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也(原創(chuàng))
來日并不方長
■ 水也(原創(chuàng))
我和劉晨認識十多年了。第一天上幼兒園,我怯生生地拿著沒人愿意去倒的垃圾桶,卻不知道要把垃圾倒去哪里,眼淚都要冒出來時,劉晨剛好出現(xiàn),她用輕快的聲音說:“我們一起去倒垃圾吧!”從此,我的生活里多了一個把頭發(fā)剪到耳朵的“假小子”。
還記得上小學時,我倆形影不離,雖然我家離學校更遠一些,劉晨卻每天背道而馳地先來我家找我,然后一起去學校。后來,她索性中午回家吃個飯就屁顛屁顛地跑來我家寫作業(yè)。更夸張的是放假的時候,我都還沒起床,就聽見門外有人在逗狗狗了,沒錯,那個人就是劉晨。久而久之,劉晨幾乎成了我家的半個孩子,我家小弟弟愛黏著她,家里種的花生熟了,我媽也毫不見外地把我們都趕去地里摘花生,完工回來再做花生宴犒勞我們……那是我永遠都不舍得丟失的回憶。
后來,我們升了初中,被分在不同的班級,各自有了新的朋友,也漸漸意識到了性格的差異——劉晨活潑開朗、大嗓門,是個假小子,而我安靜內向,是典型的乖乖女。我以為我們并不是一類人,遲早要各奔東西,最后將僅僅成為彼此童年的回憶。直到那件事發(fā)生以后,我才醒悟那種想法是多么的無情無義。
那次學校組織大型勞動,要求男生帶鋤頭,女生帶簸箕。家里沒有簸箕的我急了,本能地打電話向劉晨求助,電話那頭的她還是很爽朗,熱情地要我上學路過她家去拿。那時我才想起,這么多年,我甚至還沒去過劉晨的家,就因為當時同學間流傳著劉晨的媽媽得過精神病的事。
第一次踏進劉晨家,我發(fā)現(xiàn)與傳言中的并不一樣,那是個干凈溫暖的家,劉晨的媽媽也早已住院治療。劉晨的奶奶慈祥明理,耐心地從雜貨間里幫我們找到了兩個簸箕,并不斷囑咐我們拿著這東西騎自行車要注意安全。
兩個簸箕一新一舊,新的還能看出竹條本來的顏色,舊的底部破了一個大洞,用灰布條子勉強補著,竹條縫隙間還殘留著幾根細軟的雞毛。劉晨看了看手上的兩個簸箕,毫不猶豫地把新的給了我,我沒有說謝謝,只是心里偷偷流了淚,是感動,也是愧疚。
即便我大夢初醒,盡最大努力回饋并維系著這份珍貴的友誼,可由于升學道路的不同,劉晨還是慢慢淡出了我的世界。我們常常聯(lián)系,話題卻越來越少,不過,那也無法阻止我拿大把的時間去懷念我們的時光。劉晨,有你陪伴的童年是那么幸運,你是我一輩子珍惜的朋友。
時間煮雨,往事如風,也許來日方長,但都比不過此時、此地、 此情,所以,趁年華正好,珍惜你身邊的小伙伴吧。(圖/瑤瑤)