時少、學生人數(shù)增加、儀器設備數(shù)量不足等情況,無法滿足實驗教學需求,無法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進行實際操作。
(二)實驗內容局限,缺少綜合創(chuàng)新實驗
首先,食品分析實驗的內容是在理論教學的內容上制定的,主要集中在一些驗證性實驗,包括一些含量測定實驗:食品中一般成分喊來那個測定,向水分、粗脂肪、蛋白質、淀粉、維生素C等;食品添加劑含量的檢測;有毒有害元素的檢測;食品中污染物、有毒有害殘留物含量的檢測等和食品感官檢測,而體現(xiàn)綜合運用能力的實驗較少。另外,隨著實驗技術、實驗設備的不斷更新,實驗內容和驗證方法的陳舊問題就暴露出來,沒有做到及時更新實驗內容,改善實驗方法技術,結合實際應用。
(三)教學方法陳舊,考核方式單一
在教學方法上,還是處于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階段,每次實驗開始前,由老師講明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所用儀器和試劑、注意事項等,學生只需要按照實驗內容完成實驗,不需要自己動腦思考;而且食品分析實驗課的考核方式單一,主要采取學生提前寫預習報告,課后完成實驗報告的階段,并輔以期末動手能力考核,考核內容單一,多為簡單儀器操作。
三、食品分析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
(一)改革實驗教學安排
首先增加食品分析實驗教學在該課程授課中的時長比例,同時為了避免實驗內容重復,應做到與食品專業(yè)其他相近主干課程教師及時溝通后,制定實驗教學開課計劃;另外轉型期的食品分析實驗教學應擺脫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避免全部按照教材進行,應多聯(lián)系實際應用,結合時下熱點事件進行分析,一方面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覺思考,創(chuàng)新的能力;為了能夠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面對實驗儀器設備有限的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平行授課的方法,將一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可以同時開展幾門實驗課,各小組分開上課,然后下一時間互換實驗室學習其他課程,這樣不僅能夠盡量保證每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此外,實驗課同時進行還能夠相互啟發(fā),有利于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內容
實驗內容的制定應該圍繞教會學生實驗知識,讓學生掌握實驗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實驗水平和科研能力這幾個方面進行。而時代在進步,知識在更新,實驗技術也在不斷改進,課程內容不能一直沿用以往的教材進行,課程內容也應跟著發(fā)生變化。首先,在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增加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教學比例,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從實驗耗材購買到實驗方案設計都要由學生本人查找資料自行完成,教師起到輔助指導的作用,這個過程一方面能夠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實驗考核方式
改善實驗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加全面、科學的評價學生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有效的激勵,促進學生的實驗積極性。首先,為了提升學生在實驗課堂上的積極性,可以將學生課堂表現(xiàn)進行打分,并以30%的比例計入總成績,課堂表現(xiàn)的考核方式可以通過學生的實驗操作積極性和隨機提問來作為評分標準。其次,為了鞏固學生的在實驗課上學到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可以增設隨堂考試,設置期中和期末考試,分別以30%比例計入總成績,包括筆試和操作兩部分,主要涉及范圍是實驗教學內容和創(chuàng)新思考題型,允許學生事先查找資料,完善方案。將預習報告和實驗報告在實驗考核的比例降低到10%,能夠避免學生通過抄襲實驗教程和其他同學的實驗報告來通過實驗考核。
四、結語
向應用型食品專業(yè)轉型的道路還很漫長,食品分析實驗教學改革探索的道路還處于摸索階段。為了培養(yǎng)應用型食品專業(yè)人才,作為食品分析實驗的教師,應該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不斷地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實驗教學方法,以期改善食品專業(yè)學生的實驗態(tài)度,實際操作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為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應用型食品專業(yè)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班燕冬.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專業(yè)《食品化學與分析綜合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輕工科技,2016,(4):127-128.
[2]彭湘蓮,李忠海,等.食品分析實驗教學改革綜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35(34):11326-11327.
[3]張水華.食品分析實驗[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4]王菲菲,滿麗莉,等.食品分析與檢驗專業(yè)實踐能力提升的改革與探索[J].輕工科技,2016,(2):148-149.
[5]曹湛慧,黃和,等.食品分析課程綜合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6,44(13):308-309.
[6]周濃,劉亞,等.食品分析課程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37):132-133.
[7]王麗,桑宏慶.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食品分析與檢測》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J].飲料工業(yè),2011,14(11):48-50.
[8]譚津,姜子濤.食品分析課程成績考核方式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1):74-75.
收稿日期:2016-11-25
基金項目:2016年遼寧省教育廳本科教學改革項目(12);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2013693);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L2014009);食品工藝學立體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編號:JG2016YB0069)
作者簡介:彭雪(1987-),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實驗教學和食品分析檢測方面研究。
通訊作者:薛友林(198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